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武士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多关于中医的问题是否属于刺探?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20:01:25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关于中医的问题是否属于刺探?

对楼上的意见有些不同的看法:
张仲景对疾病分为三类: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楼上说的脏腑强盛能致病的,应属于内因吧,我印象中只有《内经》中有关于五脏气盛相争的论述。至于其他,先生能补充些么?
12
发表于 2010-1-16 20:10:42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关于中医的问题是否属于刺探?

为避免争执不休,谨举一条:“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阳气重,必是人体内部因素。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22:34:04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关于中医的问题是否属于刺探?

楼上的举例不当。
一、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显然,是病后八九天,又服药后,而不是刚刚病时。我提的显然是人为什么生病,也就是刚生病时的状态。
二、关于阳气和脏腑功能变弱。
   我来谈一下阴阳的观点,我认为阴和阳处于平衡状态(包括所谓的阳气),简单来说,阴气盛和阳气盛是同等的才能保持平衡,万物盛极而衰,所谓的太盛,是相对而言,如阴阳的转变离不开生长化收藏,春夏秋冬,温热寒凉,但是变化结果必然是为了保持阴阳的平衡。
    《内经》在关于五运六气的论述中,关于太过、不及、正应有着详尽的论述,这就是一甲子定乾坤,所论可谓详尽。
     自衄者,阳气重。非自身阴阳不平衡,显然是用药后。药伤其阴故。或其人阴本不足,《伤寒论》明确提出,尺部脉弱者,不可发汗。
14
发表于 2010-1-16 23:17:57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关于中医的问题是否属于刺探?

若为争论而争论,争论就会永远没有完结。药伤其阴,为什么不滋阴呢?反用麻黄汤主之。人体内的正气,来源于脾胃对于水谷之精微的化生,热性的食物饮用多了,就会助阳生火。所谓壮火食气,是谓体内的阳气重了,就会变为邪气,而伤损正气。“高粱之变,足生大丁”,阳气重不仅仅是药物可以促成,食物也可以促成。
可叹“君子之道鲜矣”
15
发表于 2010-1-17 19:02:44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关于中医的问题是否属于刺探?

小武子!如此的争论是没有结果的,中医是讲机制的,既然讲机制那么中医就有不断的变化的特点,我们努力的结果不是给中医下一个定义,否则那就成了死中医了,我们只需树立一个入门的方向,这样大家也许在不断的求知过程中会触及到中医更简而大的领域,中医真正的死亡是被弄成固定的东西,这样会封闭人的思维而成为定式,久之会应为失去生命力而被淡化而遗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21:59 , Processed in 0.05845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