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医是中医的分支 希波,歧伯与伊本西那
下面引用由阜新汪海升在 2008/09/07 00:06pm 发表的内容:
zhhj 先生你好
朱兵先生的文章没有看到,但是仅凭歧伯和希波克拉发音相近就说是一个人是不足为凭的。而且《黄帝内经》要比《希波克拉底文集》完成书约200年。《黄》、《希》两书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如果有说《黄 ... 我可以说没有读多少《希波克拉底文集》,因为我在cnki上搜索,发现西医们写的关于他的文章也微乎其微,还远远不如赵洪钧老师
我上面不仅仅是“凭歧伯和希波克拉发音相近”,还凭了内容的近似,
您看您的逻辑,随随便便,就把我的证据忽略了
现在这个年代,不同出版社对同一本国外畅销书的翻译都可能有若干词汇的翻译差别
台湾和大陆对同样的英语词汇都有许多不同译法
赵洪钧翻译的时候
并没有准备向中医古文借鉴词汇
所以,出现您说的目录问题是正常的
还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与古玛雅医学和古印度奥义书的医学内容非常接近
您也不知道
我前几天劝某位老师读读近20年来国内外对《山海经》的研究
也许适合您
“但如果有说《黄帝内经》是参考了《希波克拉底文集》”
这是我“至少《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是对大致相同的古文献做的不同版本的选编。”可以引申并接受的。
“我不知道有那个中国学者说过这样的话,但是这话是荒谬的是无疑问的, ”
作为学者就需要多看看资料再发表意见,
“按照这个逻辑说 埃及人创造了中国文明也没什么不可以啊。”
--这个看法,从20世纪至少30年代开始就有了
好像被称为中国文化西来说,
“类似的说法除可以满足部分中国人的民族虚荣心外,对中医的振兴,民族的振兴毫无益处。”
有的人当然是虚荣,我不是
而且对待虚荣的同胞,我主张以补为主,而不是苦寒直折
您认为振兴中医,不需要比较医学的研究吗?
不需要对医学源流梳理梳理吗?
"武汉xxxx学院的老师xxx,通过英汉双语同源对译,我发现英语包括德法语在内的外语是中国古汉语的方言.如果<史记>记载没有错的话,埃及金字塔是中国人的老祖宗主导修建的.连我也不相信这会是真的。”
您初看这个,条件反射似的看法多半认为他在瞎说
我给您下面的证据
:;“《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本书列举了713个有对应关系的字词,319组对应的同族词,47个有对应关系的基本词汇,62组有对应关系的同音词,以及一些构词成分的对应,证明上古汉语和古代印欧语之间存在着许多有对应关系的词汇,存在着有规律的语音对应,甚至存在着相似的形态因素。
有学者通过比较汉语与英语等印欧语系语言的原始词汇的发音异同,提出了汉-印欧语同源的理论,将汉语归为汉-印欧语系的一种。
关于此问题可参考谈济民的《汉英词汇的近源探秘》以及周及徐的《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等著作。 ”
安徽师范大学的某教授,可以用广西方言翻译《梨俱吠陀》……
您又将如何判断呢?
还有很关键的
伊本西那 的东西实际上比《黄帝内经》的更具震撼力
也是大家一直回避,视而不见的
您也谈谈
您可以发现,我的民族自豪感是证据比较多的
而且我是在下功夫寻找 的
中华振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