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全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7:12:03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模型中医学》大论坛五
                       模型论的生命观
模型中医学,历史性地用哲学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研究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结构单元。思维模型,让研究具有透视深度与思辨力量;数学模型,让研究具有精确可靠与操作有据。
从哲学思维模型、数学模型,我们开发了三大研究领域:模型中医学、模型生物学、中医健康设计学。在此简单介绍前二者!
----------------
(一)模型中医学

从统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的双重角度,研究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历史演变规律。尤其用准确的数学模型,论证了中医必然的演化路径与科学价值。这是中医史上的第一次。例如,如果不从数学的高度,你解释不了三才、五行的“一体两制”。也理解不了,为什么经络是三阴三阳。也理解不了,为什么中医在眼睛上炮制出了所谓的“五轮学说”。三才、五行,只有纳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研究,才能明确其含义。模型中医学研究方向:
1.中医理论演化模型统一论
(1)中医理论统一哲学思维提取
(2)中医理论思维模型数学模型化
(3)中医理论数学模型公式化研究
(4)中医理论模型统一论
2.中医诊断学演化模型统一论
(1)中医诊断学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研究
(2)中医诊断学多元部位的统一性研究
(3)中医诊断学泛元诊断模型统一性研究
3. 中医辨证模型统一论
(1)多维辨证模型统一思维研究
(2)多维辨证要素的数学模型研究
(3)病、证、症统一性研究
(4)辨证模型统一性研究
4. 中医治疗学演化模型统一论
   (1)方药治疗学上的思维模型统一性研究
   (2)中药性味上的演化模型统一性研究
   (3)中医治疗学上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统一性研究
5. 针灸学演化模型统一论
  (1)经络体系演化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的统一性研究
  (2)穴位演化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的统一性研究
  (3)取穴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的统一性研究
  (4)针灸学演化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的统一性研究
(二)模型生物学
所谓模型生物学,就是从统一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研究生物演化的共同规律的一边缘科学。揭示出任何相对独立的生命结构单元,如张颖清教授的“全息元”或“全息胚”,都具有统一的数学模型公式表达。从而升华了全息论理论。让相似学意义的全息论,上升为精确的数学介入研究的模型论。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花瓣、花萼、雄蕊、雌蕊、叶脉、花脉;动物的脏腑、骨骼、四肢骨、五官、趾骨、指骨、牙齿,等每一相对独立的生命演化单元或演化群落,本质上数学模型统一、数学公式统一。
从而揭示出这样一个重大发现:
每一生命的个体,都在按着相同的数学模型,重演着生命母体曾经历过的数学模型。只是由于进化的原因,使这一规律,被许多假象所掩盖。如植物在纵向、横向轴上,演化数学模型高度统一。或者换句话说,生物器官,按照数学模型的解值规定,有规律地递变着,象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作着。这就是万有时空位奇数演化律数学分式:S=2m+1。
模型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从传统的宏观器官形态层次,跃进到微观的基因层次。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的两大定律,它们的基因配子的排列,都完全高度符合时空位奇数演化原则。说明,器官的演化与基因的演化,宏观的演化与微观的演化,数学规律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统一性。这就为生命演化总规律的寻找,提供了数学模型支持。模型生物学研究方向:
1. 脏腑演化模型统一论
(1)脏腑结构学界定
(2)脏腑命名原则
(3)腑脏演化思维模型、数学模型提取
(4)脏腑演化与时空位数学分布
(5)脏、腑、官、窍演化模型统一性研究
2.骨骼演化数学模型统一论
(1)同源骨骼界定研究
(2)同源骨骼演化的哲学思路
(3)同源骨骼演化的数学模型表达
(4)同源骨骼演化的统一数学公式推导
(5)同源骨骼演化定律
3.人体器官演化数学模型统一论
(1)器官的界定研究
(2)内源性器官、外源性器官、同源性器官研究
(3)器官演化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公式推导
(4)器官与胚演化比较研究
(5)器官演化定律
4. 植物演化数学模型统一论
(1)植物器官演化递变律
(2)植物器官纵向演化数学模式研究
(3)植物器官横向演化数学模型研究
(4)植物横向、纵向演化数学模型统一性研究
(5)植物器官演化定律
5.基因演化数学模型统一论
(1)孟德尔两大定律基因层次上的统一性研究
(2)现代基因研究中的数学模型提取研究
(3)基因演化统一的数学模型表达
(4)基因演化定律
(三)模型与原型
许多朋友总是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研究原型,而是研究模型?这个物质世界,是模型具有说服力,还是原型具有说服力?
我的回答:问得很好!
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原汁原味,是真实可靠的宇宙“原型”。由于演化或进化的原因, 原型宇宙千姿百态,差别很大。从外在原型的形态学上,确实找不到统一的本质诉求。也就是说,如果究于原型,在原型上找宇宙的统一,也许我们连植物的一片叶子也难以统一。
???
因为叶子太多情善变了,太奇形怪状了,太无法无天了。所以,人类聪明地认为,原型背后的模型宇宙,才是便于研究的载体。如宇宙千变万化的背后,统一于有限的几十种元素。杂乱的宇宙,在五大自然力中找到了统一。多样的生物世界,让达尔文读出了生命同源演化的模型思维。生物淋淋总总,却让中国的张颖清找到了“生物全息论”。潜含不露的生物杂交,让孟德尔发现了统一的配子分布规律的模型表达。
总之,抛开原型研究模型,是人类最聪明的表现。因为模型,可以抛开复杂的物质世界的真实差别,高度凝炼出思维的模型、思想的模型、抽象的语言或数学符号。
正如莱布尼兹,从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是,抽象出0、1,作为计算机语言的数学模型,进而创造了二进制数学模型。
同样,我们提出的模型论,同样将物质世界抽象出与中医哲学思维相对应着的数学模型表达,如太极之1,阴阳之2,三才之3,五行之5,等。并将这种数学模型,推导出万有时空位演化公式:S=2m+1。
仅以五行之“5”为数学模型。在眼睛上表达为原型为球状的“五轮学说”;在舌体上对应着原型为椭圆状的五脏分布;在手指上表达为五指;在感觉上表达为五官。所以,外在的形态,即原型,是高度不相同的,可以有球状,有面状,有条状,有扇状,没法统一。所以,我们作不到在原型上找到器官的统一。只能抛开原型的真实,在器官背后,找到统一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正如根、茎、叶、花、果,外在原型确实没有统一的可能,但抛弃原型的真实,我们却在这些不同器官背后,找到了它们共同的数学模型表达。这才是植物统一的重大发现:生物统一的数学模型演化规律。
庄子说“统天下一气耳”。就是从外在宇宙原型的背后,读出了宇宙的统一性:同源“气”演化。中国古人强调“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就是说,有智慧的人,观察到了宇宙统一的模型“雷同”规律;愚昧的人只究缠于事物真实的原形之“差异”。
毕竟,“原型”掩盖下的“模型”,才能洞察宇宙之深奥。这里的模型,特指思维模型、数学模型。正如地球三层“地核、地幔、地壳”,与鸡蛋三层“蛋黄、蛋白、蛋壳”,在原型上没有可比性,但在数学模型上,均可抽象出统一的“3”壳层。
42
发表于 2009-11-8 18:09:16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还有杂交中医,转基因中医,纳米中医,宇宙弦中医............
43
发表于 2009-11-8 23:15:52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下面引用由客串客串2009/11/08 06:09pm 发表的内容:
还有杂交中医,转基因中医,纳米中医,宇宙弦中医............
支持!尤其纳米中医,弦中医,一听就喜欢!

-=-=-=-=- 以下内容由 辨态论治2009年11月08日 11:16pm 时添加 -=-=-=-=-
中医理论本来就是其大无外,其细无内。所以,它只说了网,并没定死网孔大小,所以,就有了无穷发挥余地!
44
发表于 2009-11-9 06:48:14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王全年先生醉心于中医模型的研究,究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和突破口。中医看似抽象,杂乱,其实内中必有固定不移的联系和规律。就看谁能挖掘和总结出这一奥秘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究竟谁能揭示出中医药内中的联系和规律,建立一个中医药的门捷列夫周期表,鹿死谁手?且看后面分解吧!
45
发表于 2009-11-10 10:46:12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下面引用由caoxibai2009/11/09 06:48am 发表的内容:
    王全年先生醉心于中医模型的研究,究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和突破口。中医看似抽象,杂乱,其实内中必有固定不移的联系和规律。就看谁能挖掘和总结出这一奥秘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 ...
---------------
模型思维,是中医的思维本质:将繁(烦)就简 ,非常了不起。我没有发明什么,只是参透了中医理论的本质所指—————从复杂、生动的宇宙万物中,抽象出了统一用的符号————各类模型。这个模型首先界定于哲学思维,然后再用各种模型来承载其实!如语言符号,数学模型!等等!如果没有五行模型,哪个天才的人会发现眼睛的“五轮”学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21:55 , Processed in 0.09506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