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5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特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6 11:0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luji 于 2014-6-15 05:21 编辑


    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特色  路志正
    回首20年前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就读时,全国著名老中医路志正教授关于“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中医特色”的一番论述,深感路老发展中医事业的思路有学习价值。作为一名县级中医院院长,10年来始终坚持靠中医特色发展医院,才使医院有了长足的进步:业务收入由1995年406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职工个人收入从1995年人均6750元增加到17730元;肝病、脑肿瘤、胆病、糖尿病、前列腺炎等专科疗效显著,每年专科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40%。可见,只要坚持和发展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路就会越走越宽。
    全国有2000多家中医院,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实力不强、特色不浓、社会形象一般,多数维持在温饱线上。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中医院建设起步晚,底于薄,基础差,政府支持不够;内因是管理水平不高,特色不突出,中医从业人员西化现象明显,竞争力不强。因此,客观地认识目前中医医院的现状,树形象、突特色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之路。笔者今天将路老当年口述整理成文,供同道参考。
    一、突出中医特色的重要意义
    突出中医特色、端正办院方向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重要保证。从政策上讲,突出中医特色,这是一切中医院校(科室)办院方向准则。具体到某个单位,必须从领导班子、人员布局、科室设置、门诊病房用药、病房管理、病历书写以及急危重病症的抢救等诸方面突出特点。强调辨证论治的治疗法则,临床上自始至终贯穿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否则就丢掉了中医治病的“灵魂”,也就谈不上保持中医特色了。只有突出中医特色,中医疗效才好,中医才能生存,才能谈继承和发扬。
    二、突出中医特色目前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统一,政策不落实。个别地方、个别卫生行政领导,对突出中医特色、端正办院方向的认识不统一。致使某些单位挂了中医院或中医科室的牌子,但名存实亡;某些中医政策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中医院校毕业生专业不对口、中医人员不能归队时有发生。另外,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也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2.外行当家,中医科室不全。有的中医院校(科室)不是中医内行当家,而是外行掌权,致使方向不明,措施不力。有的中医院、科室已经西化,或中西“凑合”。中医临床科室设置不全,有的连针灸科都没有。中医各科阵地日益狭小。
    3.中医学术水平低,乏人乏术。从中医队伍数量来看,近几年人员有所增加,但从素质来看,真正具有扎实中医基础理论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师还为数不多,特别是乏术严重,有的是以病找方,有的是凑药成方,缺乏理、法、方、药的一致性。由于辨证论治水平低,往往临床疗效欠佳,反咬一口说中医疗效差,而动摇自己的专业思想,弃中学西。这一现象在部分青年中医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4.中医只治“老爷病”,怕治急、危症。有的中医院、科室因怕担风险,只收治一些慢性病或疗养病,群众称之为“老爷疗养院”。这样的单位无法在群众中建立威信,工作局面也就打不开。长此以往,中医治疗急危症的宝贵学术经验由于没有被运用,就慢慢丢掉了。
    5.中药材奇缺、服药不便。目前,各地均反映中药材奇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药源缺、伪品多、质量差的现象,有时不得不用西药取而代之。有些患者反映服汤药不方便,不能及时;临床实际工作中,中药给药途径单一,也给一些急危重症、小儿等患者带来不便。
    6.相互之间,缺乏团结。中医由于学派关系,历史上长期存在着门户之间互不往来、仅承家技的局面。甚则是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个别人私心杂念严重,一味只想走歪道而成名。致使相互之间、上下之间、同志之间缺乏团结协作,影响工作。
    三、几点建议
    当然,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领导的,也有中医本身的;有政策性的,也有学术上的。为了振兴中医,我们必须在如何突出中医特色方面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多做工作,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争取领导重视。要多宣传,多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领导讲解突出中医特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用事实说明中医是科学的,中医不但能治慢性病,也能治急性病。中医要发展,必须要突出中医特色。只要认识统一了,领导就重视了,政策也就容易落实了,至于基地、房屋、经费、人员等具体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2.加强班子建设,健全临床科室。选拔一批热爱中医事业、有一定中医专业水平的中青年中医充实到各级中医机构的领导班子中去,真正做到有职有权。在科室设置上,健全中医内、儿、妇、外、伤、针灸、按摩、肛肠、眼、喉等传统科室,占领阵地,培训人才,继承和发扬各科专长。
    3.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反对纸上谈兵的不良学风,要理论联系实际,请老中医带徒传授学术经验,组织和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举办各种理论或专科学习班、进修班等,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
    4.加强科研,开展急诊。县级以上中医院要因地制宜,根据专长确定科研项目。项目开展过程中要资料完整,记录详细,诊断明确,标准统一。科研成果要及时组织鉴定、交流和推广。有条件的中医院都要开展中医急诊,使中医急症的宝贵学术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
    5.加强药材管理,改革中药剂型。各地要加强药政、药材管理,严惩贩卖假药。把好进货、炮制、销售三关,防止伪品入库,杜绝霉烂变质药品出售。在政策的许可下,适当组织药源的生产和供应。要加强中药剂型改革,对于行之有效的传统膏、丹、丸、散、酊等要定型成批生产,以保障供应。有条件的单位适当研制一些中药针剂以利急用,改变中药较单一的给药途径。
    6.加强团结协作。孤军作战是打不开局面的,固步自封更是有害的。中医要发展,必须加强上下之间、中西之间、学派之间、师徒之间、医师之间、医护之间、医药之间的团结。反对那些贬低他人、吹嘘自己的恶劣作风,要进行医德教育,相互学习,相互协作,树立良好的医德和学风,共同为振兴中医事业而脚踏实地地工作。

2
发表于 2007-6-26 21:53:50 | 只看该作者

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特色[转帖]

路老阐述得很有意义。
3
发表于 2007-7-31 22:45:09 | 只看该作者

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特色[转帖]

路老是位好老师!
4
发表于 2007-8-1 21:49:57 | 只看该作者

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特色[转帖]

很有意义
5
发表于 2007-9-11 17:11:36 | 只看该作者

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特色[转帖]

陆老所言“突出中医特色目前存在的问题”现在依旧还存在啊,建议好,落实难!
6
发表于 2007-9-11 18:29:42 | 只看该作者

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特色[转帖]

关注。
7
发表于 2007-10-5 13:08:07 | 只看该作者

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特色[转帖]

话是对的,执行起来只怕要大打折扣!
8
发表于 2007-10-9 05:48:15 | 只看该作者

振兴中医事业必须突出特色[转帖]

ok

-=-=-=-=- 以下内容由 印东杰2007年10月09日 05:48am 时添加 -=-=-=-=-
好落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2 04:34 , Processed in 0.0977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