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500年前出版的《时间简史》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2:46:09 | 只看该作者

2500年前出版的《时间简史》

  杨生军先生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珍视:参看杨继绳先生的《辉煌时代》,会悟出一个道理,年龄太大、资格太老的中医先辈们虽有力对抗寒冬的冰雪,对阳春三月的万象更新取得丰硕成果却是股无形阻力,因而要齐心协力为人民搬掉就医难的大山,中医拥有“铁杆”般实力才最要紧。 不过,邓老实在是中医完人时代的弄潮儿,新一代中医人的使命应当是接过他手中的旗帜不让海浪打湿。国务院支持中医的意见早出台了,可是没见促进中医突飞猛进发展的条例什么的冒出地平线,无形中同样浪费了无数个5000万。 不要责怪邓老,我们年轻人应当多做对照反省。
  
  叶香婷先生说:中药,不可信。
  
  从叶香婷先生斩钉截铁的话中,只要不是自欺欺人,不难看出很多国人,包括主管公权力的医政官员,是不相信中医的。不相信中医的人,并不像邓老铁涛说得那样是,起码不全是阶级斗争,同样,相信中医的人,也不是出于阶级感情。
  
  一位医政官员私下交谈时说:消灭中医,恐怕对历史犯罪,一个瞎胡闹的学科岂能存活几千年;扶持中医,恐怕对人民犯罪,看看中医教材,但凡有点科学素养的人,谁会相信中医说的话。
  
  掌握话语权的中医人,不能在现在的语境下,清楚地把中医学原理阐述给世人,而要求世人自己深刻领悟,这是没有道理的事。促进中医突飞猛进发展的条例出台,是要世人特别是医政官员,能够理解接受中医理论,而不是由被邓老铁涛称为不是真正中医,任何话语权都没有,行政挤压下都难以生存的普通医工能够起草推行贯彻的。
  
  如果仅仅是对一位老人,无论邓老铁涛的学养高低,还是从事什么行业,都是应该受到尊敬的。可现在不是针对一位老人,而是针对一位学科和行业的领袖,在讨论学科和行业的走向。邓老铁涛并没有在杨继绳先生那儿悟出什么道理,正把寒冬挂在树上的雪,当作千树万树盛开的梨花,把整个学科和行业带入一个虚幻的春天。
  
  说只有邓老铁涛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是不客观的。中医界大大小小的腕儿们,花了20多个亿,至今也不明白经络实质。以生药学代替中药学,除了副作用同西医看齐,也没有给中医带来什么进步。更多的不过是抄来抄去,混个浪费纸张。把中医衰落的责任,完全推到邓老铁涛的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但成为一个学科和行业的领袖期间,同一切官僚学者一样,光知道垄断学科和垄断学科资源,毕竟要承担一点质疑。
  
  中医的海洋已经干涸到了只剩下一滴眼泪,无数个泰山北斗在这滴眼泪上弄潮,还怕弄湿了船帆。国人啊,国人。
  
  我们不过在高科技的某些领域,刚刚有了完全自我知识产权,千万个知识分子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学森这样特别杰出的人才,出杰出人才是我们对下一个时代的要求。这话说得好,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唯一的任务就是,自以为是人才的,把持学术公权力的人,先知耻,后知愧。不然,下一个时代永远不会到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12:00:57 | 只看该作者

2500年前出版的《时间简史》

  (转)六经八两先生的话:
  不管是进入了21世纪,还是22世纪,小农经济意识与中医是无法割断的?
  只要小农经济意识不消除,中医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
  门派之争,别人出名了就泼脏水,人家的疗效好就吹灰找裂缝……看看几十年来的中医界,在小农经济意识支配下的明争暗斗少吗?
  我在此提醒那些想成为一代名医的同仁,与中医划清界限,即使你是最纯正的中医也必须如此。否则,上有国家级大师(官方认可的)、下有民间级大师(自封的)、左有专家(高龄的)、右有教授(还是博导)、前有臭屁(骂你的)、后有指头(戳你的),你那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特长(或理论,或临床),不掐你掐谁?
  ~~~~~~~~~~~~~~~~哈哈,谁会想到,中医要走出中医才会成为真正的中医。
  
  caoxibai先生回复道:不要向中医人身上泼脏水,但也不要向农民身上泼脏水。人间的不良意识,腐败作风,不一定都是农民发明的!请对农民高抬贵手!
  
  哈哈,六经八两先生达到了文学的最高境界,用他精辟的语言,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真正的”是怎么来的。也指出了中医这个灿烂的文明,为什么会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走向衰落。
  
  中医要走出中医才会成为真正的中医。下面就会有无数个这样的“解”,比如,科学家要走出科学才会成为真正的科学家。以至于很多学者一再强调,要做学术而不要做学问。把这两个名词从新规定了内涵和外延,也把工夫在诗外烙上了这个时代的印痕。
  
  潜规则,都是从事诸如科学文艺等上层建筑的人发明和运行的,回过头来说这是小农意识,实在是对纯朴的幽默。像杨生军先生例举的“玉米砍伐证”,或是给检验员塞点钱就给公粮提个等级,这些潜规则,绝不是纯朴的农民发明的。
  
  火车上遇到一位某师大硕士,东拼西凑花了20万成了某普通中学的教师,恶狠狠地说了一句,两三年就能搂回来。也许被在下的一番话语和斑驳两鬓间一对眯缝中流出的液体所感动,她说道,我一定要用良知为人师表。
  
  后来我想,也许我害了她,她可能无法成为“真正的教师”,她用什么来晋级,用什么来购房,用什么来生儿育女……但,也许我为拯救这个世界出了一点力。
  
  一个13亿的民族靠潜规则来维持社会的运作,由潜规则决定法律规章何时有用何时无用,甭说复兴就是苟延能到何时?世界能否认可这种规则,若是认可了,这个世界将会怎样?中医这个伟大灿烂的文明,短短这几十年的命运,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每一个人都认可心存良知而默默无闻,也不追求那个将会被历史嘲笑的“真正的”,这个民族就有希望,这个世界将会美好。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4:14:02 | 只看该作者

2500年前出版的《时间简史》

  六经八两先生说:
  北师大附院把白衣天使变成了%#¥%x
  武大理直气壮地在病床前把神圣的教育给¥#@%@~
  某个校长说中国不需要更多的钱老,而是要靠更多的农民工推动#¥@#%
  郎咸平说现在的国企改革是真正的国有资产在¥#@%,说得当然不是你我的鼻涕在流失.
  货币贬值,数字增加,就是说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一部分人先%$#起来,就一定意味着另外一部分人与之相反,更加贫%¥&%¥
  当你我遮遮掩掩,无法像和珅一样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比划¥%#¥,
  当货币已经不是目的时,看见色,你我一样会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比划,要的是跟女演员#%"
  直到后来不用比划了,潜规则就发明了。
  这些,当然不是农民的发明,也绝对不会是农民所为。而是有特殊地位的某个群体之人在某种思想支配下的行为。
  我是说意识,是中医界在某种意识支配下的行为,你们非要说我在朴实的、纯朴的农民身上幽默,你们真有才啊。
  
  六经八两先生给caoxibai先生的回复:……小农意识是来源于封建时代人们所受生产方式制约了的思想和意识,也就是说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比显然落后的思想和意识……
  
  我们的确误解了六经八两先生关于“小农意识”这个概念的内涵,就像我们讨论“科学”一样,西方人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中国人不得不按着各自的理解争论不休。我们对“小农意识”的理解,是本着近现代先进阶层,对诸如小市民、小业主、小知识分子这些落后阶层称谓来理解的,属于阶级划分法。
  
  小农意识之所以被称之为落后的群体思想,就在于其小农阶层不容易组织发动,不容易组织发动是由小农阶层缺乏自律和律他决定的,缺乏自律和律他是由小农阶层没有较高欲望追求小富即安决定的,没有较高欲望追求小富即安是由小农阶层从事除了纳税之外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决定的。嫉妒是由欲望决定的,小农阶层缺乏的就是欲望,故嫉妒很少来自于小农阶层,更多的来自于高欲望阶层。
  
  但又怎么来理解嫉妒呢?推翻国民党是出于嫉妒吗?重庆打黑是出于嫉妒吗?化学取代炼丹术是出于嫉妒吗?日心说取代地心说是嫉妒吗?捍卫摩根学说抵制李森科的攻击是出于嫉妒吗?又是谁嫉妒谁呢?与官僚学者在学术上论论理是出于嫉妒吗?问问中医舵手,中医之船怎么这么快就要覆没了是出于嫉妒吗?
  
  中国现代的学术体制是行帮把头加官僚的管理模式,主观感觉起来要比小农经济模式先进一些,这一模式的典型特征就是宗派、党朋、裙带、独裁、强梁和尔虞我诈。把学术纳入这一管理模式肇端于清末民初(中医学术这一管理模式远在这之后),虽然动机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可操之过急的结果使得中国近现代学术从未有过也不可能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追求它的人也是要求别人这样对他,而不是他能这样对别人。这一管理模式使得中华文明消失殆尽,西方文明与之差距越来越大。
  
  官僚学者有个抄袭的作风,为了中华民族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一些非官僚学者或较少话语权的小官僚学者会以文稿或网贴的形式,利用其作风使得自己的学术以官僚的名义得以发表,并没有要求什么知识所有权。发表出来的东西,咋一看挺高兴,再一看能把你鼻子气歪了。举个例子,你等着他抄袭,中医的心与西医的心脏无关,它只是借用解剖之名指代一个功能集合。他接受了这种学说,可为了能和自己以往的著述相连贯,他会补充中医的心包括西医的心脏。你若指出不该这样理解,他会质问,你说包括不包括西医的心脏吧?你回答,不但包括心脏,还包括脚趾盖。他乐了,这一乐不要紧,你想说的不但心包括心脏,肝脾肺肾也包括心脏,有可能要等到几年后他再来抄袭,或根本不来抄袭了。
  
  虽然,叫个人包括官僚学者都知道这一管理模式极大地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官僚学者却极力阻挠对其改革。以至于,不拿工资的作家才是可耻的,这类的浑话忙不迭地往外冒。《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22号》让把持话语权的官僚中医一解读,就全走了样,考虑的都是官僚中医的利益如何更大化。很多学者,当然包括有良知的官僚学者,指出诊所的模式才是符合中医发展的模式。自诩铁杆中医的官僚中医,绝不会同意把中医推进大海。因为他们科学地认识到了,宠物鱼放生是有危险的。
  
  不改革就不改革吧,但官僚学者要记得来抄袭,抄谁的不是抄,只要抄袭全乎了就行,这样这个民族还有点希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23:55 , Processed in 0.05046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