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看卢崇汉的扶阳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3 18: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  卢崇汉先生乃“当代火神派”的代表人物,在《扶阳讲记》中力倡扶阳。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卢氏对此自诩甚高,自称是得于郑钦安并高于郑钦安的创新之举。吾颇不以为然。
     纵观仲景之后历代医家之学术观点,多为昌明一法,原不该求全责备。但卢崇汉理论有偏、影响巨大;影响巨大则学者必多,理论有偏则误人更广。为防谬种流传,故吾不得不再辩之。
   “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吾逐条析之。
    前句 “病在阴者、扶阳抑阴”是常规,不存在问题。
    后句 “病在阳者、用阳化阴”。不能说错,但至少是不全面的。火神派认为“没有真正的阴虚”、“阴虚的本质仍是阳的不足”等,并据此而用大剂姜桂附治之,颇值得商榷。中医常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说明医理,如喻阳气为太阳,我们就沿用这种方法进一步分析。太阳是阳气,则水为阴精,在阴天无日之时,由于水分没有太阳的蒸腾气化,所以水虽足而禾苗也不能生长,这在人体即是状若阴虚实则阳虚的现象,治疗上需要用阳化阴。但如果烈日炎炎、数月无雨、大地龟裂、禾苗枯萎,这时禾苗是需要一场及时雨呢,还是继续增加高温呢?答案不言而喻。这在人体就是真正的阴虚,如果仍拘泥于用阳化阴,继续用姜桂附焚津耗液,后果不堪设想。
    吾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南方多梅雨多阴天,故太阳之气化作用尤显重要;而北方近年连续干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10米以上,很多村民连饮水都成了问题,若再持续高温,民何以堪?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天人一理。于自然现象如此理,于人、于病又何尝不是如此啊!!!
    所以并非没有真正的阴虚,阴虚的本质也并非阳的不足,用阳化阴是治疗状若阴虚、实则阳虚的方法,用治真阴虚则谬。
    另有些医家用滋阴法治疗阴虚不效时,往往伍入少量桂附,是阴阳互生之法,亦并非是单用阳药的用阳化阴之意。

                                  杏李园主人  李寅。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9-3-13 19:5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我看卢崇汉的扶阳观

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潤禾苗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3 07:09 , Processed in 0.0519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