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星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探讨《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0 18:49:23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探讨《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

邓铁涛
   
    金元时代,是中医学又一个争鸣与创新十分突出的时代,产生了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即刘河间、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对这一段中华文化史作了一个很好的概括。宋代哲学上有唯心与唯物学派之争及理学派派内之争,引发了金元医学上的争鸣。张元素说:“时运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从此开了创立新方与新理论的潮流。但查刘、张、李、朱的历史,无一不是熟习《黄帝内经》的。例如刘河间,史载25岁时喜读《内经·素问》,朝夕披玩,手不释卷,历时35年,废寝忘餐,精研覃思,近60岁方触类旁通,领悟洞达,疗疾祛病,百无一失。他的独创在于——“六气皆从火化”的理论。即在风、寒、暑、湿、燥、火这些致人发病的六气,最后都会成为火热之疾。他这一理论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起到启蒙的作用。朱丹溪30岁学医于罗知悌之前,已经钻研《黄帝内经》十年了。金元四大家的创新学说,都是在《内经》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而产生不同的流派,从而丰富并发扬了《内经》的精义,而不是推翻《内经》理论。
    清代温病学派的诞生,是中医理论与实践开拓创新的又一重大发展。2003年SARS之战,中医就是运用温病学说取得硕果的。温病学说的代表人物为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而吴鞠通《温病条辨》和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可说是温病派的代表作。《温病条辨》卷首《原病篇》引用《内经》经文19条,作为温病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然后在《内经》理论上加以发展创新。提出发热性、流行性、传染性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不仅注意致病的物质(细菌、病毒),还要重视天时地理环境与人身的正气。在理论上看比只重视细菌、病毒的西医学说高明。当然,微生物学说不愧为伟大的发现。
    王孟英著《温热经纬》,是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家之论为纬,故名“经纬”。充分显示温病学派与《黄帝内经》的学术渊源关系。
12
发表于 2006-1-7 22:30:41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探讨《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

先继承再发展
13
发表于 2006-1-12 21:00:51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探讨《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

好!!!!!!!!!!金元是苗,明清成杆
14
发表于 2006-3-4 10:05:3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探讨《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

问题由非典、禽流感引起,但说了这么多的理论,到底有什么数据可以支持这些理论是正确的?

-=-=-=-=- 以下内容由 医海神龙2006年03月04日 10:07am 时添加 -=-=-=-=-
禽流感时期,据说中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能否用这些数据来说明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5 23:06 , Processed in 0.09798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