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三阳 咨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7 09:4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今天去拿血检结果,发现DNA病毒数量是1.06*10^6,防疫站的医生说要控制病毒数量,要求我吃两种药: 一种是苦胆片,另一种是中药丸——他们自己配的,我也不知道这么做是不是有必要,所以来咨询一下各位杏林高手。
2
发表于 2008-10-13 13:46:13 | 只看该作者

大三阳 咨询

有症状吗/肝功有正常吗,
3
发表于 2008-10-13 14:44:53 | 只看该作者

大三阳 咨询

[POSTISDELETE= ]1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
  近年来上市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核苷(酸)类,一类是干扰素。总体来看,核苷(酸)类药物的特点是可以直接抑制病毒,能够很迅速、强有力地把病毒控制住。同时,这类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炎症,可以使转氨酶水平降到正常,也能够使一部分e抗原阳性的患者e抗原消失或者转换,也提供了肝脏组织改善的证据。并且,这类药物只需要口服,通常是一天一粒,非常方便,不良反应很小,费用相对比较便宜,但这类药物常需要长期使用。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目前上市的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
2专科医生指导下科学选药
  核苷类似药物是阿德福韦酯,它同样能够很明显地抑制病毒,在抑制病毒的同时也能够使肝脏炎症,转氨酶指标改善,使肝组织学改善。还有一个的特点是发生耐药的机会比较低,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治疗且病毒水平不是非常高的患者。并且,病毒对阿德福韦酯的耐药位点和拉米夫定的耐药位点不存在交叉,这在目前已上市的核苷(酸)类似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拉米夫定失效的患者可以首先选择该药。
  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则是分别在2005年及2006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口服抗病毒新药,均具有很强的抑制病毒能力,在抑制病毒的同时可以使肝脏的炎症改善,也可以使转氨酶的指标改善。由于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长期的,作为新上市不久的药物,对于其长期抗病毒效果、耐药率和可能的安全性正在搜集更大量的临床数据来检验。
  另一大类抗乙肝病毒药物是干扰素。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干扰素广泛应用于乙肝治疗,2005年长效干扰素也登上历史舞台。它的特点是既可以直接抑制病毒,又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所以能够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同时使患者达到免疫应答。在治疗的过程中,疗程是固定的。只是抑制病毒的作用没核苷(酸)类似物那么强、那么快,费用也相对较高。干扰素药物需要注射使用,不良反应(如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脱发等)也相对较大些,这给患者带来不小的痛苦和不便。
http://zhongyao999.cn教你如何选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1 19:11 , Processed in 0.0530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