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3:48:22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注意:在下在此所用“颇多”,是表示好像多、感觉多、而不应该多,并非大多数、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如果是大多数、绝大部分各位还能在此支持中医吗?绝大部分人群反对的东西,就算再好,社会也不会让它存在,至少要相当一部分人认可方可以立足。中医现在是大部分人支持认可,甚少一些人反对,固有中医存废之争。张功耀号称万人签字,实际上也就几十人,中科院公开反对中医的大概也只有何祚庥,科学界如果没有钱学森等等,我们这些人在此瞎嚷嚷,有用吗?然而就是这少数人,哪怕是一个人,只要具有一定影响力、再加上权利,也足以让人感到颇多、感到压力,起码卫生部长已经感到了。实在是不应该有的、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少数,给人“颇多”的难受,故此所用“颇多”,不是指绝对数,不要理解错了。
这里用“知识层次”不是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而是说知识不仅有其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负的消极一面,而这消极的一面常常会给我们接受中医和传统文化带来阻力(所知障,本论坛有人用发展中医要清除智障发表文章),常常容易成为我们接受传统好处的“磨难”。如生活中,低文化层次相信接受传统中医常常通过自己的感受或来自亲朋的推荐;知识层次相信接受传统中医常常通过了解医者的学历、学识、学术、乃至学历、经历和地位;那么常常某些暂时还不能被现代科学知识认可的传统,自然就易与之擦肩而过,某些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相左的东西也容易被排斥在外,知识成了接受传统好处的阻力(当然坑蒙拐骗除外)。因为本文主题是谈负的一面,正的略,故易给人错觉,以为在下在否定知识,实际上今天上得这里论坛的,应该说多少都有些知识,在下岂能例外,又何必否定自己呢?故今特此说明。
今次提知识层次“颇多”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批评某些虽具有一定知识的知识层次,却不懂得知识并不等于真理,总喜欢用自己的主观学识强加与人,心魔、意魔甚重,结果好心办了坏事,影响了中医事业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面前的例子:
如2楼虽为一个坚定中医支持者,其捍卫中医的忠勇可嘉,但“如果我是卫生部长,三年内,我能让中西的处境倒过个!”此类正是我上文批评的妄图改变世界“心魔”表现。请看上文有论:“电视《百家讲坛》易中天谈先秦诸子百家有句总结性概括颇为深刻:“历史上大凡希望建立一个人间天堂的,结果大都造就了一个人间地狱。”治国如此,治人治医何别?”
3楼问得好:“历史常有误会,难道您就不会有误会吗?”
再如6楼可能是一个刚刚挤进知识层次的现代正统中医,于是下意识的认为:唯有得到现代西式科学认可的中医才是中医,自然“那些现代科学还暂时说不清、道不明(精神信息)层面的传统疗法,因为与其原有科学理念大相庭径,大多接受不了,常常将之视为“封建迷信”“妖魔鬼怪”批判,传统神层面的江湖方法、心理疗法、特异功能自然只能清一色与封建迷信、江湖骗术划等号。”这种潜在本质地用西式知识排斥轻视传统根深蒂固,一上来,就居高临下,自以为高人一等、比别人聪明,唯有他这类中医才是中医,其他都是牛鬼蛇神;唯有他这类才可以用中医字号,其他类根本没资格用,用之则别有用心。于是乎把保健品与传销划等号、把江湖中医与江湖骗子划等号,……认为在下是在为牛鬼蛇神鸣锣开道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这实在是笔者上文批评的“意魔”典型表现。
看官请注意!仅面前几个“知识层次”,而且还是号称支持中医的将才,就有如此磨难“魔难”,推而广之,倘若细察一下身边的“知识层次”,自会发现更多。在下提一个“颇多”,大概并不过分吧?
为了回答江湖中医也是中医、也是科学,请看笔者新上网文《前卫科学解释传统中医江湖方法为何有效?》
12
发表于 2009-4-20 14:36:06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经院神学烧死布鲁诺,就是经院神学掌握的生杀大权,并且经院神学在当时占统治地位,是大多数。是以布鲁诺被烧死了。
但是布鲁诺却引起一场机械科学科学大革命,机械科学大行其道,并摧毁了封建制度,布鲁诺是不朽的!
13
发表于 2009-4-20 15:25:33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听其言,观其行, 马桢伟谈中医的这几篇贴文有临床事实基础,更有理论高度,中肯可信,为论坛增色不少!
    但是单从标题看,就可以更简洁些。例如 南郭先生们为什么坚决反中医  赵高指示:统一口径,中医是膻羊 中医的疗效,为什么只有最前卫的科学才能解释一二?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9:32:42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下面引用由杨生军2009/04/20 03:25pm 发表的内容:
   听其言,观其行, 马桢伟谈中医的这几篇贴文有临床事实基础,更有理论高度,中肯可信,为论坛增色不少!
   但是单从标题看,就可以更简洁些。例如 南郭先生们为什么坚决反中医  赵高指示:统一口径,中医是膻羊 中医的疗效,为什么只有最前卫的科学才能解释一二?
   
    承蒙夸奖,谢谢!先生所言极是,但学问不能离开(当世之备),布鲁诺确实有先见之明,确少理解支持,唯有上绞架。因为“发展是硬道理,生存是现时报。”当今社会,现代科技和人文精神是其基础环境构成,传统经典即使实质内容再好,倘若不能被现代社会所接纳(不被理解),找不到现代社会融入点,即使技如当年扁鹊、华佗再生,大概也免不了“抱头鼠窜”“含冤入狱”之命运;医圣张仲景二十年前的发病预言,在患者王粲太守眼里,也只不过是一种“江湖骗术”而已。此《道德经》言:“不笑不足为道也。”(如果没有嘲笑,道就不成为道,道只能被少数有智慧者所认识)。倘若不能被现代社会所接纳(不被理解),找不到现代社会融入点,即使坚信自己是哥白尼、布鲁诺再生,也终究免不了被冠以“伪科学”的魔鬼出没,遭到众多不想改变现状既得利益者们唾沫之焚刑。因为就市场经营而言,古人早有明言:“下工执方欲加门庭若市,中工临证察机门可罗雀,上工泄漏天机抱头鼠窜。”
    不能生存谈何发展?遭否定、被替代则是其必然!此古人言:“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以圣人论世之事为之备。”意思是,干事业、治理国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遵循古制和沿用旧法、惯例,必须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制宜找到当世之备(融入点),构建新的系统管理方法。否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周易·乾·文言》说得更明确:“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顺应时代的要求去“进德修业”,乃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当今社会人们受西式教育影响深,非对即错的排中律逻辑推理根深蒂固,人们愿意接受现代科技‘有之以为利’似乎更现实,对于接受传统中医的儒家‘中庸中和’道家‘无之以为用’恐怕需加以时日。因此为了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制宜寻找当世之备(融入点),中医这条古鱼,恐怕不得不适应当今社会和老百姓这个水环境,为了‘适者生存’不得不来点‘转基因’,才能有望得以生存发展。此议并非空穴来风。我们的中医同行和传统之研究者,只需稍顾左右,就不难发现,因为没有准备好,没有找到当世之备(融入点),还不能被现代社会理解,有多少急于追求古人形而上‘特异功能’者,一旦有所‘成就’,小天窗开、‘鬼神附体’,将之宣扬并对待寻常社会事务,焉能不被社会、百姓乃至亲人认定为‘神经病’‘妖魔鬼怪’!笔者常常将之戏说:“伟大宝库在我们自己手中,因缺乏当世之备(现代科技解说),只能是妖魔鬼怪、江湖游魂;到了老外手中,因有了当世之备(现代科技解说),常常就是伟大发现。”
    同理,当今国家和政府倡导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希望重建一个有利于适宜传统文化这条‘鱼’生存的社会和百姓‘水’环境,从另一侧面为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构建当世之备(融入点),为谋求一个优秀传统文化、中医之‘道’和谐融入现代社会的新体系而开辟道路。今天您我在此论坛讨论其实真正有实际意义的并非观点论点的正确与否,实在是为了中医这条“鱼”谋一个更好的“水”环境!
    为此在下的策略: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别束缚我们的定向思维方式,打破“学科对应”思维惯性,跳出“医学”看中医,不是简单地就“医学”而论“中医”,中医不再是纯粹的医学问题,把中医放在与现代前卫科学同型的位置上,进行系统和历史地评估是现代中医发展之必然!
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有一句名言:“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医学作为应用科学,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学科知识支撑。西医依赖强大的现代科技,在突飞猛进的同时,又被还原论的泥潭陷住了脚步;中医依赖古人自然、人文、思维…智慧,今天已现停滞发展的颓势。既然,当今东方智慧已为西方科学发展带来了光明和开拓空间,成为“欧洲科学的灵感来源”,造就了一大批当代前卫、前沿科学。那么自然,一大批来源于东方智慧的当代前卫、前沿科学也应该能够为中医理论提供强大的基础学科知识支撑。
    有道是“大气一转,浊气乃散。”不懂得利用现代前卫科学武装,不懂得利用当代前沿科学加以解释,找到当世之备(融入点),中医理论现代解释倘若始终停留在古人擅长的‘直觉认知法’抽象感悟,当今恐怕难以服众,至少今天接受西式教育的知识层次不服;老是用‘东方文化体系’证明诸如阴阳五行…的科学性,被指责循环证明恐怕在所难免;老是在西医的局限已知中兜圈子,实践已经证明其力有不逮;倘若不能被现代社会所理解,那么,即使真有些疗效,仍被指责为封建迷信、神经病、邪派法轮…则是其必然;反之,倘若懂得‘师夷之技以制夷’,把中医理论解释放在与现代前卫科学同型、同构的位置上,谁又敢说相对论、量子力学、复杂性思维、系统控制、混沌理论……不科学?中医理论科学与否?自可宇内廓清、迷雾自散!
15
发表于 2009-4-20 19:59:36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下面引用由马桢伟谈中医2009/04/20 07:32pm 发表的内容:
    承蒙夸奖,谢谢!先生所言极是,但学问不能离开(当世之备),布鲁诺确实有先见之明,确少理解支持,唯有上绞架。因为“发展是硬道理,生存是现时报。”当今社会,现代科技和人文精神是其基础环境构成,传统 ...
缺乏 中西 贯通,且 实践 效果 超群 的 大师 级 人物 。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0:25:10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下面引用由甲lijhvc2009/04/20 07:59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马桢伟谈中医在 2009/04/20 07:32pm 发表的内容:
   承蒙夸奖,谢谢!先生所言极是,但学问不能离开(当世之备),布鲁诺确实有先见之明,确少理解支持,唯有上绞架。因为“发展是硬道理,生存是现时报。”当今社会,现代科技和人文精神是其基础环境构成,传统 ...


缺乏 中西 贯通,且 实践 效果 超群 的 大师 级 人物 。
讽刺在下,在下阿Q,权当恭维笑纳!常人岂能无魔?忍不住的争胜好强,欲以显一显在下的中西贯通功力。请看拙文【一本《伤寒》何以成为辨证施治圭皋、千年不衰】。
注:此文大部分以表格形式将《伤寒论》与西医电介质平衡对照,因中国中医论坛上表格不方便,可上岐黄中医论坛找。
17
发表于 2009-4-20 21:19:52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在重大科学观问题上,愈是高层次者,对自己领域的科学愈认为是绝对真理,因此愈对相反的科学观持反对立场;当然也有少数例外,不然就构不成对立的两大阵营。开始正确方是少数,然反对方是多数,最终少数战胜多数,成为真理。
当年布鲁诺如此,现在中西医之争也如此,中医现在是少数,但不久就会变成多数,最终以中医完全胜利而告终。
支持 马桢伟谈中医 先生!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2:41:01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翱翔2009/04/20 09:19pm 发表的内容:
在重大科学观问题上,愈是高层次者,对自己领域的科学愈认为是绝对真理,因此愈对相反的科学观持反对立场;当然也有少数例外,不然就构不成对立的两大阵营。开始正确方是少数,然反对方是多数,最终少数战胜多数,成为真理。
当年布鲁诺如此,现在中西医之争也如此,中医现在是少数,但不久就会变成多数,最终以中医完全胜利而告终。
支持 马桢伟谈中医 先生!  
谢谢先生!先生能为真理无所畏惧,在下佩服!马桢伟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6:54:14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世界上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知识”同样是一把双刃剑。知识的好处三岁孩童便知,论坛不是启蒙教育场所,也不是官方发言站,无须官样文章“成绩重点突出,问题一笔带过。”俗话说:“成绩不谈不要紧,问题不谈不得了。”本文重在讨论因为知识的负面给中医事业和传统文化带来的客观存在、却又易被人们疏忽“经常发生的怪现象”,今罗列此诸现象分析批评之,实希望引起知识层次和中医管理层的警惕。至于现代科技之昌盛、中医技术之相对落后、老中医之风采原非本文之主题,故纵观全文绝少歌功颂德之言,冲忙观之,难免给人有离经叛道之嫌,其实非也!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百家讲台言:“失去道德(东方智慧)的制约,任何高科技、法律、法规都有可能成为利益和荒唐的帮凶。”此话并非虚言,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大凡给社会和人们带来巨大振荡和危害的“人祸”,大多出于对“知识”的滥用或权利欲望膨胀的“知识层次”。战争狂人是知识层次;过度开伐破坏绿色生态环境是知识层科技;诸多反自然的“聪明创造”也是知识所为;就连三聚氰胺,网上有人搜索,也是“中科院”的知识推介……。离开了道德约束,在欲望的诱导下,“知识”确实越多越反动!
‘否定之否定’乃是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对于生产力落后的愚昧,知识是解放生产力的金钥匙。然而,当人类文明发达超越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谋求进一步的科学发展,返璞归真、回归绿色自然乃是头等大事。今天诸位有幸在此弘扬国粹、倡导回归绿色自然的中医疗法,这其实已经在让医学知识又走进了‘否定之否定’的轮回。此【道德经】言:“道者反之动,反者道之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由此说上一句“知识越多越反动”又何妨大雅?
20
发表于 2009-5-4 00:55:45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层次’为何反对中医、抵制传统者颇多?

[这个贴子最后由palen在 2009/05/04 00:58am 第 1 次编辑]

    lz论述真是精彩!问题剖析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我不是学医的,只能从大的角度来说说对中西医的看法。
  在我看来,西医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数理统计学意义之上的,即按照统计学的原理,当样本足够大时,样本统计规律往往符合正态分布N(μ,σ2 )。
  通俗一点说,就是大部分人的生理指标是落在同一标准区间的。因此,通过统计分析大量样本,可以得到各种生理指标的所谓正常区间。(正态分布时区间(μ-1σ,μ+1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8.27%;正态分布区间(μ-1.96σ,μ+1.96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正态分布时区间(μ-2.58σ,μ+2.58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
  我不是学医的所以不知到目前各项生理指标是能取到哪个区间,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做不到100%,而且各项指标按重要程度,各自的取值区间也不同。
  西医治疗的本质就是想尽办法使病人各种生理指标符合这些正常区间,包括目前提倡的循证医学也只是在寻找更合理的方法,使指标能更准确、更合理的回归正常区间,其实这也是统计科学所能达到的极限了。当然从科学的理论角度来说,这样做是符合绝大多数人体的要求的,至少从概率角度是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的。
  但问题是人体十分复杂,各种指标在人体内分布又是不均匀的,同时人体的内环境又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想做到能精确控制人体各项指标不现实,而且指标越多越细就越无法做到。(通过概率论分析不难理解,10个90%概率事件都发生的概率就已经降到了35%,更多概率就更小。)
  退一步说,即使可以实现精确控制,要知道个体是存在差异的,指标的区间只有统计学意义,对个体来说是很难做到准确的(尤其是指标越多越难准确)。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像买彩票,只买近期出现概率大的号码几乎是肯定不中。
  因此我认为如果西医还是痴迷于统计学的指标控制,没有什么前途。还用买彩票的例子,现在的西医治疗就是用统计学复式投注的方法,即使中了,也伤筋动骨。
  中医学理论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之上的,而中华传统哲学的主体是有机自然观,它的核心是整体、动态、平衡的观念,是普世性的,相信无论再过多少年代,这些观念仍然是准确无误的。既然中医学理论总体框架基础没有问题,就必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会象西医一样走到死胡同!当然前提是要发展得当!
  然而目前学院派中医都把统计学经验作为方向,要知道那是西医走向死胡同的老路!我认为“整体、动态、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讲究的是把握整体,再从个体的表征上进行调整,因此它是一个针对个体的医学理论,而个体情况是有特殊性的,不能简单运用统计规律!否则就好像命理学说一样,明明是针对个体的预测,偏偏用的是统计规律,因此有时准有时不准,而不准居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9 13:52 , Processed in 0.14652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