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李园主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求求您,别再神化中医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0-12 10:0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求求您,别再神化中医

“西医上的冰冻骨盆,不就是比喻而来的吗?”
整个盆腔呈硬块状,宛如被冰冻了一样,故称冰冻骨盆。
西医的冰冻骨盆只是形态的描述,或许冰冻代表死亡的意思?即必须切除?
因为西医没有阴阳理论,“冰冻”并不表示可以溶化。
而中医有阴阳理论,描述的性质,表示预告治疗方案。
[关于火的问题,人体之中,只有气具有运动性,运动产生摩擦,摩擦生热。病理性的热就是火。]
若肢体运动产生热,一般随气而走,不会郁结成火。
在黄芩条下有:热生之湿与湿生之热的区别,若血液运动产生热,应该属于“湿生之热”?
人体之中,真的有火;不属于运动生热,出于少阳。可以以药调之。
比如半夜发热,不属于运动生热,而属于生命之火的周期性运动受阻碍。。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9年10月12日 07:51pm 时添加 -=-=-=-=-
如果因为西医使用“冰冻骨盆”,
中医不从自我理论分析,只是从形态模仿西医使用同类形容词“坚冰积雪”,
未免有点邯郸学步?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9年10月13日 01:50pm 时添加 -=-=-=-=-
如果单从中医传统的角度,经脉受寒,笼统归纳为肾阳虚,并配套那些相关药物方剂,也未必就是不对;
但是在今日,既有西医解剖学,脏腑筋脉分部清晰,物理化学知识普及每一个大小学生,
如果不能把中医术语的意义与现代解剖学、物理学、化学贯通,学中医就很难理解。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21:53: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求求您,别再神化中医

呵呵,真是有趣,患者竟然出现了!
这是那位所谓的神医的一位患者刚在环球中医网给我发的短消息,如下:
我是个患者,看了你的帖子,想说两句,就那个脉诊的所谓神医,我去看过,至少我认为与文章中相差很远,我在他那里呆了很长时间,病人很少,写这边文章的是他的侄子,叫小雷,或许他以前看好过一些病人,但至少我没见过他如文章所说的那么神奇,或许他四十多岁,经常喝酒,误了技艺,这个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下过功夫,记忆力好,中医中的很多东西都能背下来,但现在记忆力--很差,过去的东西没办法考证,现在他只是一般的大夫,还有好几个人也是从网上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去看过,有病人也有大夫,大概病都不好治吧,大家最后都不相信他了。现在我终于想通了,不要再幻想了,现实一点,不要相信所谓的神医,还要靠自己,得了病去医院就行,阴阳能辨对,就慢慢调理吧,别再被人忽悠了。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21:58: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求求您,别再神化中医

中医论坛 » 短消息  
短消息
发送短消息 收件箱[0] 草稿箱 已发送 搜索短消息 导出短消息 忽略列表   标题 来自 时间
年轻的中医,病人为了试医,经常会那样,医生不得不硬着头皮而已.相信瞎猫碰到死 ...  adagei  2009-10-12 18:38
听说过这个事吗,是哪位神医  adagei  2009-10-12 18:32
  
我是个患者,看了你的帖子,想说两句,就那个脉诊的所谓神医,我去看过,至少我认为与文章中相差很远,我在他那里呆了很长时间,病人很少,写这边文章的是他的侄子,叫小雷,或许他以前看好过一些病人,但至少我没见过他如文章所说的那么神奇,或许他四十多岁,经常喝酒,误了技艺,这个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下过功夫,记忆力好,中医中的很多东西都能背下来,但现在记忆力--很差,过去的东西没办法考证,现在他只是一般的大夫,还有好几个人也是从网上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去看过,有病人也有大夫,大概病都不好治吧,大家最后都不相信他了。现在我终于想通了,不要再幻想了,现实一点,不要相信所谓的神医,还要靠自己,得了病去医院就行,阴阳能辨对,就慢慢调理吧,别再被人忽悠了。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22:13: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求求您,别再神化中医

事实胜于雄辩!!!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5
发表于 2009-10-13 08:16: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求求您,别再神化中医

回31楼
{在黄芩条下有:热生之湿与湿生之热的区别,若血液运动产生热,应该属于“湿生之热”?
人体之中,真的有火;不属于运动生热,出于少阳。可以以药调之。}
血液,津液的运行都是随着气的运行而运动,即使晚上睡着后,气、血、津液亦运动。
热生之湿,把血液、津液比作我们煮的稀饭,下面的火大了之后,稀饭会变的很稠,这个“稠”就相当于中医上的湿。
湿生之热,痰湿阻塞气机,气运不畅,局部郁而增多,“气有余便是火”,郁热形成。
36
发表于 2009-10-13 09:53: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求求您,别再神化中医

谢谢绿芸先生从行家的角度解释热生之湿与湿生之热的区别;

不过似乎感觉先生对于';气"的概念有所扩大,包含了“气”与“火”?有解释把“气"说成是功能。
先生说“热生之湿,把血液、津液比作我们煮的稀饭,下面的火大了之后,……”,这个火如何落实到具体物质呢?
在下增经久久思考:先说“气、血、津液”的实质,血,现代医学很明白,是各类血细胞与水谷饮食补充的混合物;
“气”,用先生的比喻,(本人也是这么想的)是下面的火像煮饭一样,蒸化血液而成,下面的火就在血液之外的血管乃至筋膜、肌肉之间,可以用运动生热来解释,但是人睡着之后就不存在运动生热,那么只有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运动,心脏搏动的动力能源又从哪儿来?;
如果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运动,产热化气又能反过来推动心脏正常起搏,那么,社会上的一切车辆机械就可以不需要外耗能源?根据这一原理,很显然,血液运动以及气化必然还另有热源或曰能源?
中医理论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又曰:心者,神之变。康熙辞典又有“气之伸,谓之神。
用现代的物理概念,就应该是“气”的运动摩擦产生生物电,
而中医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以“神”名之,更有深意,生物电传导信息,维持大脑思维,犹如神灵。
而电能又可以转化为热能,
现代生理学对体热来源的解释是:热能出于碳氢键断裂,释出化学势能,转化为热能,那么碳氢键断裂依据的又是什么???
津液:容易理解,是人体各部组织得气之后,生化液。
中医说“火”有君火与相火,心主脉,心包主气、与手少阳互为表里;气也分营气与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个人理解,君火合营气打理血脉的运行与气化,若有阳无气,则能生化血中热与气,疏散则难;
相火合卫气,打理血管之外筋膜、肌肉之间津液的气化与疏散。
这个“火”实际是生物电。
请绿芸先生帮助思考,谢谢!
37
发表于 2009-10-13 12:02: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求求您,别再神化中医

和你谈这些问题,我真的很高兴,因为这些不能空谈。
今天就简单的说一下,好吗,真是谦。
气、血、津液和精,是人体的物质组成。
气是脏腑发挥功能的物质。看看陈潮祖老先生写的《中医治法与方剂》中病性诊断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辨证施治》54页心阴与心阳,再结合“气有余便是火”等可知。
血是运送营养的物质。
津液是阴阳转化的场所。
精是化合气和阴而产生阳的物质。
这里的阴,指的是由营养物质组成的人的形体,阳,指的是人的功能。
人是由两大部分构成:形体和功能,形体为阴,功能为阳。
人有两大系统,气的摄入利用代谢系统和饮食物的进入利用代谢系统。
让人体发挥功能的物质为阳,让脏腑发挥功能的物质为气。
中医教材基础理论中的错误很多,我很早以前就指出并在网上发过,现在也不知是那个论坛了。
西医上的心脏搏动,实际上是中医中肝调气调血之疏泄功能的体现。这个可以结合《中基》中肝藏血中的论述,心主血脉,实际上是心主脉。所以,西医心脏病,功能性病从肝论治,效果很好,更有“肝升于左”,器质性的心脏病要从中医上的心论治,因为心主脉,西医上的心脏是中医上最大的脉。
肝藏血,这个血藏于什么地方哪?只有脉中有血,其他地方有血的话就是离经之血,体内为瘀血,体外为溢血。所以,肝只能将血藏在脉中。
等等。
有时间再聊。有问题尽管提,只为我们共同提高理论和临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6:23 , Processed in 0.41814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