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绿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八纲辨证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1-1 21:35:59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caoxibai在 2009/11/01 09:40pm 第 1 次编辑]

“此言差矣。如果一样的话,在临床上就没有鉴别气虚和阳虚的必要。但恰恰相反,临床上一定要鉴别这两种证。不知老师在临床的情况怎么样。”
      听起来是如此的理直气壮,甚至还很牛气,其实你真的太教条了,你根本就没有理解中医,也没有理解什么是阴阳气血和虚实寒热!学中医,需要悟性,死板教条是不行的啊


-=-=-=-=- 以下内容由 caoxibai2009年11月01日 09:41pm 时添加 -=-=-=-=-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549699o1p0.html 这里是视频讲解中医基础的地方,建议去听一听。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08:10:18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哈哈哈,徐悲鸿大师说过: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学生有的是自信,理论上的自信,临床上的自信。
关于气虚和阳虚,上面的老师可以看看《名老中医之路》中张珍玉的谈说,好吗?
老师说的一句话真不错,学中医,要有悟性。对,一定要如此,但原则就是原则,原则不可侵犯,悟要悟对地方,就如聪明要聪明到地方一样。
对于中基,我们都在学院里学过,不是吗,但老师难道不知道咱们的中基课本中错误的地方有很多吗?这些错误还需要学生指出吗?当然,也可以问一下中基教研室的老师,包括主任。
为什么学院里面出来的更多学生不会辨证开处方那?充其量是能开。就是因为中基上的一些理论模糊。
那气来说,大谈其二重性,试想,什么东西没有二重性?都有,既然如此,一带而过就可以,何必长谈那?
等等。
理越辨越明。

-=-=-=-=- 以下内容由 绿芸2009年11月02日 08:12am 时添加 -=-=-=-=-
“那气来说”中的“那”应是“拿”,写错了,谦。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08:17:11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那气来说,”中的“那”应为“拿”,写错了,谦。
学生这里有一整套中医视频资料:理论和临床的都有。里面的颜德馨老师谈的还真不错。不只要听,更要记,临床很实用。
34
发表于 2009-11-2 17:43:28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说什么关于气虚和阳虚,看看《名老中医之路》中张珍玉的谈说,真是狐假虎威了!《内经。第五十三篇.刺志论》说:“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你怎么解释呢?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08:42:23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哈哈哈,又跑到针灸里来了。“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只要理解了虚实的含义就可。一般老说,实,就是病邪侵入人体后出现的一种亢盛状态;虚,正气外泄后的虚弱状态。还需要我往下解释吗?
说借用书里的东西就是狐假虎威,哈哈哈,第一,学生没有什么威,有的不过是一点可怜的自信而已;第二,“假”倒是有的,因为我们的知识来自《内经》,来自中医院校的课本,来自于前人的认知。
中医是理论医学和经验医学的结合,吸取别人好的经验何尝不可。
学生感觉楼上的老师有点生气了,理是越辨越明。
36
发表于 2009-11-3 16:33:52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我们讨论的是气虚和阳虚的关系,及其区别。而绿芸先生忽然又大侃什么“实,就是病邪侵入人体后出现的一种亢盛状态;虚,正气外泄后的虚弱状态。 ”  真是匪夷所思!请绿芸先生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不要偷换命题,好吗?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09:16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你好啊,这个老师,学生说的就是对《内经》里这句话原文的正解。
前面半句:“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后面半句:“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不是吗?
对于《内经》的理解,要整句话,甚至整段话的理解,只取其中半句是理解不了深意的。
学生也奇怪,老师怎么用这半句话来谈气虚和阳虚?好像其中没有什么联系?
38
发表于 2009-11-4 09:31:41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不要绕弯子,请绿芸先生明确回答:阳虚和气虚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你说中医课本上错了,错在哪里?你说“阳虚实气虚加寒”,那么内经上说“气虚者,寒也。”你怎么解释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20:26 , Processed in 0.0539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