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4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之中医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5 22:2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    中医临床疗效特好,经历了数千年风霜雨雪才传承下来。作为一个中医人,首先必须弄明白:什么是中医?中药为什么能治病? 为什么要辨证论治?
    中医是研究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理、病理规律以及力图保持生命活动维持在生理健康状态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中医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学科两大部分。
    生命在于运动。阳光、空气、水和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元素。物质运动必需消耗能量。生命运动也要消耗能量。表面上人类是从食物中摄取能源,但实际上人类生存能源均来自于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就是指万物在太阳照射时吸取太阳能后才茁壮成长。所以万物生长能源都来自于摄取阳光中的热量。生命起源于太阳能。
    在自然条件下,人类最初利用了自然物质,摄取了太阳能作为生命动力,才形成了生命运动,所以说研究人的生命运动其实质就是研究生命物质运动和生命能量关系问题。生命物质运动能否保持平衡,起决定作用的是太阳能。那么古人是如何研究生命能量的呢?
    中国古代圣贤最早就是以阳光照射万物来研究生命运动的。万物在自然阳光照射条件下,均会产生各自的阴影。但即使是同一类物质,在同一时间,因物体本身个体大小的不同,其产生阴影的大小就会不一样。因此,只要测定阴影大小就能估计该物个体所吸收利用的能量的多少。这种“因阳成阴,以阴测阳”的估测生命能量吸收利用的推理过程就是中医的阴阳。所以中医的阴阳的核心实质就是现代人共知的太阳能。
    研究和理解中医的阴阳,就要了解最初生命起源,首先要考虑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元素,结合现代的物理、化学、生物基本知识去从最天然的条件着手。古人是以“因阳成阴,以阴测阳”推理衍化中医的阴阳规律的,从上可知,阴阳形成具备天然条件:天(日)、人、地。没有阳光,人(物、地)就不能形成阴影-——无阳就无阴,孤阴不立;没有人(物、地)就是有阳光也不能形成阴影-——孤阳不存,无阴也无阳;所以阴阳互根,互为因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日落夜临,出现阳消阴长;暮消日出,出现阴消阳长;其间经历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过程。于是古圣人总结创造了阴阳学说,并衍化了阴阳概念。
    阴阳学说亦称阴阳论:阴阳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制约,又互相消长,互根互用,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 “阴平阳秘”,阴阳之间又存在着“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以及由于自然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由量变到质变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关系。
   衍化后的阴和阳的概念:凡是表示阳光、光明的、明亮、温热的、运动的、外向的、主动积极的、上升的为“阳”,用符号“——”表示;而表示阴影、暗淡、晦暗、寒冷、静止、内守、下降的都属“阴”,用符号“――”表示。其空缺的地方就是指“阴影”。这就是《易经》中的阴阳符号所表达的内容。
    由此很多人难理解的阴阳理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论》)。令人豁然而解,并佩叹中医的阴阳论精辟高深,经久不衰!——这不是近代关于“物质运动是绝对的,物质运动需要消耗能量,物质与能量来源及转换定律”简单问题吗?

   “阳化气,阴成形”——是指人体吸取太阳能变化形成经气循环于人体经络系统,利用自然物质形成了有形人体,这才形成了真正的人。人体经络系统的六经及奇经八脉等经络就是根据太阳照射到人体不同部位,太阳能被人体吸收多少来划分命名的。(详见《阳光式新中医理论之一》中的阳光下经络命名。)——经气就是人类生命形成最初循环于人体经络系统中由太阳能转化来的生命能量。生命形成以后,人类依赖空气、水和食物维持生命,生命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内含太阳能的转化能。随着人类进化,烹饪技术不断改进,电灯的发明,居住条件的改善,逐渐使人类远离了自然,阳光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因而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太阳能对人类的重要,因为现代科技仍无法发现和捕捉到经络的影子,所以至今只有很少人理解和承认中医的经络和经气,。

    生命物质运动和生命能量关系平衡问题——阴阳平衡问题,生命物质运动所需要一定的能量,是通过人体经络中经气来供应的,数量大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而以不多不少为最好。大了少了是阴阳失衡;大了是阳偏盛——阳盛阴虚;少了是阴偏盛——阴盛阳虚。不多不少——阴平阳秘,阴阳平衡。
    天然的中草药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它们本身蕴含着从阳光中吸收、转化来的生命能量。当人体生命物质运动和生命能量失去平衡时,我们的祖先就把草药中的生命能量来中和,使人生命物质运动和生命能量关系保持不多不少——阴平阳秘,阴阳平衡。因而中医治病实际上是把中医药当作一种人体生命物质运动中生命能量平衡杠杆。杠杆所起的能量平衡作用,就是调整阴阳.
    天然的中草药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其从阳光中吸收、转化来的生命能量多少不同,因而表现寒、热、温、凉的性质及辛、甘、酸、苦、咸四气五味各不相同,所以其入人体经络也不相同。因而中医治病一定要辨证用药。正如
《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所说: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8-8-15 22:5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之中医观

中药能治病,是因为有能治疗疾病所需的化学元素;并非所有的病都要辩阴阳,你扭伤了脚脖子,要先辩阴阳吗。
3
发表于 2008-8-16 01:17: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之中医观

楼主写得不错啊!
4
发表于 2008-8-16 05:5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之中医观

     楼主的想法虽好,但没有具体的可以操作指导实践的内容,就不会有运用的价值。
5
发表于 2008-8-16 07:0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之中医观

[这个贴子最后由炎黄子孙在 2008/08/16 07:24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常娥2008/08/15 10:24pm 发表的内容:
(水印部分不能引用)


顶楼主,说得好!
内经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认识了天,就能认识地,就能认识天地物质运动阴阳,那么然后就能认识生命运动阴阳与属性。
一个健康的生命,就是一个阴阳和谐的生物运动,阴阳失调,人必有病,
所以,认识天地阴阳,认识生命阴阳,那么然后再认识中药的生物阴阳,再进行调和治病,这才是正宗的中医之道!
6
发表于 2008-8-16 09:43: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之中医观

下面引用由常娥2008/08/15 10:24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临床疗效特好,经历了数千年风霜雨雪才传承下来。作为一个中医人,首先必须弄明白:什么是中医?中药为什么能治病? 为什么要辨证论治?
    中医是研究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理、病理规律以及力图保持生命活 ...

    一、为什么说生命在于运动?怎么运动?
    因为气在运动,天人合一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人与天要同步运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二、生命起源于太阳能吗?
    如果认为有了太阳能就有了生命,那就错了。生命不是起源于太阳能,而是起源于太阳于地球等天体的相对运动,起源于气的如环无端的昼夜的交替变化与四时的交替变化。如果认为生命起源于太阳能,那么,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在地球以外的其它星球上找到或发现有生命现象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解释。
    三、中医的阴阳的核心实质就是现代人共知的太阳能吗?
    中医的阴阳的核心实质不是现代人共知的太阳能,而是现代人共知的如环无端的昼夜的交替变化与四时的交替变化的苍天之气,是气的变化产生了阴阳。用太阳能来理解中医的气是不全面的,用太阳能来取代中医的气则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
    四、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吗?
    阴阳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协调,就是和谐,既不存在对立,也无所谓平衡。将“阴平阳秘”理解为阴阳的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是错误的。至于“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则是阴阳协调、和谐的具体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说的“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实际就是这个意思。
    正在学习交流中,欢迎批评指导,谢谢。
7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20:2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之中医观

生命运动是由生命物质和生命能量共同组成的。生命起源于太阳能,是指太阳能提供生命物质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没有能量,物质不会无缘无故开始运动。太阳能也只有通过生命运动才表现出来。所以也可以说生命物质运动与太阳能的关系就是中医的阴阳。阴成形——指有形的生命物质组成了人体,阳化气——指无形的太阳能以气态形式存在于人体内。因而生命物质和太阳能关系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缺一不可;能量数量改变最终导致物质运动形式的变化,出现的质变。这就是中医阴阳的唯物辩证关系。
8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20:36: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之中医观

中医治病不讲元素,只讲阴阳。

-=-=-=-=- 以下内容由 常娥2008年08月20日 08:45pm 时添加 -=-=-=-=-
回“中药能治病,是因为有能治疗疾病所需的化学元素;并非所有的病都要辩阴阳,你扭伤了脚脖子,要先辩阴阳吗。”扭伤了脚脖子,是先祖中医早已先辩阴阳,
你没辩阴阳而直接用药,你这是延用了别人的经验。
9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20:5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之中医观

回“ 楼主的想法虽好,但没有具体的可以操作指导实践的内容,就不会有运用的价值。”不知中医源原,只知按图索驹式治病,这才是中医人的悲哀!也是中医被人怀疑不科学的原因。中医人大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 07:45 , Processed in 0.0525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