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古水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结合者/现代化者必读】了解西医学的真相——惊天骗局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5:05:14 | 只看该作者

【结合者/现代化者必读】了解西医学的真相——惊天骗局

   3.西药抗药性的秘密:超剂量用药是疗效快的主要原因,急性不良反应不可避免 中医的谨慎是普遍的,即使是食品如姜,山楂,山药,蜂蜜,白扁豆,葱,枣等用量都不超过一两。可想而知使用中药更是谨慎。在中医方剂组成中分为君臣佐使,佐就是用与君药相反的药物消除其他药物的副作用。中医对副作用的重视是与生俱来的。中药教材中往往列有何种证型禁用。但是西医用药量多到副作用频发的地步。
    同时用药为什么西药就有抗药性而中药就没有呢?长期或大量使用同一种药品是抗药性的主因。西医在一些老百姓眼中见效快,不除根。实际上见效快的原因让人知道以后人们就会对西药敬而远之。见效快是建立在超量用药的基础上的。
    4.多研究消除症状药物,少研究消除病因方法
    对疾病西医的解决之道就是不断的在人身上实验新药,至于是什么机理几乎不研究。因为即使他们研究出来原因也不得不重新研究和实验药物。老药因为抗药性早已不能再用。
    5.总是以现有理论为正确,只知用药不知效果
    举一个例子:胃溃疡在60年代就被西医公认为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直到1997年国际会议才提出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在这漫长的近半个世纪的糊涂中让多少病人为西医的无知和轻率痛苦的作实验品。竟然没有一个西医公开发表对这个不用怎么试验就能发现的错误理论的质疑。西医的麻木和虚伪让人触目惊心。
    6.一些不成熟的假说不经论证和试验就应用临床几十年
    7.强调医理过程,忽视逻辑推理
    反对中医的小丑们的口头禅是中医理论没有推理依据和过程。不是逻辑和科学的。这些文盲们根本不懂在科学中还有不用推理和论证的真理。西方科学中公理是不用和不能论证的,物理学中能量质量守恒定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用考虑能量质量转化过程(有时根本研究不清过程)一样得到正确答案。有人会怀疑物理学的正确性吗?

                    -----------未完待续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5:11:51 | 只看该作者

【结合者/现代化者必读】了解西医学的真相——惊天骗局

   8.自知大量研究缺陷的存在,照样拿不知情的病人作试验品
    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癌证,高血脂在西医教材中就没有研究出明确的病因[原文是“致病原因不明”《 西医内科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中医专业,本科)]的前提下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让人长期服用,以至于“终生”。这是典型的欺骗和搪塞病人
    9.抗生素,激素的滥用
    凡是有感冒看过西医的都知道见效快,但就是好不了,一般7天才治愈。这其中的秘密知道的很少。其实见效快只不过用了激素,一旦中间停药症状马上加重。实际上感冒中医治疗就我治用伤寒方一般一天治愈,最迟2天。张仲景言六经传遍 自愈。正好是7天。也就是说西医治感冒是让病人熬好。     
    10.西医消炎的谬误
    西医消炎往往只是应用抗菌药,在那些身体好的病人上作用明显。但是在那些体弱病人身上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控制不住炎症的恶化。我有一个同学西医手术之后缝合的伤口开裂往外流水,西医依旧抗菌治疗,无任何疗效。我看后说是里面化脓了。开了两付中药,说服后会流脓水,不要惊慌,大约两天愈合。结果2天后愈合。我的方剂中不但有抗菌中药而且排脓,长肉,补虚等各种组合都在使用。效果当然好。西医最擅长的也不过如此。
    11.西医是全面的经验科学
    西医治病依赖药物的研究水平。完全靠药物试验支撑的医疗还敢说它有理论吗?中医根据中医医理运用有几千年历史的草药以不变应万变治愈了一个个新病如非典,爱滋病(中医赴非洲医疗队的功绩),癌症,高血脂等。这才是理论在指引用药“知其然 而知其所以然”。这才叫理论。而西医敢用他们的理论用哪怕是100年前的药吗?西医理论只是用来学的,实际应用中没有人严格的按教材理论用药。只学西医理论的学生不实习谁也不敢给人看病。而我个人的经历告诉我中医只要理论学好就直接可以临床。我没有跟一个中医老师实习就达到行医第一年病例1000人次治愈率80%以上的成绩(当然头一年都是些小病)。
     有人说中医的诊断是经验,凭感觉。西医也一样,听诊,触诊,B超 都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掌握往往每个人的结论有时也不一样。所有实践科学都是一样,都要靠人去掌握这就离不开感觉。
    说中医理论不准确的人其实不懂科学。社会科学都是不精确的,经济预测只要能达道30%的浮动就是超准预测,有谁提议取消经济学?有谁会说经济学是伪科学?就是物理学那样精确也会因为摩擦力,引力等微小作用力而计算不准。牛顿的经典力学也不精确,最终被爱因斯坦更精确的相对论所取代。中医也在不断发展,运用现代科技中医一样会有一天象物理学一样精确。反对中医的小丑们把自己伪装成科学的卫道士,实际上他们不但不懂中国科学,就连西方现代科学也是文盲。
    每一个科学都在不断发展西医历史上也有许多幼稚的理论,认为扁桃体是多余器官,胃溃疡的病因,等等。因为一个观点的不正确就说这一学科是伪科学,这样的人其实就不懂科学尤其是科学史。

                             -----------未完待续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1:00:52 | 只看该作者

【结合者/现代化者必读】了解西医学的真相——惊天骗局

12. 把整体细分到看不到系统   
    13.夜郎自大自欺欺人,自己能解释的说自己是权威,不能解释的就说是不可能   中医脉诊能在病人不说一句的情况下能发现许多症状,西医检查后有许多病也看不出。西医就说中医脉诊不可能,是在骗人;是伪科学。脸皮之厚城府之深无与伦比。厚黑名家不过如此。
    14.抗药性实际是用药量过大引起,抗药性的存在是西医不断研究新药的主因,而副作用也就是在这不停的新药实验中才会被发现,人民在不停的作西医进步的实验品。西药副作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推出的新药必须试验,时间短人数少的报批前试验根本看不出什么。有些药必须在几十年后才能试验出,比如致癌作用,癌细胞的形成需要10-20年的漫长过程。副作用的发现有些也是在一种药上市几十年后才发现。但中药就不一样,一种草药就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但对他们的副作用十分清楚,而且对副作用的救治和配伍时的控制也技术纯熟,在加上中医的普遍谨慎,中药的副作用十分少见。
在当今判断一切医学是否为科学都要比照西医的标准的呼声甚嚣尘上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西医的科学性进行解剖,以探讨这种比照参照系的科学性。本人不避浅陋,综合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未完待续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1:06:11 | 只看该作者

【结合者/现代化者必读】了解西医学的真相——惊天骗局

一、西医的逻辑原理
西医作为一门应用技术,与其它技术学科一样,都应用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文化的成果和原理。
我们指一门学科为科学,通常是指这门学科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使用演绎推理,任何不是弱智的人依靠公式、定理或定律进行这种演绎推理都能够得出相同的、确切无误的结果,而技术学科则大多数使用归纳推理,即使技术学科它的研究方法具有许多科学性,但就其结果来说,并非是确切无误的,而是存在偏差概率。
我们不排除西医的基础学科某些方面,应用了演绎逻辑推理,但是在临床诊断和药理学上则多使用归纳逻辑推理。这种归纳是通过一定量的实验或试验进行概率统计,总结一条“经验”公式。例如,西医的生化诊断指标都是先对一定样本的人群进行提取检验物,统计其阳性率的;药理学上的双盲试验,也是对一定量的样本进行服药试验,以统计它的疗效概率的。然后,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以这种概率统计上得出的结果作为大前提进行演绎推理,诊断疾病、给病人处方。
我们说西医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应用技术,首先因为它的演绎逻辑大前提是使用概率统计归纳得出的结论,这种大前提尽管有些具普遍性但并非是准确无误的,这种演绎推出的结果即有的时候是正确的,有的时候是错误,正确与错误也存在概率。其次是,正因为前条原因,西医在临床上进行演绎逻辑推理时,为保证诊断准确性,往往使用多个大前提,即使用多个检查化验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严格地说,这种多个大前提的推理仍为归纳推理),例如诊断鼻咽癌就使用组织切片、MRI影像、EB病毒及其滴度等指标,这种多个大前提的演绎所得出的结论医界认为比单一大前提所得出的结论准确性可靠些,但仍然存在误差,因为这种推理变成多元非线性的推理,况且根据数学原理,小于1的数相乘的个数越多,得出的结果(积)越小,故诊断指标使用得越来,误差概率反而增大,即误诊几率增大,正如《别让医生杀了你》作者所说:任何健康人士,只要接受20项的西医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有病。举例来说,如果组织活检、MRI影像、EB病毒血清及其滴度指标阳性率并非100%(事实上西医的诊断指标也罕有阳性率100%的),假设有个病人活检阴性,但MRI影像、VCA-IgA抗体阳性并且滴度很高,这个病人是鼻咽癌吗?很多时候,需要专家会诊(要专家不要普通医生会诊这本身就说明经验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对这多个指标演绎出来的结果是否可靠进行论证。例如,我有个同事陈某低烧一月余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查,结果有的医生认为是鼻咽癌,有的医生则反对,最后7个专家会诊,以投票形式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赞成与反对票最后是4:3,以鼻咽癌进行治疗。

                     
                    -----------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11:31 , Processed in 0.05286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