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药衰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2-12 23:42: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药衰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19楼以一个病例否定大方的临床应用价值,有以偏慨全之弊,恐怕没有什么说服力吧!以笔者的中下水准,用大方常30味以上,其中祛邪之药不足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以上皆为扶正改善患者体质之味;一张处方一味不改地服了50剂(100天时间),把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肾盂肾炎完全治愈了,时间已过了近2年,没见原患者有什么不适,反而能下地干重活,还请19楼高抬贵手一下!
22
发表于 2008-2-13 08:4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药衰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呵  呵  说过啦 “其实凡资深专家皆有自己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历”。`
先生用大方,是先生的医术与医理有不谋而合之处,不能片面认为大方效果必定大。
首先“50剂(100天时间)”,剂量已减半,其次腰椎间盘突出、肾盂肾炎该是阳强之象?腰椎间筋脉长期痉孪紧张、萎缩,导致椎间盘存在空间不足而突出?您的方中补血养阴药应该不少?
似乎听到这么一说,阳证好治,阴证难治?
所以个人认为,您们专家的经验极其宝贵,从成功的失败的典型案例中,综合整理,归纳出符合经典理论的总结。是当务之急,
要只争朝夕,而不该执一己之偏,互相争论、或诋毁?
这只是作为饱受病痛苦楚后的一厢情愿。
23
发表于 2008-2-13 20:4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药衰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笔者绝不是“专家”,仅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学习者,用大方的经历首先是靠自己亲尝大方中药汤剂的药性而得出用药经验的;至于临床用大方的理论总结,2004年薛振声老先生所著(十年一剑全息汤)一书的出版,已经作了开创性的初步总结;因为在此之前已有用大方的经历,所以笔者对全息汤深信不疑,但笔者经常突破上述一书的用药经验,有自己的见解(如:养阴药与补阳药并用,寒温药也常并用,只是用药量比例随具体病情有所变化;健脾之药每方必用),把全息汤作了扩充;至于一剂500克、600克中药的服法,分2~3日服完,患者并无不良反应。所以,笔者坚信大方有大方的独到作用,关键在于临床如何具体灵活运用;至于笔者个人的经验要作理论升华工作,非短期所能成就;还得博览群书,详尽考据,谨慎实践,积累起大量的临床资料,才有资本动笔写作,这是常理,人之常情!
24
发表于 2008-2-15 07:34: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药衰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春节假期已过,时间紧张,回复见迟,请原谅。
先生的经验有独到之处。
然有人说,如果说中医是科学的,就必须具备可重复性。个人认为,具备可重复性的应该是理论,具体经过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而且坚信中医的科学性是任何现代医学所不及。
故想请先生帮助验证:在饮欲特别好的病人之中,尤其是有的饥不可耐的那种病人,不知先生注意过没有,(一般医生是忽略的),在您的处方原则下,能够持续5、60帖大方而治愈吗?谢谢1
25
发表于 2008-2-15 18:45: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药衰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在饮欲特别好的病人之中,尤其是有的饥不可耐的那种病人,......”
24楼所述的上述病状,郭子光等主编的(中医奇证新编)一书“内科疾病”十三、饮食异常证,十四、异食证两节之中有若干医案,请24楼一阅(因文字太多,没时间上输网上,希鉴谅);另外,有否作消渴(糖尿病)排查?固陋寡闻,仅作交流,见笑了。
26
发表于 2008-2-15 19:45: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药衰败的罪魁祸首是谁?

“另外,有否作消渴(糖尿病)……”
非常羡慕象先生等的学识,能读书真好。
其实只是以前有过此症,所有医生的治疗不能持续,检查没有明显指标。
见先生说,“健脾之药每方必用”,有同感,人体原有气血是用药的基础之一,而每日饮食是气血持续不衰的本原,但目前常用健脾之药,虽有补阴补阳两途,大多在精、气,而未见及神之味。特别容易饥饿,似乎与脾胃真阴亏损有关,虚火上潮。
脾胃真阴亏损难以用药,水谷气不能持续,连续大方药,身体透支,病态有转坏的可能,而不同的年龄,症状各异。这是自我推理,想求证与先生,请勿推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19:51 , Processed in 0.1084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