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哲学、中医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萧铁在 2009/10/19 09:40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yszyzy在 2009/10/15 06:53pm 发表的内容: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这一断言被称为普朗克科学定律。 说得很对 - 所以阿拉在这里发声, 并不以改变倒骑驴们的观念为目标, 主要是想藉此理清一下自己的思路而已.
这阵子一直在想: 中医药现代化最核心的需要是什么? 刚总结出两条(从哲理主导转型到科技主导; 对传统理论进行量化、器化的改革), 就碰到徐院士这新"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这几天再仔细想了一下, 觉得实在很有意思, 继续和大家交流交流.
意思之一, 前面已经讲过, 就哲学和科技而言, 大家分属不同的世界(而且中间还有另一个世界隔开), 既然分属不同的世界, 就有不同的关注、不同的游戏规则. 也许是概念范围不明确的传统思维习惯, 有些人似乎不明白这一点. 那就用喻象再说明一下吧. 这好比一个团体(第三世界)开化装舞会, 另一个团体(第一世界)搞乐器比赛, 你(哲理中医)明明就是参加舞会的一身装扮(准备去谈天), 却硬要去闯音乐比赛(科技专业)的大门, 人家问你带了什么乐器来, 两手空空唯有指住喉咙大吵大嚷, 说看我这声带不也是发声的器具么? 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中医, 一方面坚持要以哲理作为理论根据, 另一方面又硬要把自己说成是科学. 拿上面之喻象来说, 这些人似乎凭着自己的经验以为, 只要闹得够凶, 人家就会让你以声带作为乐器参赛那样. 只能说, 这种思维和行径, 与当今世界所崇尚的专业精神相去甚远.
意思之二, 这三个世界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徐院士没讲他怎么看, 但基本上是三个世界一字排开, 我想是没有什么"官式"关系, 至少不存在着隶属关系, 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谁指导谁的问题. 这一点尤其值得深入探讨. 国人似乎有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以为哲学是各类知识的最高抽象, 因而可以"指导"一切. 这种观念的形成可能有好多个方面的原因. 既有传统抽象思维习惯的因素(如重道轻器的倾向), 又有马克思本人就跨足哲学与科学(主要是社会、也有自然)的因素, 但更可能主要是从共产党领导一切的观念中自然引申开来. 我绝不是要挑战共产党领导, 相反, 建国60年的巨大成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虽然中间走过一些弯路, 但今天的中国, 要继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共产党领导, 这点绝无疑义. 而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 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厘清"领导"的含义, 不应该将领导的概念, 简单等同为连专业性质的问题都自动具备某种指导功能 - 这只会变成瞎指挥. 大家肯定都已注意到, 胡哥接任总书记以来, 先后举办了快有20次[?]政治局常委学习班, 请各方面专家学者开讲, 印象中有很多次在新闻中向社会公布. 这是用行动来体现对专业知识的尊重, 行动本身比任何政策口头宣示都是更明确有力的说明. 胡哥温总与中央级别的领导对专家学者礼数甚周, 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 但地方/个别部门的官员就难说了, 这也是大家明白的. 总之, 哲学指导科学, 类似30年前对私有经济的认识那样, 是又一个过时的观念/教条, 应是思想解放的对象. 徐院士从专业知识划分的角度出发, 明确把哲学和科技分列在不同世界, 应有助于厘清因为具体知识概念范围不明确所带来的思想混乱, 进一步扫除教条主义的障碍.
一句话, 领导归领导, 指导归指导; 要讲哲学就到"第三世界"去讲, 要说自己是科技就请亮出家伙来, 这是没有什么需要论证的.
不过, 话又说回来, 这"三个世界"划分似乎仍有需要探讨的地方. 中国人的知识传统以文史哲为主心骨, 哲属第三世界当无疑问. 文虽然字面上属文学范畴, 但在中华文化传统中, 文以载道, 明显超越"文学艺术表达情感世界"的第二个世界核心关注. 至于史, 更不能归入现在这三个世界中的任何一个, 故看来似有需要另加一个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