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乃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中医药不叫“科学” 未尝不可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0-12 19:13:0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中医药不叫“科学” 未尝不可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10/11 10:16pm 发表的内容:
庸医师承出来的医生,仍然是庸医。因此,你就少出来害人吧哈。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11887&start=12&show=0&man=
和氏璧 :本人所说的民间中医就是指当前没有被国家肯定的,而懂得一定中医理论、临床的人。
仁海中西医 :懂得一定中医理论、临床的人是指懂得多少呢?
和氏璧 :问的好。这是个不定数,所以用“一定”来表到。
比如说你,懂得的就很少,而且联基本的大多都不懂。反过来说一定要懂得比你多很多的,才能得以胜任。但其中只要能认识到别人不能认识的,哪怕一点也可以拿来发挥。
仁海中西医 :请问先生,究竟要比本人多多少?请先生说出个标准,以便让欲成为“民间中医”的人们有个努力的方向,本人也还可重新学习吗。
和氏璧 :如果你真要问个确切的数,就可以从中医知识中一项一项的对比。
仁海中西医 :请先生一一道来,俺也好对比一下,究竟差在哪里,也能让想成为“民间中医”的人们有个信心。
和氏璧 :我早就说过,你就是没有脑袋与记忆。你不懂,我没有义务教你懂吗?
               那居然你说:“俺也好对比一下”那就不要后悔。
               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决定好了没有?
仁海中西医 :哈哈,今天的风儿有点大,小心别扇了先生的舌头喽。
和氏璧 :不论风多大,今天晚上就看你好如何上下?
               敢不敢?还是自己刚刚说过的话都不敢承认了?
               要不要比?就等你一个字。
仁海中西医 :顽石哪敢与国宝级的“和氏璧”相提并论呢?俺认输,行吧?
和氏璧 :
【仁海中西医:“请先生一一道来,俺也好对比一下,究竟差在哪里,也能让想成为“民间中医”的人们有个信心。”
仁海中西医:“哈哈,今天的风儿有点大,小心别扇了先生的舌头喽。”
仁海中西医 :顽石哪敢与国宝级的“和氏璧”相提并论呢?俺认输,行吧?】
这就是你这种对中医指手画脚人的瞬间言行。你这种行为也在增进民间中医的信心。
上面这些是昨天的对话。今天你又跑到这来说瞎话。你这种人也只有这种本事了,真可怜!
还取个“仁海中西医”网名,这个“仁”这是你最反相的对比。弄虚作假也就是你的本性特点之一。
22
发表于 2009-10-12 19:18:3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中医药不叫“科学” 未尝不可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10/11 10:16pm 发表的内容:
庸医师承出来的医生,仍然是庸医。因此,你就少出来害人吧哈。
我害得就是你这种肢解中医理论的假中医。看你再铁齿。
23
发表于 2009-10-12 19:41:0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中医药不叫“科学” 未尝不可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09/10/12 07:13pm 发表的内容: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11887&start=12&show=0&man=
仁海中西医 :顽石哪敢与国宝级的“和氏璧”相提并论呢?俺认输,行吧?】
哈哈,先生除了胡绞蛮緾一番,哪里还有点真东西呢?知先生不能为,而强让先生为之,这不是明摆着让先生出丑吗?哈哈,所以吗,还不如干脆让你歇歇喽。也免得象那五音不全的还乱哼哼,那哪里是唱歌呢,分明是在“嚎”吗。这“嚎”还不是噪音吗?这“噪音”哪里还让人有什么“美”的享受来着?
24
发表于 2009-10-12 19:49:5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中医药不叫“科学” 未尝不可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10/12 07:41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先生除了胡绞蛮緾一番,哪里还有点真东西呢?知先生不能为,而强让先生为之,这不是明摆着让先生出丑吗?哈哈,所以吗,还不如干脆让你歇歇喽。也免得象那五音不全的还乱哼哼,那哪里是唱歌呢,分明是在 ?..
你就是这种德性。现在就是验证你真假中西医的时刻。
为什么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呢?
仁海中西医阴阳大师,就请你用西医知识解释一下这一中医理论的现实生理机制,所有会员就将看你胡绞蛮緾一番。
25
发表于 2009-12-6 17:09:4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中医药不叫“科学” 未尝不可

中医是医道,难说科学。恍恍惚惚,像科学又不像科学。
《黄帝内径》曰:“黄帝坐名堂,召雷公问之曰:子知医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不能别,…… 帝曰:善!……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素问•著至教论篇第十五)。
   可见中医是道,是医道。
   何谓道?《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阴阳是中医的基础。“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何谓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二十五章)。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岐伯曰:针石,道也。……。”(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明确针灸也是道。“夫九针者,……,恍惚无穷,流于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化。”(灵枢•外揣第四十五)。《内径》还说:“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道无鬼神,独来独往。”(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可见,道之为物,是恍恍惚惚,恍惚中有像、有物。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道”字拆成两部分可为“首”和“辶”,首,即人的头脑,人的头脑随物、像的恍惚变化而走动,“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事物时刻在变化着,“至道而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恍惚之数,生于毫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医道也然,不是凝固不变,而是“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变化无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0:28 , Processed in 0.14996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