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正确认识中医的可重复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15 07:1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确认识中医的可重复性
赵慧辉  侯 娜
  近些年来,很多人都把缺乏可重复性或者说是重复性差作为说明中医不科学的依据。他们说,所谓科学的东西,一定要经得起反反复复的验证。中医治病,即使针对同一种疾病,今天用这个方子有效,明天有可能就没效了,或者对一个病人有效,但对另外的病人却又无效了,这不符合科学的标准。的确,科学是要能经得起反复验证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医是有可重复性的,中医的可重复性需要正确认识。
  我们知道,可重复性必须有其存在的条件,如果重复事件所必须的条件不存在,就无法重复。具体到医学领域,西医是辨病论治的,其可重复的条件就是“病”,就是说只要是这个病,就满足重复的条件;而中医是辨证论治的,这个“证”就是中医重复的条件。脱离了重复的条件而谈重复性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医的可重复性条件——“证”,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除了有一系列的症候群外,还包括因人制宜(比如年龄、性别等)、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等。因为中医是以动态的观点去对待病情的,相同疾病在不同阶段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不同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出现相同的“证”。所以,即使同一病人的同一疾病,中医治疗也要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更改方药。如果不知辨证,证变而药不变,当然不具备可重复的条件,也就不能“重复”了。此外,中医的可重复性还受到药材采收、加工、炮制等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还要受药材质量的影响。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中医是个性化治疗,是生物——心理——环境——医学模式,临床治病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必须满足其重复的条件,才能谈及中医的可重复性。
  中医的可重复性是经过了长期临床实践所验证的,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诸多中药,以及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历代医家的众多名方,已被历史千百次、上万次地被证明确实有效,可重复性不言而喻。这些方药为什么能历经几百、甚至上千年,至今仍有巨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这些名方具有突出的疗效,“重复性”很好。认为其重复性差的人是没有得其要领,运用方药时没有达到可重复的条件。真理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离开了真理存在的条件,真理很可能就会是谬误。
  因此,说中医缺乏重复性或者说中医的重复性差,都是极端错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中医在无数次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其疗效的可靠性,也就是说其治病的重复性非常好,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流传千古的名方和现在还在广泛应用的中药了。重复性不好的中药、方剂以及中医理论自然会被淘汰,能保存下来的中药、方剂以及中医理论,大多都是重复性较好的,否则也不会被医家和人们大众当作救命的至宝保存下来。
  总而言之,中医体现的是辨证的重复,不是辨病的重复,也不是某个方子的简单重复。所以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疾病虽变化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宗”者,“证”也!“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证同”是保证中医重复验证成功的关键,只有认识到这点,只有认识到中医重复应具备的条件,才能认识到中医的可重复性。B05
2
发表于 2004-7-15 07:31: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正确认识中医的可重复性

“总而言之,中医体现的是辨证的重复,不是辨病的重复,也不是某个方子的简单重复。”说得好。就是真麽回事。
3
发表于 2004-7-15 13:44:5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正确认识中医的可重复性

哪里有一摸一样的病人??同样是糖尿病患者,每个人体质不同,年龄不同,致病原因不同等等,虽然是糖尿病,怎么能说他们一摸一样呢?这种可重复性,真的就科学。
我觉得现在的科学还太简单了,还有太多的东西无法解释,没有清楚。“科学”本身就不能说自己是科学的。
4
发表于 2004-7-15 15:19:5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正确认识中医的可重复性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皆经典。。。。。。
5
发表于 2004-7-16 12:15:4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正确认识中医的可重复性

    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中医,就会得出与本文作者一样的结论。
    长期以来,可重复性是挥舞在中医头上的一根大棒,并由此进而非难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究其根源,还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中医的精髓是辨证施治,中医治病是围绕“证”展开的,离开中医治病的依据——证——去谈中医的科学性只能是妄言,自然会得出中医不具科学性的结论。
    只要睁眼看一看,中医可重复性的事实俯拾皆是,或者说只要是辩证准确的治疗,都是具有可重复性的。麻黄汤、小青龙汤只要针对的是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百试百验。本人临床凡遇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皆投原方,只要辨证是正确的,没有不应手而愈的(指愈该证)。而一种疾病过程通常是由多种证构成的,比如糖尿病就可能出现中医内外妇科中的许多证,如果以糖尿病作为可重复性的判别标准,则没有任何两例是可重复的,如以糖尿病中的证作为可重复性的判别标准,则这些证都是可重复的。
    事实上,中医的“证”正是抓住了疾病的本质,因而才具有如此高的可重复性。相比之下,西医离此还很遥远。
6
匿名  发表于 2004-7-16 12:43:02

[转帖]正确认识中医的可重复性

下面引用由初门生2004/07/15 01:44pm 发表的内容:
哪里有一摸一样的病人??同样是糖尿病患者,每个人体质不同,年龄不同,致病原因不同等等,虽然是糖尿病,怎么能说他们一摸一样呢?
请教,同一个病人,同时、同地请10个中医看,一般会有10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或手段,那是这个病人同时存在10个不同的证吗?
7
发表于 2004-7-16 13:36:3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正确认识中医的可重复性

症状有个主次真假的问题,四诊有个从舍的问题,治疗有个标本缓急的问题,这一切都
会使得临床医生根据个人的辨析而得出不同的辨证结论和治疗方法。但是不同的辨证结
论都是医生这个主体对疾病或者说病人这个客体进行认识的能动反映,这个反映可能是
客体的真实面目,也可能接近客体的真实面目,甚至是对客体真实面目的歪曲,所以10
个医生辨出10个证只能说10个主体得到了10种对同一客体的认识,而绝非同一客体有10
个面目。有10种不同的认识,自然会导致10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10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同样不否认客体真实面目的唯一性,存在的只是我们认识水平的高下。西医治疗心衰有
三大原则:强心、利尿、扩血管。可是肺心病患者在肺部感染情况下的心衰就必须要抗
感染,离开抗感染,那三大原则取效甚微,如果某位医生没有把肺部感染放在重要位置
而忽视了抗感染,导致疗效不佳,我们能因此而否定心衰治疗的三大原则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4 07:06 , Processed in 0.0743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