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iuhuaju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虚证补益方法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6:28:40 | 只看该作者

求助:虚证补益方法

真得很感谢你,刚察了一下,确实有许多代熬药的地方,现可以吃中药了。
能再具体的指导一下吗?
比如:吃几副呢?怎么吃呢?
      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食疗比较好,又最好多吃些什么呢?
还有以后可以跟你多联系吗?我一直都是自学中药,实在有点盲目。
12
发表于 2007-1-31 16:48:40 | 只看该作者

求助:虚证补益方法

脾胃不好的人,药的剂量一定要轻,以减轻脾胃负担,若医生开的方子剂量较重,你可以一副药吃两天。吃几副药,要视情况而定,有时还可能要更换方子。平常酸性、糯性、油炸食品、冷饮、啤酒应少吃、少喝。食疗中,红枣、山药较好。平常应注意保暖,运动量不要过大。
刚刚浏览过“伤寒论坛”,发现《伤寒论临症指要》可从该论坛下载。

-=-=-=-=- 以下内容由 野渡无人2007年01月31日 05:35pm 时添加 -=-=-=-=-
我也是自学中医的,很想找人切磋,欢迎啊!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7:33:48 | 只看该作者

求助:虚证补益方法

来此问诊的病人最好都能填一份完整的问诊单      
                                              问诊单:
   1、请详细填写下列条目——                  
姓:   刘    性别: 男    年龄:  24  出生: 1984年3月9日时   职业: 电脑    婚否:否
身高 : 170   体重 : 58 kg  肤色 :  黄 体形: 瘦    腰围:   
当地最近一段时间温度、天气情况:北京               籍贯:江西
有无不良嗜好(抽烟,喝酒,手淫,熬夜等等):无
现住址(具体到市,县):北京
现在主要症状(做为治病的主要参考,请详细填写):  瘦、精神不济、唇燥、小晕、懒气少言、自汗、气            不摄精
主症特点(那些条件可使症情加重或减轻?相关伴随症状.) : 吃好、心情好时好些。温暖舒适时好些;出门吹风、走一趟就干唇,易感,容易感冒,经常痰湿不去,鼻炎。
2、请选择下列身体部位所具症状—— (把症状复制到后面冒号后,有不同症状者请另注明,没有者请填无/正常)
         面色(与平常是否不同?红,黄,白,黑,青,有无光泽?):白,黄,
         眼象(红,肿,痛,白睛颜色:色青,色黄,有无血丝?有无瘀斑?有无黑点?有无干涩,昏花,流泪,胀感?眼下颜色,----左,右):常在电脑前,
         舌象、舌质 颜色:(红,淡红,淡白,深红,紫红,青,紫,是否有瘀斑瘀点?何处?舌尖红,舌边红?)淡白
         舌体:(瘦,胖,舌边有无齿痕,舌体是否干燥?湿润,适中):感觉稍胖
         舌苔:(厚,薄,黄,白,黑,腻,腐,或有无苔?或有无裂痕?或是否光洁如镜?有无剥脱?)薄白苔
         脉象(直接按病历本写上即可,非专业人士也可以按下面稍作选择。):
         *左:(快,慢,有力,无力,粗,细,浮,沉,迟,数,松,紧,是否有停顿?时快时慢?)
         *右: (快,慢,有力,无力,粗,细,浮,沉,迟,数,松,紧,是否有停顿?时快时慢?)
         头(痛,晕,胀,麻,木,昏,沉重,在头顶,两太阳穴,后枕部,前额部,全头):小晕
         颈(僵,痛,酸,重,胀,部位?何时加重?睡醒?活动干活?):这些天落枕,起后僵、疼。
目(干涩,昏花,眩晕,流泪,左,右):
         耳(鸣,聋,痒,痛,左,右):屑多、有点痒。
         鼻(不通,流涕,左孔,右孔,全孔,鼻涕稀稠,颜色,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炎,(副)鼻窦炎):感冒后不通,有鼻息肉,鼻炎。
         口(口干、渴否?口苦?口腻?口甜?无味?有无泛酸?有无异味?溃疡?肿痛?睡时是否流口水?):不觉渴、常一整天不喝水;唇燥;口臭;以前常溃疡现在好多了。
         口唇(红润,淡红,深红,淡白,苍白,青黑,干裂,口疮):淡红、干裂严重、口疮有时。
         呕吐(有,无,食入即吐,早上吃晚上吐,晚上吃早上吐,呕吐为未消化食物?,酸水,干呕而不吐):没有。
         咽(干,痛,痒,吞咽困难,感觉有异物):感觉有异物,痰咽不下。
         胸(满,闷,胀,憋,痛,热,凉):有点闷
         乳(胀,痛,增生,肿块,左,右):无
         胁(胀,痛,热,凉,左,右):无
         心(烦,悸,慌,紧,痛,凉,热,跳快):有点悸、有点慌。
         心下(满,堵,胀,烧,痛):无
         胃(胀,痛,满,酸,凉,热,疼痛性质,何时加重?饭前,饭后?):无
         腹(肿,胀,痛,满,硬,凉,热,喜按,拒按,喜冷,喜热,有无膨隆,腹部有无静脉曲张,有无肠鸣音):
         肩(痛,凝,酸,麻,胀,凉,热,部位?左,右):
         臂(痛,凉,热,酸,麻,部位?左,右):
         手(凉,热,干燥,出汗,麻,抖,部位?左,右):麻
         背(痛,酸,重,麻,胀,凉,热,部位?左,右):
         腰(酸,重,痛,麻,凉,热,胀,部位?左,右,上,下,中间?):酸
         外阴(肿,胀,痛,热,凉,如烧,坠胀,挛缩):
         腿(痛,酸,重,麻,木,肿,胀,凉,热,僵,软,部位?左,右):麻
         膝(痛,肿,胀,酸,麻,凉,热,软,骨痛,左,右):
         足(痛,麻,胀,凉,热,,左,右):
         足跟(痛,凉,热,麻,胀,左,右):
         足趾(麻,痛,胀,凉,热,部位?左,右):
3、请选择与下列项目对应的身体状况——
            饮(多,少,喜凉,喜热,喜温,喜酸,喜辣,喜苦,喜咸,喜甜):常冷饮、喜热饮。不喜甜,喜味重。
            食(多,少,喜凉,喜热,喜酸,喜辣,喜苦,喜咸,喜甜,喜米,喜面,喜粥,喜油腻,厌油腻):喜米、喜热、
            睡眠(多,少,平时是否易困倦?是否失眠?多梦?失眠为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时时惊醒?醒后入睡是否容易或困难?):易倦、多多梦——几乎生下来到现在没停过、其它没有。
            大便(次数,干,湿,粘,腻,便秘,失禁,颜色,溏泻,是否成形?解时肛门有无灼热?有无不消化食物?有无虫卵?有无脓血?是否感觉总欲大便,但便出不爽?):几天一次。
            小便(次数,量多,少,不畅,不禁,颜色,频数,有无血尿?有无 浑浊?有无灼热感?小便时有无疼痛?通畅否?气味有无异常?):常憋、有时有疼痛——勃起时。
            皮肤情况(有无斑疹,斑疹颜色?皮肤颜色?有无肿胀,肿块?质地,疮疖,局部颜色,痒否?痛否?肤温?)  无   肤不温。
  4、请回答身体是否有如下这些症状——
    (发热,出汗,怕冷,怕风,怕热,哮,喘,咳,气短,有痰,打嗝,呕逆,恶心,腹泻,便血,尿血,吐血,鼻血,牙龈出血,心烦,易恐,肢体震颤,肢体僵硬,乏力倦怠,头重脚轻,少气懒言,嗜卧,不喜卧,半身不遂,时冷时热,长期低烧,淋巴节肿大,胸骨刺痛,站立觉累,静脉曲张,骨发空,骨发热,梦遗,早泄,阳痿,不孕):
出汗很严重、自汗症状、怕冷,怕风、气短,有痰、心烦,易恐、乏力倦怠,少气懒言,早泄。
--------------------------------------------------------------------------------
5、七情何者为重    (喜悦,愤怒,忧郁,思虑,悲伤,恐惧,惊悸)
——忧郁,思虑
        -------------------------------------------------------------------------------
6、 所做的检查(尽可能详细):
   以前如何治疗,所用的时间:两个月吧
        所用的药物(中药,西药):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
        疗效:有所好转,感冒时喝上火。
        前面中医/西医所做的诊断:无
        以前曾患的疾病:               

这是我填的一份详表,还请多参谋参谋。
14
发表于 2007-1-31 19:08:13 | 只看该作者

求助:虚证补益方法

建议:在吃补药之前还是先祛邪吧。短气、惊悸、心慌、喉间有异物感皆可能与痰饮有关。四七汤可供参考。
北京名医众多,为何不到医院去看一看?网上求医局限性实在太大,四诊当中只有一个问诊,给找出真正病因带来许多困难。
15
发表于 2007-2-1 23:10:07 | 只看该作者

求助:虚证补益方法

下面引用由野渡无人2007/01/31 07:08pm 发表的内容:
建议:在吃补药之前还是先祛邪吧。短气、惊悸、心慌、喉间有异物感皆可能与痰饮有关。四七汤可供参考。
 ...
咽喉中有物,不能吞吐,如毛刺、如絮、如膜、如梅核、如肉脔,均名梅核气。
由气结生痰,日久恐成噎膈。木香四七丸苏子降气汤,四七汤。
加味四七汤  《寿世保元》
半夏(汤泡五两) 白茯苓(去皮四两) 川浓朴(姜炒三两) 紫苏(二两) 桔梗(二两) 枳实(麸炒二两) 甘草(一两)   上锉作十剂。生姜七片。枣一枚。水煎。热服。一方。治梅核气。加槟榔。
一论一切气滞。心腹饱闷疼痛。胁肋胀满难消。呕吐酸水。痰涎不利。头目昏眩。并食 积酒毒。及米谷不化。或下痢脓血。大小便结滞不快。风壅积热。口苦烦躁。涕唾稠粘。此药最能流湿润燥。推陈致新。滋阴抑阳。破结散郁。活血通经。治气分之圣药也。宜此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5 08:15 , Processed in 0.13952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