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长命平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4-1 09:08:50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本人是以针灸临床为事业,希望中医能真正地发扬光大,造福人类.]],既如此,我们没有争论的必要,因为我看到楼主的文中所宣传的是中医之过的罗列,中医存在这些错误是事实,但不能因有这些过,否定中医.搞中医的人,谁不知中医的缺陷,以中医的缺陷来取悦对中医认知不多者,后果是什么?既然希望中医能真正地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应当以发展中医为己任,决不是看中医的笑话,当我看到中医同行为中医的前进有所贡献时,我会欢呼和支持,看到中医引以为耻的过去,被再揭,我会气愤,找不足,欢迎,但目的是发展中医,如果根据中医的缺陷,再推导出[中医难有真正地发展],对中医意味着什么?其目的还是为发展中医吗???
22
发表于 2006-4-1 09:42:19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且[[看到一些做中医的都抱着“阴阳五行”“子午流注”去发展中医,]]的说法不妥,不用“阴阳五行”,中医如何诊断,如何辨证.五行不知或可原谅,连[[阴阳]]都否了,中医还能存在吗??读那么多中医书,<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针灸甲已经><资生经><铜人图经><千金方>. 难道看不出没有,[[阴阳]]观是那些书的总纲吗?
23
发表于 2006-4-1 11:12:39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 医学界三大罪人>>>
   
    { 一 }           各国西药研制者        !
    { 二 }           千古罪人张仲景         !
    { 三 }            立"张仲景"为教材者  !     {为何不立孙思邈}???

                     残害人类于冥冥之中 !    罪比战犯而过之 !  !  !

--------------------------------------------------------------------------
---------------------------------------------------------------------------

              春节左右,邻朋较熟之五十岁上下男子,
              因"感冒"或注射"点滴"服西药,  或其它治疗,
              数人死于非命!   !     !
              近日偶览下文"仲景门徒"高论,
              感慨万分!    怒书"医学界三大罪人 "一笔,
             叹!   叹   !叹!   
   
             多少人类被涂炭!  !  !
             憾!    憾!    憾!
         
          我非常赞同楼上几位医师的论点!!!
            
        <<<<<<什么时候有擂台赛通知我>>>>>



24
发表于 2006-4-1 23:02:03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看来楼上几位也是做中医关心中医的,那我就多说两句吧。
中医在近几百年都以尊古为先决条件,多年前,我初读内难经与那些针灸文献时,我的观点与你们现在是一样的,读多几遍后(同时对于中医史的理解也在上升),我的看法是:是中医理论是在当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下,古人用当时的哲学思想去解释他们在临床上无法解释的治疗现象。所以读古书,更应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古人如何看待病症,又如何进行治疗,有没有疗效。(如《素问。刺疟》就是很好的一篇,对于疟疾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有着完整的叙述。)我们要做的是总结古人的观察是不是正确以及治疗有没有效,而不是到现在还要去证明古人的理论的正确性!
中医要发展,只有加强中医史的教育,从新再总结,诚实地把中医中的糟粕去掉,发展中医理论,那中医才可能会发扬光大。
大家对于临床都说要辩证论治,一样的道理,如何辩证?阴阳五行?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每个学说实际上都是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如合综合起来? 所以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才可能在理论和临床上提高自己。
近五六十年,中医有过真正的发展吗?经常有看到关于中医的重大发现,国际领先,到处开花,可从不结果。根本原因就是对于文献的理解有问题,拿古书的一句话说事。
对于楼上那位谈的文章我还没看见过,不能瞎说。只谈一点:张仲景是医家, 《仲景全书》记录了仲景的临证经验,给我们一个临床指导。 孙思邈《千金方》给我们最大的好处是古代文献资料,《千金方》只是一个备急方书性质的书,它的内容是抄自其他各类书籍,没有孙思邈的临证经验。 所以这两本书是不同性质的书,岂可混为一谈?!
25
发表于 2006-4-2 22:35:5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6/03/28 07:11pm 发表的内容:
     医学存在的价值就是治病,中西医来一次疗效擂台赛.如果中医没有过人之处,就干脆取消,别成天到期晚叽叽歪歪的!
哈哈,这种擂台赛我想西医是无人来应战的,因为他们是绝对科学的,而且占主导地位,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获胜。
26
发表于 2006-4-2 23:40:42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下面引用由oldsong2006/03/31 01:35am 发表的内容:
楼主写的太好了。
本人认为,中医的弊端根本就是教育的错误所造成的。很多人打着中医的幌子骗人,而人民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明是非。
中医系统的教育本身也有太多的问题,看到一些做中医的都抱着“阴阳 ...
楼主不是拿鸡毛当令箭,而是用鬼话来蒙人啊!
27
发表于 2006-4-3 13:53:09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鲁迅是否定中医的名人,但他的生命也仍然没有被西医西药延续多久就一命乌呼了!
28
发表于 2006-4-3 22:53:31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他们都是叛徒!!!!!!!!!!!!!!
29
发表于 2009-2-9 17:48:07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转帖] 看看我们眼中的名人是怎么否定中医的

谈《中医子午流注与养生》的现实性、可行性。
与“马王堆”谈135!不了解中医理论和幼稚也差不多!本着不误人子弟的态度而言。
当然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比如:环境、起居、饮食、运动和情绪,哪些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 怎样控制?除大自然的刮风下雨外界气候变化我们不能控制,可是室内的小环境,时间、健康五大因素我们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老话“眼见为实”现在不这样说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眼睛只有在一定的光线下是可以看见物体的,因而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太小的细胞要靠显微镜,太远的天体要靠天文望远镜,太黑的物体要靠远红外夜视镜等等…,而时间、磁场、温度、速度什么的有的只能靠感觉了,我们称肉眼看不见的宇宙能量为暗物质,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影响我们自然养生的能量来源。我认为不存在您“信与不信”“看得见或看不见”,暗物质只是存在,重要的是要为人类服务!我记得老师说:中西医的根本都是为了解决人们对待疾病痛苦,只是方法不一样,如果把中西医比作父母,那患病的就是孩子,做父母的能不负责任吗?您既然已经涉足到医学领域,请负起“治病救人”的天职,重在为人民服务。
国外从83年的药物危机,现在连续三任5届美式总统都为自己的国民排病解危,就开始向中医探索,开辟了另类养生方法,事实上包括中医药的另类医疗已是世界趋势,据统计,美国人每年花费在另类医疗费用,比正统医疗还多。美国在1992年于国家卫生研究院下成立“另类医疗研究部”,六年后在国会支持下升格为“辅助暨另类医疗中心”,专责研究无伤害性的“非正统疗法”,研究经费六年内由一百万美金暴增为六千八百万美金。中国光一个曲黎敏老师是忙不过来的,中国与您想的不同有13亿人口,不靠中医的无私奉献靠什么?不靠自己的传统中医文化,光靠声光电不累死吗?
人为什么会生病?有许多的原因是因人违背了时间这个古老的法则,所以今天我们需要谈一谈时间养生。我们的祖先医圣发现了《子午流注》,时间养生就是生物钟规律化作息时间,它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对于中医养生的发展功不可没!流传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文革后很多人不知道,真是现代人无福纳享,不懂得子午流注的宝贵,文革前是中医必修的课程,文革(破四旧)后的医生及我们的同行也很少有人学习过,所以要翻出《子午流注》告诉世人中医理论不神秘,我们是高级动物——人,有非常精密的器官有活的体温,是源源不息流动着血液的一条河流(体内的血管就有15万公里长),唱响着动听悦耳的生命歌曲,以至于会生出多少莫名其妙的病症,今天重新提起时间养生,是让我们认识宇宙能量“暗物质”,认识子午流注的时间能自然养生好处多多,利用好了它,一生妙用无穷!
叹!儿时我们七人的激情敢给毛主席写信,比您可有“冒”气,自从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教育我们做个“白求恩式”的人,白求恩就是中西医都用的国际医生。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讲“顺应四时”(子午流注),就是晨曦微露时就起床,夜幕降临时就睡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大全》里讲子午流注也是养生。
金婆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6 10:56 , Processed in 0.09154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