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约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种思想的对撞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11-19 19:13:45 | 只看该作者

<谁主神明>两种思想的对撞

下面引用由zajian2005/11/18 08:03pm 发表的内容:
引用 孙清连jkzx“ 呵呵,胡说几句,谁主神明?“我”主神明!
古人言心主神明之心就是本我,现在的人对于本我早已失去,又何来“神明”?”
是的“本我”。但“本我”从何而来?敬听先生高见。
呵呵,那我就再借用道听途说的佛道之言胡说几句:佛家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就是无相无我的“空”境界,空生明,无相无我则本我现矣!道家言“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也即本我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东西!
我认为“本我”是在后天认识先天的过程中,逐步领悟确立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是一种意识形态,佛家说的空与道家说的无这两种意识形态可基本接近于“本我”,当然,意识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从能量的唯物角度出发来理解!
12
发表于 2005-11-19 20:03:38 | 只看该作者

<谁主神明>两种思想的对撞

是的“本我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东西!”
如何法自然?如何自然而然?
引用“我认为“本我”是在后天认识先天的过程中,逐步领悟确立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是一种意识形态”
不够确切。因每个人(指正常能独立处理事物的人)都具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那么他们就找到“本我”?答案是——没有。
      那答案是你再想一下。
引用“意识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从能量的唯物角度出发来理解!”这句话中“意识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正确的。
而如何“必须从能量的唯物角度出发来理解!”?许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也想从这里出发,但最终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不同的,为什么?问题出在那?

13
发表于 2005-11-19 20:07:10 | 只看该作者

<谁主神明>两种思想的对撞

孙清连jkzx 先生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另开个主题探讨。
14
发表于 2005-11-19 20:41:41 | 只看该作者

<谁主神明>两种思想的对撞

zajian 先生,关于能量整合的问题及意识唯物论的定义已经在我的帖子中提出,欢迎交流探讨: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2374&show=0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21:55:16 | 只看该作者

<谁主神明>两种思想的对撞

下面引用由zajian2005/11/18 07:53pm 发表的内容:
是隐性?——不是。
是直接。是物质能量直接影响与控制。
对,应该是隐形,不是“隐性”。笔误了。
但我对由wonghaishui2005/11/18 07:59pm 发表的内容有疑惑:
心藏神,主血。
    尤如肺主气。一般之人,心更是无法主神。一般之人说不明,也不信。
    欲为神医,必通灵。
有道是:气随血行,这里的气与“肺主气”中的“气”不一样吧。
一般人大概不是“心无法主神”,而是他们的气是自然而然,不能被有序地调动。
我想“心主神明”不是对少数通灵的神医而言,而是一种普遍的一般性规律。
16
发表于 2005-11-20 09:13:25 | 只看该作者

<谁主神明>两种思想的对撞

引用由约伯“有道是:气随血行,这里的气与“肺主气”中的“气”不一样吧。”
是有一样的和不一样的。但在人体整体上“肺主气”中的“气”还是站比较重要的地位。
中医学就是以现实的人体生理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因此在说明局部的时没有离开整体,在说明整体时又含局部的个性变化。这一点就是绝大多数人无法分清的问题所在。所以会在这个道理的具体问题产生争执。
阴阳理论是正确的哲学理论。哲学没有彻底解决,就无法随时随地的分清中医经典著作的每一句话。
你说现在世界上那一个明人彻底解决哲学问题?假设外国有人解决哲学问题;那他又不懂得中文;如果懂得中文又没有接触阴阳知识;即使接触阴阳知识,又要研究中医学。这一路的问题不是爬高山有体力和信心就能解决的。
反过来在中国那些名人之间的矛盾,就能直接证明一半的的人是错误的。再稍微一想那些站在正确立场上的,如果他们清楚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每什么可争执的。就象两项事物的对抗,程度悬殊大胜负就会在短时期分清。
   所以研究中医一定应具备相当高层次的哲学水平和对中华古文明的了解。这是很基本的条件。而中国近代在学院找出这种人才,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他们就没有真正的机会受过这样的教育。更不要说现在的。
阴阳是万能的相对理论。所以在探讨、认识、应用问题很好用,但其难度也大。才出现现在的种种现象。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09:32:41 | 只看该作者

<谁主神明>两种思想的对撞

zajia,阁下认为问题出在哪里了?如何才能“师法自然”?[DISABLELBCODE]
18
发表于 2005-12-1 11:44:58 | 只看该作者

<谁主神明>两种思想的对撞

引用:[watermark]
看了陈鑫剑的帖子觉得《谁主神明》很有价值的问题。
其实,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大脑与意识的直接关系很容易感觉到。我们的祖先是相当智慧的,难道他们没有体察?肯定有。但为什么他们不把大脑作为意识的主宰?却选择了“心”?
我们只要看看“腦”这个汉字就能有所悟了。月——脏器,囟——脑顶的“门”,巛——大概表示发出来的某种东西,可能指思想、生物电、热量,不能确定。还有,“脑—闹”音通,看来古人对脑是一个信息交换中心是有所体察的!
那么,为什么古人却用“心”表示调控意识的中心?而且许多表示情感的汉子也都有竖心旁?或心字底?好像古人已经意识到,脑的工作成就是受到其他地方的控制,结论是:心是总控制。
对这个谜牛世盛老先生作了反复研究,他发现,心脏的搏动受到这样一些作用:
1 受到肝脏的门静脉输出血流的pH影响,偏酸,则搏动加速;
2 受到肾脏分泌的肾上腺素的影响,
3 受到大脑思虑程度的影响,思虑多,电负性不足,导致肝脏供给电流增加,引起机体各部分代谢加快,因而心脏搏动加快。
这样看来,心脏的搏动是本脏工作的状态的集中体现。我们不能直接体察到肝、肾的工作,却可以通过脉象得到信息,而脉象由于心脏同步运动。所以古人用“心主神明”表达。
搞中医的都知道,心脏的问题必须从本脏的调理开始。所以古人的“心”与心脏有关系,却又不能完全对等。
我认为,古人对生命的体察相当入微,西方医学还没有到这个深度。
[/watermark]
先生在肯定中医有对“营养成份与功能的关系”的研究成果同时,否定了中医有对“器官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研究成果。
难道“器官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不存在的?
难道药物疗法不是对人体内“营养成份”进行调节而实现疗效?
难道针推疗法不是对人体内“器官组织结构”进行调节而实现疗效?
难道饮食中“营养成份”不是肠胃通过《心脏》输布到各器官组织去?
难道先生不是为《指导临床》而讨论“谁主神明”?如果是,则请再讲出怎样对《针推临床》上进行指导的具体操作。


[DISABLELBCODE]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6:45:34 | 只看该作者

<谁主神明>两种思想的对撞

我昨天就看到‘鑫剑’的质问了。 之所以没回,是觉得应该让大家对这些问题有更多的印象。  的确,问得太好了,说明我们有着太多的共同点。
您说的这些“整合论”都有明确地回答,基本与您的观点相同的。
对于针灸和推拿,整合论人二者原理有点区别。
推拿是通过积压肌肉组织,迫使其释放能量延经络回馈内脏,使内脏得以休整(详见《生命整合论》p.7 "压力对动物弹性细胞释电的影响"。
如果你刚好碰上的按摩师能发气功,那末效果就会更好,因为这些能量是生物波,比较容易进入他人体内,所以也能促使病人本脏恢复。
针灸是通过末端组织的“毁极化”引出病灶,达到恢复本脏作用的。另外,由于针是导体所以,针灸师的能量能够通过针进入患者,因而针灸师的元气充足与否,会影响治疗效果的。
以上讨论供大家议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17:16 , Processed in 0.16584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