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五积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脉学研讨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2 09:58:2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此二脉也有左右之别,营卫能否再解。学生不明先生临床所得,只求老师赐教。
22
发表于 2008-1-2 10:22:1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适用景岳左归丸、右归丸之脉应该也有左右之别,学生临床有限,恳请在座各位明示。
23
发表于 2008-1-3 12:08:2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学习中。。。
24
发表于 2008-1-5 00:44:4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论见左右者“理”也!
证见左右者“机”也!
不见左右者“变”也!
持论左右者“学”也!
不论左右者“师”也!
三人行有我师焉!小五这篇文章不错!
25
发表于 2008-1-6 12:21:1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古水流先生: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此条未具言阳明见症:若阳明实,则应左迟。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此条应左右俱浮,外感肺气脹而不降,气逆而喘,心肺同居于上,心受其累而左寸浮。故临床喘症每见左右俱浮,然以右为甚。

〝营卫能否再解。〞
从营卫解,使学者易明而巳。学之序,由浅入深,浅未得,深难明。

桂枝汤症,脉缓常见於右者,以脾胃弱故矣。
26
发表于 2008-1-7 10:24:3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首先多谢神农侍者先生的解答,从营卫解,使学者易明而巳。学之序,由浅入深,浅未得,深难明。神农侍者先生所言的确有道理,只是在阳明病脉迟、脉浮中不见了营卫的影子。

桂枝汤症,脉缓常见於右者,以脾胃弱故矣。学生临床有限,请教先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在使用桂枝汤是否应该有所化裁?
27
发表于 2008-1-7 22:20:1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二归指针的脉分别,在尺脉.
28
发表于 2008-1-8 18:39:0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下面引用由神农侍者2008/01/01 06:39pm 发表的内容:
丁和先生:
    〝行血中气的药,趾甲见空,象灰甲,〞此是肝阴不足。
     缓脉所主有二 :一为虛;一为常。
     《伤寒论》:〝脉缓者,名曰中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此言其虚也。
...
    谢老师解答,学习
29
发表于 2008-1-20 12:15:2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8/01/07 10:24am 发表的内容:
首先多谢神农侍者先生的解答,从营卫解,使学者易明而巳。学之序,由浅入深,浅未得,深难明。神农侍者先生所言的确有道理,只是在阳明病脉迟、脉浮中不见了营卫的影子。
桂枝汤症,脉缓常见於右者,以脾胃弱故 ...
古水流先生:
    桂枝汤症见缓脉,乃脾胃稍弱,所以生姜、大枣、甘草足矣。若脾胃较弱,可加党参从助之,惟不能多用,多用则升降之机失衡,有损药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3 04:16 , Processed in 0.05372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