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喘逆一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7 12:3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兴珍,女,71岁,喘逆为甚,乏力,头晕、大便稀,小便频,舌淡苔薄,左关弦盛,右细有力。方药:当归、赤芍、川芎、熟地、生地、洋火叶、巴戟天、山药、山萸肉、云苓、白术、木瓜、桃仁、红花、炙远志、菖蒲,五剂。
二诊:喘逆减轻,夜尿频,大便稀,上方去巴戟天、生地、炙远志、加人参、炙甘草、白芍、扁豆、陈皮、薏米、川贝、橘皮、桔梗、杏仁。
三诊:大便稀及喘逆减轻明显,余症不显。
此患乏力、头晕、便稀、小便频、舌淡苔薄,此皆身左肝木、脾土之病,病者虽喘而无咳嗽,亦无胸闷之金滞病症,虽有右脉细而有力之提示金气滞塞,但综合病机,当是土虚津液不生,致身右金滞也。又左脉关盛,乃肝木不升,疏泄不畅之病,此之喘者,当是土虚,肝木升发无力,心火不生,不能上克肺金,此肺金降气太过也。此药用山药、白术、云苓以补土;六味地黄加洋火叶、巴戟天,以取肾气之义,补水中阳气,壮肝木之根;以桃红四物、炙远志此药取苦味,入心助心火之宣通;菖蒲理身右金滞。此运土升肝木、助心火以克金气,使肺金降气不为太过,故效。二诊加重补土理金滞之品,去巴戟之热、生地之寒以求药剂平和,此年岁已高是也。
此治喘之法不独在肺,乃多取肝心,此五行相克之理,即中医之医理也。此患首诊乃家人陪伴而至,且需坐之代诊喘息休息片刻才可,二诊之时便独自而来,无家人陪护,但仍需休息片刻,三诊之时便无需休息,亦可与余交谈,此多年之疾,能缓解如此,当是医理清晰之功也!
2
发表于 2009-10-15 09:14:56 | 只看该作者

喘逆一例

刘兴珍,女,71岁,喘逆为甚,乏力,头晕、大便稀,小便频,舌淡苔薄,左关弦盛,右细有力。
真阴亏虚,冲气上逆。
都气丸加生山药,芡实,生赫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09:24 , Processed in 0.0541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