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积敏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经验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3-29 19:4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积敏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经验探讨
                   吉林龙潭医院(132000)   廖藏典
乳腺增生病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癖”、“乳痞”等范畴。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好发于
30--40岁妇女,是较为常见的乳腺疾病。
    李积敏,字慎言,号泰乐、别号淡园主人。中医疑难病学科创始人及中医疑难病学理论奠基人,著名中医妇科疑难病专家,清医家李世泰第七世孙。长期从事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男女性及性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及妇科疑难病临床治疗与研究,对男女性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及妇科疑难病等有精深研究。提出“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被学术界誉为中医疑难病学科创始人。创立中医疑难病“虚瘀痰毒水” 病机理论;提出中医妇科疑难病“肾虚血瘀”病机理论;提出中医“诊病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学术思想。总结发明“李慎言断层冲击疗法”,它是中医疑难病学科的重要方法论。这些理论及方法对中医疑难病学科的建立、发展与进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现了“李慎言乳房量化定律”,给乳腺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量化的科学依据。提出建立“中医妇科以胞宫为中心的框架理论体系”之观点,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将李积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经验初步总结如下,以供同道临床中参考学习。
1.肝气郁结为其主要病机
    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李积敏博士认为肝气郁结为其主要病机,但于冲任失调又有直接关系。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脾与胃相表里,肝气宜疏泄条达;若恚怒忧郁,思虑过度,肝脾受损,气滞痰凝及血瘀,出现乳房结块胀痛。《外科正宗》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外症医案汇编》:“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据李积敏临床治疗医案初步统计,约有近九成的患者病因与情志不畅、多思善虑有关。且肿块大小与胀痛情况也随喜怒而消长。再者,乳房为胃经营运之处,也是冲任气血渗灌濡养之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隶属于肝肾,关系于脾胃;循胸而行,与乳房生理病理息息相关。冲任失调,痰气郁结,血阻为瘀,气、痰、瘀血互结于阳明之路,则出现乳房结块疼痛。总而言之,肝气郁结、冲任失调为本病的病机特点。
    2.辨证分为四型论治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分型甚多,有的分二型,有的分三型,直至四型、五型、六型 、七型等,甚或更多。有的过简,有的太繁。但总不外乎肝郁气滞、气滞痰凝、血瘀痰凝、冲任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等。各家的意见虽不尽一致,但其病机都离不开上述观点。李积敏博士在临床上,辨证分为四型进行论治。
    2.1.肝郁气滞:肝郁不舒,乳房胀满,结块胀痛随喜怒消长,时有刺痛,两胁胀痛,口苦烦燥,舌淡苔薄白,脉弦或细弦。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2.2.冲任失调:乳房结块,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经前肿块明显增大,经后减小变软,或伴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症。舌淡红苔白,脉细濡。方药:归肾汤(《景岳全书》)加减。
    2.3.脾虚痰凝:乳房肿块较大,但生长缓慢,质坚胀痛,表面光滑,推之可移,边界清楚,乳房外形不变。舌苔薄白、脉弦滑。方药:六神全蝎丸(《外科秘录》)加减。
    2.4.肾虚血瘀:乳房结块日久,刺痛或隐隐作痛,痛处固定。伴腰酸乏力,经水少而色淡,或闭经、不孕等症。舌暗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方药:慎言乳癖汤(《李积敏医学文集》)加减。
    3.临床治疗特点:
李积敏博士在长期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的临床治疗特点。初步探讨归纳如下。
3.1.临床用药特点:疏肝解郁理气多用柴胡、香附、郁金、青陈皮、荔枝核、桔核、王不留行、夏枯草等;活血化瘀常用当归、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血竭等;补肾填精调冲任常用菟丝子、仙茅、仙灵脾、鹿角霜、怀山药、杞子、淡吴萸等;化痰软坚多用半夏、浙贝、牡蛎、海藻、昆布、白芥子、全瓜萎、穿山甲、莪术、山慈菇等。肿块疼痛者加炙乳香、没药;疼痛抽搐放射者多加僵蚕、炙全竭、蜂房;月经紊乱者加地芍归芎,经痛者加桃仁、红花;冲任不调者加二仙汤;肿块较硬者加昆布、海藻、白芥子。
    3.2.临床治疗重视经期变化:冲任二脉与乳房生理病理紧密相关,因于冲任,血液上行为乳,下行为经,月经的盈缺、调节无不与冲任有关。验之临床,大多数患者乳房结块之大小和疼痛程度每随月经周期而改变。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李积敏博士在辨证论治遣方的基础上,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气血变化进行加减用药。
    3.2.1.经后期(月经周期第5--10天),此期经水适净,精血耗伤,血海空虚待修复,按中医阴阳辨证应属于阴的阶段。应以滋补肾阴(血)而养冲任为主,同时兼顾肾气。
    3.2.2.排卵前期(月经周期第11--14天),此期是阴转入阳的过渡阶段。为了适应阴阳消长,并由阴转阳的突变需要,治疗上除了继续使阴精(血)充足并达到一定的水平外,酌情加入益肾助阳及调气活血之品,以阳施阴化,静中求动,通过补肾气,调冲任,使“天癸”旺盛。
    3.2.3.排卵后期(月经周期第15--24天),此期阴已转阳,肾气旺,“天癸”充,而冲任盛,为阳气活动旺盛的时期,治疗要考虑以阳为主的特点。肾为水火之脏,“静则藏,动则泄”,治虽着重于阳,但宜于水中补火、阴中求阳,才能使阴阳达到正常水平的平衡。
    3.2.4.经前期(月经周期第25--28天),此期为阳转入阴的阶段。治宜因势利导,以通为主,活血化瘀,引血归经。
    3.3.止痛先于消块,兼顾其他妇科病:根据李积敏博士临床实践经验,治疗本病先要止痛,后消块。如果乳痛不止,肿块很难消失,若乳痛消失,则肿块自然逐渐变软。另外,本病常由其他一些妇科病诱发,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时可以治其他妇科病为主,如能治好其他妇科病,本病则自然而愈。
    3.4.治乳不离“气”字:《外证医案汇编》“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脾胃土气壅,则为痈;肝胆木气郁,则为疽;正气虚,则为癌;气虚不摄,为漏;气散不收,为悬;痰气凝结,为癖、为核、为痞。气阻络脉,乳汁不行,或气滞血少,涩而不行。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乳络舒通……。”这些观点至今仍崐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李积敏博士在临床上,特别注重疏理气机,舒通乳络之法的应用。
    3.5.兼用其他方法以求良效:本病在治疗上除辨证论治为主导外,也可兼用其他一些方法进行治疗。如正负离子导入、磁疗、针灸、按摩、局部敷药、敷脐及大量单方验方的应用,在临床上常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6.善后治肾以减少复发:本病是一个很容易复发的病种,治愈后,在尽量避免过分疲劳、过激的情绪波动外,应着重在补肾的基础上以预防其复发。肾为先天之本,它控制着冲、任二脉,实际掌管着调节各种激素的活动及其平衡。因此,在治愈本病以后,根据辨证对肾阴、肾阳进行调补,则可以预防其复发。
2
发表于 2004-3-30 08:24:41 | 只看该作者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15:46 , Processed in 0.0876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