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有方可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7 02: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sandra99在 2006/06/07 02:08am 第 1 次编辑]

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有方可治
  
本报讯(驻地记者 秦嗣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教授等开展了系统研究,探索了门静脉癌栓(PVTT)形成机制,并用于指导PVTT的临床防治,提高了患者生存率。该“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机制及防治研究”项目已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
  
  PVTT是肝癌转移复发的高危因素。该项目着重针对PVTT形成中肝癌细胞侵袭的门脉趋化性、凝血机制改变、肿瘤血管生成、机体蛋白整体性改变等环节,发现PVTT形成机制主要是:①门管区趋化因子及受体诱导肝癌细胞向门静脉定向迁移;②PVTT患者瘤内肝动脉-门静脉瘘形成,使门静脉从肿瘤供应血管之一变为出瘤血管;③活化血小板及其黏附分子对肝癌细胞的捕获和黏附作用增强;④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血管生成因子诱导PVTT内新生血管形成。
  
  结合基础研究和临床回顾性分析、临床分组对照研究成果,研究者开展了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147例),发现切除肿瘤和PVTT后进行门静脉插管(PVI)化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防止PVTT再形成。未化疗者术后平均生存7个月,而PVI化疗和PVI加肝动脉插管(HAI)化疗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4个月和17个月。化疗方式中持续灌注化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团注化疗,平均生存时间可由13个月延长到19个月。据此,探索出PVTT临床治疗优化模式,即肝癌和PVTT切除、术后门静脉持续肝素冲洗及门静脉36小时持续化疗,明显提高了对PVTT患者的疗效,使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达79.3%、38.9%、26.8%,对改善肝癌总体预后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临床应用前景广阔。(责任编辑 张小边)
  
  
更多精釆请看
  
看一下,百病全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9:21 , Processed in 0.0545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