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uf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5-12 23:18:39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5/12 11:23pm 第 1 次编辑]

医源先生说得对,讨论学术尽可陈诉,口出不逊,事关品格。
12
发表于 2008-5-13 05:23:18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温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凡温热之邪,大多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同的流行。温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春季以风温为主,夏季则以暑温、湿温为常见。温病的发生还具有地域性,是由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存在着差异所致。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等地区多见瘴疟为患

-=-=-=-=- 以下内容由 印东杰2008年05月13日 05:23am 时添加 -=-=-=-=-
温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按卫气营血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犯卫分 ,进而传入气分,气分之邪不解则传入营分,再不解则深入血分。按三焦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在上焦肺卫,进而中焦阳明或逆传心包,后期则伤及下焦肝肾之阴。

-=-=-=-=- 以下内容由 印东杰2008年05月13日 05:24am 时添加 -=-=-=-=-
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 ,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疹、吐衄、便血、痉厥、神昏等。根据病证的性质,可将温病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感受温热病毒,不兼湿邪者,称为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冬温、秋燥等,一般起病急、传变快、病程较短;兼湿邪者,称为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伏暑等,一般多起病较缓,传变慢,病程较长。温病的传变多按卫气营血和三焦的顺序依次传变,故临证时亦多选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种方法。温邪属阳邪,易化火伤阴,表现出热盛津伤的症状。温病的具体治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祛邪、保津养阴。温病的预后与津伤阴亏的程度及病邪的盛衰、传变有关。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5:58:41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什么是德行,我的品质高是不高,用不着你来评述。你把中医弄得乌烟瘴气,便是品德高吗?你的方子我为什么要考证,与吴鞠通如出一辙,又有何现实意义!何叫出言不逊!你们连最基本的中医理论都不懂,就该出言不逊,如不这样就不能疼醒你们!

-=-=-=-=- 以下内容由 lufeng2008年05月13日 06:04am 时添加 -=-=-=-=-
古人怎么了,古人便没有错误吗?为何中医久久不能崛起?为什么我们有温病条辨的教材,而每一次瘟疫流行时,那一次中医能堂堂正正参与过治疗!那一次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是政府打压中医吗?还是自己找原因吧!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 以下内容由 lufeng2008年05月13日 06:11am 时添加 -=-=-=-=-
你把脾胃都能归为少阳、又言什么《伤寒论》六经比十二经先进,那中医就直接用六经,别用十二经得了!不知究竟原理,在论坛上胡说八道,你们就高尚了!耽误中医后辈你那是品德高尚!这是大大的缺德性!

-=-=-=-=- 以下内容由 lufeng2008年05月13日 06:17am 时添加 -=-=-=-=-
金敛则水温,不就是金能生水吗?故弄玄虚,玩什么花活!直说不就完了吗?玩几个花架子,就认为自己很高吗!返璞归真,这才是真本事!

-=-=-=-=- 以下内容由 lufeng2008年05月13日 06:32am 时添加 -=-=-=-=-
今日我将你的脾胃归于少阳、伤寒论六经与十二经的关系、金能生水之真正含义写于本论坛,我想我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14
发表于 2008-5-13 18:15:42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金 敛则水温”,
有点背台词的味道,如果金气浮越不收,肾阳化火伤阴,此时确实可以“金 敛则水温”,;若相火未能迁正,浮而郁于上,肾阳不足,此时若敛金降气,肾家一线虚阳就此熄灭!
15
发表于 2008-5-13 18:36:15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zhengYOU 此处的敛金是目的,不是手段。
比如小孩哭,明显是金性收敛所致,既然收敛,为何小孩哭出鼻涕呢?
鼻涕为肺之液,肺气敛,为什么肺之液反而外泄呢?
16
发表于 2008-5-13 20:25:56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呵 呵   请本家大爷明言,“敛金是目的,不是手段”,目的与手段的区别在哪儿呀?以愚下理解,手段即方法,是改变气机的过程、方法?“敛金是目的”呢?让气机充实肺吗?好象不是吧?因为是针对温病呀
小孩哭好象是金气受阻?而不是收敛?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20:27:08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不,气降则悲啊!
18
发表于 2008-5-14 05:49:08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 不,气降则悲啊”!
请教:这里的“降”字作何解?是退畏(xiang ?)?还是收降(jiang)?正常人体经历四季,必有气机收降的过程,不悲啊。
19
发表于 2008-5-14 18:40:20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医理探源, 医理探源,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30:17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温病(西医之手足口病)之改错

人乃天地之间自然所生,自然与人体乃为一也。大气之中之升降沉浮,人身亦有升降沉浮,所以不偏者,中气之旋转也。中气运于中,升降沉浮乃成一圆也。
气降则悲,乃降气偏见,偏见者,中气不能运化使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9 13:05 , Processed in 0.05445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