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termark]冠脉康动物试验过程与试验数据分析
试验背景: 从1993年3月开始使用冠脉康,到2003年、使用2000多人。超过90%的患者使用后10---15天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超过80%的患者以后不再使用药物症状不再出现;可以从事正常的生活劳动。----特别说明的是所有来我处的患者全部是在其他医院确诊为冠心病的。一般意义上单纯的症状缓解或者短时间内消失相对容易一些,只要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都可以做到;比如扩张血管或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一旦药物作用消失症状就会再次出现。而目前使用冠脉康的病人是已经平均10年没有使用药物,症状没有出现。巧合与偶然性不存在,达到这种水平唯一的解释是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的斑块已经减退或者消失,血管恢复正常!由于经济条件因素,病人没有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经济能力、更没有经济能力对冠状动脉做血管内超声检查;所以我们一直无法拿出国际医学界认可的证据证明冠脉康可以使已经异常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的证据。根据冠状动脉软斑块与钙化变化同步的观点,2002年6月份在商丘中心医院利用当时我们这个地区最先进的双层CT对患者使用冠心康15天前后的冠状动脉钙化检查比较发现钙化密度明显降低。由于该院没有三维立体软件,2003年我建议病人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利用4层CT检查。当时心内科吴建东主任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找到我,他同样认为只有血管恢复正常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无法说服医学界以前应当首先说服自己,自己看看是否真的可以使冠脉恢复正常。因此我们决定作试验观察血管变化情况,这完全是一个说服自己的实验,所以整个实验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试验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试验责任:吴建东主任
使用药物:冠脉康、来适可[诺华生产他汀类]
动物饲养单位:徐州医学院动物试验中心
试验动物:日本大耳白兔
动物数量:2003年12月24日70只,2004年2月24日20只
动物来源:徐州医学院动物试验中心提供
血液生化报告: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病理报告:徐州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试验开始时间:2003年12月24日
试验结束时间:2004年6月15日
试验计划:八周造模期,目的是通过高脂食物的饲养使动物的正常血液改变为高胆固醇血液,并且使冠脉内壁出现软斑块。造模结束解剖10只。
八周试验分组前期,目的是对造模结束以后的动物分组使用不同的药物观察血液与血管以及心、肝、肾、肺的影响。分组每组20只,一组为空白组,一组使用来适可,一组使用冠脉康。前期结束各解剖6只。
八周试验分组后期,重复分组前期的检查。试验结束全部解剖。
最后得出试验结论。
试验饲料:玉米 33千克
大豆粕 10千克
干鱼 5千克
小麦粉 20千克
骨粉 1千克
草粉 30千克
猪油 10千克
胆固醇、蛋黄粉 2千克
说明:应当加入1千克食盐,考虑到干鱼中有就没有添加。
试验情况:
A:2003年12月24日引进试验动物70只
B:2003年12月28日开始造模,因为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猪油与胆固醇,试验动物不适应出现拉稀;至2004年2月27日死亡28只,剩余42只。在2月20日的时候就考虑到分组的时候如果分三组统计学意义不大,因此2月24日不得不引进20只作为空白组对照使用。
由于死亡严重造模结束后应当解剖,不得已改为对分组前死亡的解剖。
C:2004年2月28日存活的42只分为两组,一组21只使用来适可,一组21只使用冠脉康。
冠脉康是液体第一周灌胃死亡3只,为了不再因为人为因素死亡改为直接加入饲料中;方法是:首先按照饲料配好做成颗粒饲料,分出一部分加入冠脉康,然后再做成颗粒饲料。用量30斤饲料加入6*250ml冠脉康,18只兔子4天左右食用。冠脉康平均使用药物量20---21ml/天/只。兔子体重平均3千克,平均6-7ml/天/千克----人体使用量的6---7倍。
来适可使用量:40mg/粒*2粒/21只,平均大约4mg/天/只----成人用量的2倍。
到4月28日为止,来适可组死亡15只,仅剩余6只。
冠脉康组死亡4只[含灌胃死亡3只],剩余17只。
5月1日仅仅活解冠脉康组6只,来适可组解剖只有参照4月20日---5月1日死亡解剖比较。
***同时解剖2月24日引进的空白组在5月1日前死亡的3只作为比较。
D:因为来适可组剩余6只统计学意义不大,5月8日决定终止试验。
由于试验人吴建东主任在解剖的时候已经发现冠脉康组冠脉血管内壁光滑,而空白组与来适可组冠脉血管内壁如同砂纸一样;已经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意义,向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领导请示分别在5月12日、18、19日对5只试验动物用血管内超声检查冠脉血管。
***虽然已经做病理切片,但这种方法看到的仅仅是血管的截面;不如内超声客观立体。
试验结论分析:
A,存活率分析
2003年12月24日引进试验动物70只,
2004年2月28日存活的42只分为两组,每组21只。
到4月28日为止,来适可组死亡15只,仅剩余6只。
冠脉康组死亡4只[含灌胃死亡3只],剩余17只。
5月1日仅仅活解冠脉康组6只,来适可组解剖只有参照4月20日---5月1日死亡解剖比较。
到5月19日为止,来适可组死亡19只,剩余2只。
冠脉康组死亡5只,剩余10只;活解6只。
造模期死亡率为:40%
冠脉康组死亡率:11%
来适可组死亡率:90.5%
就足以证明冠脉康组远远优于来适可组。
B,TCH\TG\LDL-C\HDL-C变化分析
造模前正常兔子的TCH为4mmol/L,
造模后兔子的TCH为26.83mmol/L,TG2.46,LDL-C22.56,HDL-C3.15.
分组后,
10天冠脉康组:TCH : 25.893mmol/L,
TG: [13.90---14.84]
LDL-C: [15.83---16.18]
HDL-C: [3.28----3.89]
20天冠脉康组: TCH: 23.32---23.76mmol/L
TG: 13.17---13.50mmol/L
LDL-C: 14.27---14.57mmol/L
HDL-C: 3.11----3.22mmol/L
40天 来适可组: TCH: 22.36----23.33mmol/L
TG: 2.00----2.11mmol/L
LDL-C: 19.27----20.15 mmol/L
HDL-C: 2.19----2.33mmol/L
50天冠脉康组: TCH 13.93----14.37mmol/L
TG: 0.44-----0.51mmol/L
LDL-C: 12.26----12.62 mmol/L
HDL-C: 1.44-----1.55mmol/L
50天来适可组: TCH 27.38----28.33mmol/L
TG: 0.88-----5.23mmol/L
LDL-C: 19.77-----23.52 mmol/L
HDL-C: 3.46----5.39mmol/L
80天冠脉康组: TCH 2.55----16.17mmol/L
TG: 0.29----1.69mmol/L
LDL-C: 2.22----12.62 mmol/L
HDL-C: 0.20-----1.54mmol/L
80天来适可组: TCH 26.87----27.59mmol/L
TG: 1.43---3.79mmol/L
LDL-C: 20.44---20.94 mmol/L
HDL-C: 5.29---5.94mmol/L
10天后冠脉康组:25.893mmol/L,
20天后冠脉康组:23.555mmol/L,
40天后来适可组:23.02mmol/L,
单纯的从总胆固醇的量分析,20天的冠脉康使用情况与40天来适可的情况相当;但是TG\LDL-C\HDL-C比例是不同的。
通过与分组时候各种数据比较,我们发现比较有意义的数据可以直观的说明冠脉康的药效。
对HDL-C具有缓慢的升高作用,比率不大。
显著降低LDL-C,并且将其转化成为TG;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试验出现过这种情况。
这为寻找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开辟一条新路,或者说这才是正确降低血脂的方法。
C:病理分析
试验还发现对肝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不论是AST\ALT\GGT\ALP各种指标均冠脉康合剂组均优于来适可组;由于试验动物是在大量进食脂肪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所有数据仍在进一步分析之中。
D:解剖分析
解剖所见
2004年2月28日造模结束以后
试验动物心脏血管肉眼可以看到大量斑点,占总面积的50%。
2004年5月1日
冠脉康组活体解剖,所见:内壁光滑,偶有斑点。占总面积的5%。
来适可组解剖已经死亡的,所见:粗糙,内壁同砂子。占总面积的45%。
2004年5月18---20日
冠脉康组活体解剖9只,所见:内壁光滑。占总面积的1%。
来适可组活体解剖2只,所见: 狭窄严重,内壁斑点已满。占总面积的85%。
冠脉康组血管情况由于来适可组,这与血液改变是一致的。进一步证明人体冠脉内的斑块可以逆转!
E:血管内超声检查
血管内超声检查与解剖所见一致,但缺乏与比较。
讨论:冠脉康合剂有效降低TCH\TG\LDL-C\HDL-C,并且可以使冠脉内的斑块减退。降低LDL-C的机制可能是:将LDL-C首先转化成TG,然后再排出斑块;具体机制需要多中心合作验证。
在试验动物仍然进食大量脂肪的情况下,冠脉康合剂仍然具有降低LDL-C75%的能力;人体正常使用的情况时,尽可能的减少总能量的摄入量情况下,冠脉康合剂完全可能将血脂恢复正常,目前降低LDL-C的任何一种药物很难达到冠脉康的效果。
在以下资料中他汀类降低LDL-C的数据也是在低脂肪进食模式得出的数据。
近二十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是当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药物。降脂疗效 他汀类药物能使LDL-C降低18%~55%,HDL-C升高5%~15%,TG降低7%~30%。当前认为,使用他汀类药物应使LDL-C至少降低30%~40%,要达到此幅度所需各他汀类药物剂量 (标准剂量)分别为阿托伐他汀10 mg/d、洛伐他汀40 mg/d、普伐他汀40 mg/d、辛伐他汀20~40 mg/d、氟伐他汀40~80 mg/d、瑞舒伐他汀5~10 mg/d。另外,国产中药血脂康胶囊含有多种天然他汀成分(主要是洛伐他汀,常用剂量为0.6 g,2次/天,可使LDL-C降低28.5%。
鸣谢:弗吉尼亚大学包叶青教授提供试验资金支持
[/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