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墨魂浓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也有错!谁来解释“其生五,其气三”?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5-29 00:47:53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也有错!谁来解释“其生五,其气三”?

哈哈!“一阳分为三阳,一阴分为三阴”可不是你等理解的意思,这里不是教学生,是论坛,点你懂得了就行了,懂不了自己去理解吧!我在十六岁时就知道阳的化分出阳中之阳和阳中之阴,阴的化分出阴中之阴和阴中之阳了,还不知道能否化分出“三”?也不想和你们浪费口水了,没意思。
52
发表于 2007-6-3 05:14:56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也有错!谁来解释“其生五,其气三”?

回丁和先生:
    1、我将地外星体与地球比较,目的是强调地球独有而其他星球不具备的特殊自然条件。“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正是地球的特殊条件,这一点,我们观点一致。
    2、“有人才有道德”,言外之意是没人即没有道德。对此,我不能苟同,您把道德狭隘化了。首先什么是道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我想以太阳系为例进行说明,可能会形象一些。太阳系中,九大行星都在自旋的同时围绕太阳运转,都接受太阳的光热能量,因此,九大行星都有周期性的明暗和寒热的变化。不论自转或公转,都是圆周运动。对这一宇宙运动方式,现代科学叫做“涡旋”,在中国古代,《老子》称之为“道”,《太始天元册》称之为五运,可能更早,但首见于《易·系辞》,则画为河图。老子说道是“天地之母”,《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内经》说:“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可见,古人对自然之道的重视程度。什么是德呢?《内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则生(动词)物为德,德是道的无私品质。道德是天地的运动法则,人是天地所生,故道德亦是人的生命运动以及人的思维、行为必须遵从的准则。只是由于后来孔子的衍义、强化,反倒使人们忘记了道德的天地自然属性。这便是你局限的认为“没有人就没有道德”的认识根源。
3、您还有一些观念不十分准确,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指出了。
53
发表于 2007-6-3 06:16:09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也有错!谁来解释“其生五,其气三”?

有问题??????????
54
发表于 2007-6-3 07:26:54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也有错!谁来解释“其生五,其气三”?

[这个贴子最后由丁和在 2007/06/03 07:30am 第 1 次编辑]

高儒贵 先生说:道德是天地的运动法则,人是天地所生,故道德亦是人的生命运动以及人的思维、行为必须遵从的准则。您还有一些观念不十分准确,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指出了。
由先生此句“故道德亦是人的生命运动以及人的思维、行为必须遵从的准则。”所想到的怀疑,不说也罢。只是原本讨论医理,却变成道德观认识评判?
05/25 05:48am丁和说 “道”也罢,“五行”也罢,只是客体与形态,如果没有“人”这个主体,也就无所为“道”与“行”,所以论医理,必须先明其中主体。《生气通天论》的主体是“气”。“故医家先哲云,五行以气不以质”。
再傻冒一句,如果当初没有老子,只怕也没有《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对自然规律及人性的解读,对我的感觉,就是老子的无为之治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可能识浅。也可能语言不周,原意只是说任何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都有一个核心主体,是论述的目标,如果脱离了目标,论述就变得毫无意义。
《生气通天论》的主体是“气”。或者说〈内经〉的主体也是“气”,是说与气生化、运行相关的体内外物质、因素、体内器官,气的运行通道,气的成败功过!
55
发表于 2007-8-4 22:54:45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也有错!谁来解释“其生五,其气三”?

下面引用由asdlkj2007/05/28 11:46pm 发表的内容:
狭义概念、五藏对应关系如肝与肺、心与肾。脾;为至阴主转化物质即运也。无对应关系。物质贮藏产生变化是由对应关系而发生故称其生五。上下左右十二节分为三阴三阳主升降出入产生形成新物质合而成形故称其气三。 ...
如果再加四时有别规律则较完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2 23:06 , Processed in 0.08581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