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阴阳五行与道德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20:50:2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阴阳五行与道德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09/08/19 08:5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08/19 08:40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人是研究阴阳五行在中医的范围内的关系,而不是研究和什么道德的关系。你可以去研究阴阳五行与道德是什么关系。上古之人法阴阳合数术可活百年没人见到,也不知道是上古之人都法阴阳合数术还是只有几个人, ...
   如果我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的就是法于阴阳,先生还认为阴阳五行与道德没有关系吗?
    如果我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的就是法于阴阳,先生还认为法于阴阳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吗?
    如果我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的就是法于阴阳,先生还认为道德与中医没有关系吗?
12
发表于 2009-8-20 18:48:5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阴阳五行与道德

下面引用由gl01012009/08/19 08:50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我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的就是法于阴阳,先生还认为阴阳五行与道德没有关系吗?
    如果我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的就是法于阴阳,先生还认为法 ...
我还是认为和道德无关,如果有,那请你谈谈。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9:15:4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阴阳五行与道德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08/20 06:48pm 发表的内容:
我还是认为和道德无关,如果有,那请你谈谈。
    是该好好谈谈。不过我觉得,你最好是先想一想,对照《黄帝内经》和《道德经》好好想一想,再谈。
    有人认为学中医只要知道是什么就行了,不要问为什么。我认为恰恰相反,学中医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学中医要想有长进,关键不在于知道是什么,关键在于知道为什么。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08:25:5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阴阳五行与道德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09/10/11 08:29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08/20 06:48pm 发表的内容:
我还是认为和道德无关,如果有,那请你谈谈。
   我的研究表明,阴阳五行与道德关系至为密切。《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中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经文说的明白,阴阳五行是道,是天地之道。可是,从古至今,离道失德,阴阳五行屡遭歪曲,矛盾说、物质说、规律说……不一而足,甚嚣尘上,其罪恶罄竹难书。
15
发表于 2009-10-11 08:45:4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阴阳五行与道德

下面引用由中医老不死2009/08/16 09:47pm 发表的内容:
道可明理,千古得道有几人?,德可养生,难拯天下众含灵。
  一阴一阳为之道,此道非尔道!并蓄众生为之德,此德非尔德!
  阴阳五行乃中医思考的工具,道德修养乃个人修为之准绳,船上架犁,意在耕海;车上按桨 ...

   医术永远离不开人。道德左右了医生的心态。心态左右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一个医生道德出现问题。不用说医术提不上去,即使是高明对人们也是无益的。
16
发表于 2009-10-11 08:50:5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阴阳五行与道德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08/19 08:40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人是研究阴阳五行在中医的范围内的关系,而不是研究和什么道德的关系。你可以去研究阴阳五行与道德是什么关系。上古之人法阴阳合数术可活百年没人见到,也不知道是上古之人都法阴阳合数术还是只有几个人, ...
没有道德的人社会都会把它抛去,更何况是没有道德的医生。

“哲学家”你在哪里学习的?在哪里工作的?受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呢?
17
发表于 2009-10-12 11:40:4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阴阳五行与道德

老子有几句话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老子在这里说的,是万物万事的生成与演化。宇宙间的事物,老子认为事物是一步步地演化的,最起始时是从无到有。他把这过程归纳为四个步骤:道、德、形、势。这里面,道与德,是精神的范畴;形与势,是物质的范畴。
    道,是宇宙间最根本的原则,道是不断地变化。宇宙万物不断地变化,所以不断地生出新的事物(如果没有不断的变化,那就是永远的静止,永远的“无”,但有变化发展,就由无生有)。这是“道生”。
    道的具体表现是“德”。德性,说的是事物的特质。在事物的变化中,某一方面蓄聚了某方面的特质,这就是“德蓄”。再进一步,成为有物质的形体,“物形”。具备了成为形体的条件,还要有时与势的种种客观条件,遇上了时与势,一宗新的事物就诞生了,这是“势成”。
    老子这些话,是在作非常抽象概括的思考,思考最根本的规律。说起来有点玄,玄之又玄。但是这样的四个层次,也可以应用到具体的事件上。当我们分析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怎样发生,怎样发展。从纵向去寻求事物发生的因由,从横向去察看事物出现的形势。
本篇文章来源于 “福建人力资源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fjrlzy.com/info_read.asp?id=675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0:40 , Processed in 0.04982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