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逐步提高中医诊疗服务价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5 17: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部委联合发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提出
逐步提高中医诊疗服务价格



  本报讯 (记者向  佳)11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逐步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但对中药饮片加价率标准将适当放宽,逐步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保护和扶持中医药发展,”被列为《意见》的基本原则内容之一。
  根据意见,2011年将达到药品价格趋于合理的目标,届时政府管理医药价格方法将进一步完善,企业和医疗机构价格行为比较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
  《意见》要求按照“医药分开”的要求,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逐步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但同时明确提出,将对中药饮片加价率标准适当放宽。此外,《意见》强调要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提高体现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要合理调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
  界定政府管理药品  缩小价差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对政府管理药品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规定政府管理药品价格的重点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及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
  同时,《意见》特别提到,对于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在不突破政府规定价格的前提下,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实际购销价格。同时,政府不根据特定的药品生产企业拟定药品价格,而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制定统一的指导价格。对于已针对特定企业制定的价格,并且与统一指导价有较大价差的,特定企业要加大调整力度,逐步缩小价差。对于流通环节的差价率,《意见》首次明确将要按照补偿物流配送成本来核定。
  为了鼓励药品的研发创新,《意见》允许创新程度较高的药品在合理期限内保持较高销售利润率,促进企业研制开发创新药品。
  改革机构补偿机制  医药分开
  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销售加成方面的政策,《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医药分开”的要求,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逐步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改革过渡期间,要逐步降低医疗机构药品加价率,在总体不突破15%的前提下,可按价格高低实行差别加价政策。中药饮片加价率标准适当放宽。
  同时,《意见》鼓励地方结合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统筹开展公立医院销售药品零差率改革。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可通过增加财政补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设立“药事服务费”项目等措施进行必要补偿。
  指导医疗服务价格  区别对待
  在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方面,《意见》提出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各种医疗服务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意见》明确提出,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体现公益性质。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兼顾群众和基本医疗保障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
  而对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不同职级医师的服务价格,《意见》提出根据医疗机构等级、医师级别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医疗服务可以制定不同的指导价格。要逐步拉开价格差距,促进患者合理分流。同时,《意见》提出,按照医疗服务补偿合理成本的要求,结合政府财政投入情况,合理调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



2
发表于 2009-11-26 13:17:18 | 只看该作者

逐步提高中医诊疗服务价格

阳光从太阳上照到地球需要8分钟,这线阳光照到实处不知需要几年?
3
发表于 2009-11-27 22:04:30 | 只看该作者

逐步提高中医诊疗服务价格

大河报:“提高诊费降低药价”缘何令人不安

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要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
不难注意到,对于发改委明确的“提高诊费降低药价”医改方向,公众更多感到的是一种不安。最典型的焦虑是:诊费提上去很简单,药价降下来实在太难,到头来会不会出现一个“诊费上去了药价下不来”的更糟糕结局?平心而论,稍微对过往改革经验有所了解,这样的担心就绝不多余。事实上早在3年前,“以技养医”的提法刚刚开始时兴,就有地方以此为由率先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比如江苏,调价的137个医疗服务项目中就有125个价格提高,其中“免疫固定电泳”从每次20元调整至360元,涨幅达17倍,“小肠移植术”从1000元涨至5000元。
必须意识到的是,站在公众角度,“以×养医”在相当程度上其实只是一个伪问题。“以药养医”也好,“以技养医”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以民养医”。对公众而言,以何种名义把钱掏出去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掏的钱有没有少。
首先,提高诊费不能是纯粹的“为了提高诊费而提高诊费”。实话实说,现在有些医疗服务价格其实根本就不低,比如护理费,在一些公立医院除了缴费单上的收费项目,通常是什么护理服务都看不到。有过住院经历的人应该知道,每日清单上很多医疗服务收费,会让人感觉大大不值甚至莫名其妙。因此,“为了提高诊费而提高诊费”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其次,无论是提高诊费还是降低药价,成本核算均须公开。对于公立医院,首先需要严格确定“养医”的成本。要知道,此前很多地方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可是以“减少医院亏损”的名义,“亏损”莫名其妙则“养医”就是无底洞,“以药养医”的今天很有可能成为“以技养医”的明天。确定好“养医”成本之后,在政府投入与患者缴费之间应有一个合理的分担,核算降低药价减轻了多少患者负担,提高诊费又以一个怎样的水平为限度。
总而言之,对于“提高诊费降低药价”的医改方向,公众最为关注的有两点:一是诊费提高的依据和标准必须合理公开,二是诊费提高的额度不能大于药价降低的额度。与此同时,要完善相关监管机制,约束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者无处不在的牟利冲动。
(文章来源:《大河报》)


-=-=-=-=- 以下内容由 杏林童子2009年11月27日 10:12pm 时添加 -=-=-=-=-
如今一些县医院通过拆旧房建新房,把住院部建成宾馆式病房,病人进院后每人每天的护理费、住院费就是250~300元,这还低吗?
4
发表于 2009-11-27 23:00:55 | 只看该作者

逐步提高中医诊疗服务价格

扬汤止沸,结果是药价下不来,诊疗费也上去了,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 以下内容由 红莎草2009年11月27日 11:05pm 时添加 -=-=-=-=-
药价高的原因是医疗机构商业化,任何机构,一旦商业化,就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

-=-=-=-=- 以下内容由 红莎草2009年11月27日 11:14pm 时添加 -=-=-=-=-
中医之所以衰落,主要原因是无法商品化,无法集约化生产就不能产生最大利润。中医治病靠的是医生的技术,西医治病靠的是手中的药物,技术是不能进行商业投资的,而药物是可以进行商业投资的,中医不适合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被现代市场所淘汰是必然的。
5
发表于 2009-11-30 07:20:21 | 只看该作者

逐步提高中医诊疗服务价格

其实“药价下不来,诊疗费也上去了”也无所谓,现在有钱人多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经济状态也还可以,
重要的是医疗技术上不去,治疗过程是马拉松式的,或者小题大做,大兜圈子,大做检查,病家经不起长期大量经济支出。
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若能正确理解应用,将可以改变这一状态。
6
发表于 2009-11-30 08:13:29 | 只看该作者

逐步提高中医诊疗服务价格

【大河报:“提高诊费降低药价”缘何令人不安】
 
主帖载医药报报道. 标题只突出“逐步提高中医诊疗服务价格”, 报道中涉及药价部分在讲“医药分开”那一节, 说<b>要逐步降低医疗机构药品加价率</b>, 降低的是<b>加价率</b>, 而且是逐步, 没有说要“降低药价”, 而一开始还提到"对中药饮片<b>加价率标准将适当放宽</b>". 是大河报记者/编辑理解有误还是《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原文确有“降低药价”之说? “提高诊费降低药价”听上去很好, 但如果原文没有“降低药价”之说, 大河报实际上是在误导公众.
7
发表于 2009-11-30 08:46:38 | 只看该作者

逐步提高中医诊疗服务价格

      目的:为哪些人服务?
      哪些人得到更多的利益?
      一目了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6:28 , Processed in 0.0975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