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胡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全国中医们,五行是指导中医气性方面还是质性方面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1-11 11:10:35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全国中医们,五行是指导中医气性方面还是质性方面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德居士在 2010/01/11 11:20am 第 2 次编辑]

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含义是什么?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周易》)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尚书大传·五行传》)
天本一而立,一为数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数,合而成性,天三地八,天七地二,天五地十,天九地四,运五行,先水次木,次土及金。(《易乾坤凿度》)
“河图”的生成数为什么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通过研究认为,这是上古人根据五星出没的时间而绘制出来的,其意义如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表示水星与日月会聚;“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表示火星与日月会聚;“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表示木星与日月会聚:“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表示金星与日月会聚;“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表示土星与日月会聚。
12
发表于 2010-1-11 12:10:06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全国中医们,五行是指导中医气性方面还是质性方面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10/01/11 00:17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tjwj2010/01/11 10:43am 发表的内容:
不学者,无术也!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 ...
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徒有虚名。
《伤寒杂病论》中有多少涉及到五行学说的?——事实上,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这也足以证明张仲景已经不重视五行学说了。
13
发表于 2010-1-11 12:16:47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全国中医们,五行是指导中医气性方面还是质性方面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10/01/11 00:10pm 发表的内容:
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徒有虚名。
《伤寒杂病论》中有多么涉及到五行学说的?——事实上,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这也足以证明张仲景已经不重视五行学说了。
这是你读《伤寒杂病论》的感悟。这一点,大家都相信你是这样水平的人。
但大多数人读《伤寒杂病论》的感悟与你不一样。这也是事实。
就因为,他人的感悟与你不一样,你就认定他人是“保守;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徒有虚名;僵硬;骗子”
这种就是强盗逻辑思维。
14
发表于 2010-1-11 12:26:56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全国中医们,五行是指导中医气性方面还是质性方面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履霜,坚冰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13:47 , Processed in 0.04970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