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6-6-4 13:51:1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我以为11先生就是张其成先生
敢应战吗.
32
发表于 2006-6-4 14:07:5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下面引用由张济风2006/06/04 01:47pm 发表的内容:
张其成先生敢应战吗.
张济风先生挑战什么?
33
发表于 2006-6-4 14:18:4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6/06/02 02:42pm 发表的内容:
这些大腕们眼中的中医博大精深,不过是杂乱无章罢了。真正的博大精深,他们也是道不出一个然与所以然的。
yszyzy先生是学中医的吗?
34
发表于 2006-6-4 14:25:0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6/06/02 02:42pm 发表的内容:
。“水不涵木”,机械地套用“象”,而不究其医理、药理,正是这种表象思维造就了六味地黄丸滥用于成年人养生。“
这种说法纯属牵强附会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6:08:1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回第 33 楼、第 34 楼平凡心: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三折肱知为良医也。
36
发表于 2006-6-4 21:36:3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下面引用由张济风2006/06/04 01:51pm 发表的内容:
敢应战吗.

不过以你的学木水平,你挑战什么,不过喊喊给自己壮壮胆而己
37
发表于 2006-6-5 18:41:2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阴虚而又气化不行的才可用八味,特点就是小便多,真火亢不灼干了吗,哪这么多小便?就这么简单。从刘力红那里偷到一个概念就昏成这样了。还编造什么“水库”,成什么人子!行文颠颠狂狂,这就是所谓“理工生”、“科学化中医”?科学教徒吧!再说“热寂”、“无序”是什么意思?你在这卖弄以为别人就不懂?统摄就靠阳气?又中谁的毒?那为什么还叫热寂?所谓亢龙有悔、卫气剽悍滑利、淫佚伤藏又是什么意思?打着学古的牌号,其实干小日本的勾当,曲线投西医的把戏。
我倒想看看到底谁毁中医厉害?毁这个论坛厉害?是文科生,还是这些不懂装懂的理科生?洋人科学到底是指导中医,还是消灭中医?别忘了“科学”它也有自己的理念和“文化”内涵!尽管就像这个人这样表现得这么浅薄。事实上,“浅薄”就是所谓的科学给千千万万人带来的可悲状态。而智慧是决不浅薄的。
所以说,要说医学从实际出发,那我也赞同,但已被科学洗脑的人口这样说,他真能做到吗?他真能从实际中医的神奇疗效出发来了解中医吗?还是更容易作出不确切的浅薄结论?大家恐怕也见多了。而且,由于他不理解中医理论,疗效自然不佳,又由于他科学文化所注定的眼界狭窄,那他会怎么看中医?自然是歪曲的。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人的记忆是易忘的,当人们再也亲身体会不到中医药以前的魅力时,那西医也就凑合了,当文化已经逝去时,那“秦人亦不甚惜”,甚至站在其他文化立场上会说本来就落后,本来就要改良...种种谬论不足为奇。不管你是文科还是理科,如果你不认同中医的文化,那你也就不会懂得中医,实际中也就难以获得奇效。什么叫辨证法?这就叫辨证法。中国社会最喜欢讲辩证法,死的也要说成活的,翻云覆雨,其实呢,最强调的是唯物论。
中医论坛呢,就要自己想想怎样才能办得像个中医论坛,失去中医特色只能越办越差。我们办论坛既然还不像医院涉及到钱的问题,那就应该把中医理论水平办的浓一点,忽悠的东西少点。
38
 楼主| 发表于 2006-6-6 09:19:0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pigway先生尽显儒医之风范。
如果罢黜我这一“从刘力红那里偷到一个概念”“干小日本的勾当,曲线投西医的把戏”“疗效自然不佳”“浅薄”的“什么人子”,就可以使该论坛“中医理论水平办的‘浓’一点”,学术氛围“提高”一些,继而能使当今疗效靠实践、理论随便编的中医得到发展,我愿滚出这个论坛。
我想中医届并不尽是向“宋明理学”屈膝的媚儿,传统文化也绝非“宋明理学”。《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肾气丸主之。看来,仲景的确没有先生之“阴虚而又气化不行的才可用八味,特点就是小便多,真火亢不灼干了吗,哪这么多小便?”来得“文化”。
不过我不明白,先生的“水平浓度测量学”,是自然科学,还是传统文化?
39
发表于 2006-6-16 20:28:0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你看如何?
中医能治病、治病能有效是靠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还是靠文化、靠哲学?
                   理工了科的学生能较容易地读懂阴阳五行吗?
40
发表于 2006-6-16 20:57: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热寂而死 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这是一场中医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大辩论,很有实际意义,但希望诸位以理服人,心平气和的进行讨论,不要情绪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6:26 , Processed in 0.13425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