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胡来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1:54:1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误下而致热入胸胃的,有结胸和痞证之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1:54:4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一:结胸
结胸发病原因,是热入与胸胃原有之水饮相结。临床上亦有不因误下而成为结胸者。其主证为胸及心窝部不可按,也有兼阳明胃实而痛及下腹的。主方用大陷胸汤;若病位偏上,则用大陷丸。对水热互结的程度轻的,用小陷胸汤即可。以上各证,俱有热证可据,若无热证,是寒水互结,为寒实结胸,宜用三物小白散。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1:55:2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二:痞证
痞证为邪热痞塞心下,病在胃不在胸。其特点虽然是痞硬,但按之亦不痛。痞证亦有不因误下而成者,为原发证。原发之证多属实,如痞证之心下痞,按之濡、脉关上浮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汗出头痛,发作有时,心下痞硬而满引胁下痛者,用十枣汤,误下所致的痞多属虚,如心下痞硬,下利不止之桂枝人参汤证,虚中挟实之生姜泻心汤证和旋复代赭汤证等俱是。痞证以五泻心汤为辩治中心,其余各条,皆为了鉴别诊断而附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1:56:11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太阳之里气在胸中,汗吐下后,余热未清,热郁胸中,证见虚烦不得眠,治以栀子豉汤。兼见之症,按法加减治疗便得。惟病人中气虚者,禁用栀子豉汤。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1:57:23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太阳病误治伤胃,影响正气抗邪的正常功能,邪气可因之内陷。若胆气受郁,三焦失枢,于是便出现胸胁苦满,心烦喜呕,沉默不浯,纳呆等少阳症状。此时由于气机失枢,引起正邪相争,所以出现往来寒热的热型。治宜扶正祛邪,枢机和胃,主用小柴胡汤加减。此是太阳误治内传之少阳病,若不因误治的原发病,祥见少阳篇。二者互参,始能窥其全貌。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1:58:1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疾病变化最为复杂,太阳病除气机,经络、府气受病以及误治救逆和内传阳明、少阳外,尚有合病并病。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1:58:59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合病为两病的主证,初起即同时并见。合病多偏重于一经。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合入阳明自下利者,必有身热烦渴症状可据,治在阳明,宜以葛根汤。阳明合入太阳不下利而呕者,此时太阳表证明显,宜用葛根汤加半夏。利属热利,呕属寒呕。太阳少阳合病,治法亦同,故太阳之热合入少阳而见下利,有口苦咽干可据者,用黄芩汤直清少阳里热。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1:59:4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并病则为一病未愈,又见他经病证,两证并存。如太阳少阳并病用柴胡桂枝汤,以分治两经。若另有兼挟,则可随症加减,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2:00:4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伤寒太阳篇其内容,有独特见解,是否可总结一下太阳篇?

学会总结: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心肾属少阴之脏。肾为一身阳气之本,太阳之表气即出自肾中元阳,故肾治于里。心主血脉,汗为心之液,太阳受病,以营卫失调为病机之枢纽,故心部于表。太阳病以发汗解表为正治法。若发汗失当,轻则提及心阳,重则阴阳两伤。本篇以心脉虚损立炙甘草汤证为结局,其见立法之精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30 09:59 , Processed in 0.0597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