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yangoju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的本质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1-3 10:02:26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质

了解了解
22
发表于 2008-11-5 16:54:43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质

经络据称对一根小小的毫针都会有反应,为何会对粗鲁的手术刀倒无动于衷?经络为什么不怕手术刀?
其实,想一下,就会明白,中医的经络,是交接血管的那部分神经,,而且以交接血管的那部分神经的经气为治疗目标,小小的毫针,只要操作得当,不损伤经气,只是对经气作调动,随经气属性的改变而发生反应。
那么,经气是不怕手术刀吗?那为何老人或虚极的病人,外科医生不敢接手呢?为什么怕手术台下不来呢?不就是气随血脱吗?
还有偶然发生的,上次有一胃癌患者,没钱治疗,回家不幸又外伤断臂,外伤治愈后,却发现胃癌也痊愈。

这是虚、实两种状态经过气随血脱后的变化,人体有三百六十五节,一般情况下,有逐段控制的能力。
十指有十宣穴位,是各经血气循环发散调节的终点窗口,割去一段,只是象烟囱矮了一截。新口子照样通气出烟,人体经络沿经有很多穴位。
病人大手术后,尽管输血补营养,总不免虚弱无力,不就是气随血脱,输血补营养只在血容量范围,还得经过温化通经的阶段,力气才能逐渐恢复?
23
发表于 2008-11-5 17:06:27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质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8/11/05 05:07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9/20 08:18am 发表的内容:
“若夫八尺之士……其[color=#FF0000]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color=#FF0000]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可解剖而视之”
这两句话的意义有很大区别!而且《内经》是部活人书,将这句话作为中医理论是建立在解剖基础上的依据是很不严谨的!

  
24
发表于 2008-11-26 09:43:37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质

中医有解剖基础是毫无疑问的,那些“伏行分肉之间”的经脉,即十二经脉就是血管,《内经》中有明确说明,这也没什么疑问。至于其他经脉是否指血管,那可以研究。
关于刺法,《内经》中有用较大的针直接刺破血管的,九针中好像只有毫针与今天用的针类似。所以,刺法可能有两类,其作用对象是不同的。
针刺的传感路径与经脉不重合也可以从解剖看出来,如果传感是神经所为,那么传感路径就走神经,而不可能走血管。可是,血管和神经的巡行又基本上是并肩而行,时而紧贴一起,时而又分开一点。所以才会有所谓“大至”重合的现象。
中医理论,如果没有解剖,尤其是经脉解剖的成果,就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整体关系为架构的“形而上”的理论。没有形,你就爬不上去。
25
发表于 2008-12-4 04:24:57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质

经络是古人经过深入研究与实践证实与完善的,古人的观察应该是相当细致的,千万不要怀疑古人的智商。不明白,只是说明不理解古人的东西而已,并不能说明经络是错误的。
古人说的经络应该是以血脉为基础的,针灸调节的不只是血,也调气,气的运行比血液的运行似乎更复杂,通过调气来调节血脉,又更进一层。气的运行通路与血的运行通路是有区别的,<B>不审气血的差别,如何能理解经络?</B>
26
发表于 2008-12-4 19:35:07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质

下面引用由yangojun2008/09/19 04:09pm 发表的内容:
古代中医显然是对尸体做解剖的,因为《内经》有“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说法,《难经》对一些人体器官的形态、尺寸和重量都有具体的描述,虽不甚准确,但显然是解剖而得的。只要对尸体做过解剖, ...
第一,不用作鸵鸟,事实就是事实,
第二,看看经络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从经脉变到经络这一过程。
27
发表于 2008-12-4 20:35:49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本质

这根本没有辩论的必要,楼主的思想不知有没有经过大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3 14:24 , Processed in 0.04871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