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风病人异常出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6 20:0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临证中经常发现中风的病人患侧少汗或无汗,而对侧多汗。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汗腺分泌缺乏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而受具有乙酰胆碱的节后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胸l一腰2段脊髓侧角,后者在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支配下调节汗腺分泌。从支配汗腺分泌的高级中枢到低级中
枢间存在着交感兴奋性与抑制性两条道路。脑梗塞后出汗异常的发生机制就是破坏丁两个相互拮抗的交感兴奋性和(或)抑制性神经通路的缘故。
    脑梗塞的部位决定出汗异常的表现形式。一侧大脑半球梗塞多表现为对侧多汗。少数大脑半球深部梗塞并发同侧少汗。脑干梗塞时出汗异常表现形式有:⑦同侧少汗。②双侧少汗。③对侧多汗。④同侧少汗与对侧多汗同时存在。中风后异常出汗的临床意义尚无定论。既往认为是一个短暂现象。多见于梗塞发生24小时后,持1-3天,且出汗异常者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死亡率高,故把出汗异常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出汗异常是一种持续的现象,其程度与偏瘫等症状的程度有关,与梗塞的部位、大小及生命预后无关。
    出汗异常是中风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可能与交感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通路破坏有关。西医尚无特殊治疗,临床上笔者根据中风病人的脏腑盛衰进行辨证施治,应用《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效满意。
  处方:黄芪60—100克,当归、赤芍、地龙各10克,桃仁、红花、川芎各6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桂枝、全蝎、蜈蚣各5克。水煎,每日1剂。方中黄芪、桂枝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当归、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通络;全蝎、蜈蚣祛风止痛通络;生龙骨、生牡蛎敛阴止汗。全方共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敛阴止汗之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3 00:01 , Processed in 0.1529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