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oushaoku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方证对应是辨证论治的高级形式不容怀疑 娄绍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2-28 21:2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方证对应是辨证论治的高级形式不容怀疑 娄绍昆

大家可能忘了何为"证"了,不"辨"何来"证",方证对应乃辨证论治的体现
12
发表于 2009-1-5 05:2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方证对应是辨证论治的高级形式不容怀疑 娄绍昆

方证对应与标本缓急、辩证论治的关系,就像计算机理论中应用软件与编程理论的关系一样,各种应用软件确实好用,但没有编程理论应用软件从何而来,没有标本缓急、辩证论治的理论,方证对应的方证从何而来。应用软件在实际应用中,会根据具体情况用编程理论随时修改更新,方证对应在临床应用中也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作相应的加减,没有辩证论治的理论怎样加减,那张仲景方证里面没有列出的情况岂不是就无法加减了。所以,方证对应是流,标本缓急、辩证论治是源。当然,中医基础理论更是源之源头。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11:5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方证对应是辨证论治的高级形式不容怀疑 娄绍昆

方证是一种外延更为广泛的“方证状态”,不仅仅是一系列有序的症候群,它还包涵着体质、西医的疾病谱等因素。
14
发表于 2009-3-7 12:26: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方证对应是辨证论治的高级形式不容怀疑 娄绍昆


     我对孙斑竹的意见很赞成。做中医如果废弃了辨证施治,理法方药,一味地鼓吹和追求什么方证对应,无异是刻舟求剑!恽铁樵的的案例,只能说明那些所谓名医 虽然熟读伤寒论,其实并没有领会伤寒论的要旨,所以他们没有很好的辨证论治。如果明明是伤寒表实证,为什么还要用山栀、豆豉、豆卷、桑叶、菊花,连翘、银花这些清凉解表之剂呢?死读书,只能导致读书死!
15
发表于 2009-3-7 13:3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方证对应是辨证论治的高级形式不容怀疑 娄绍昆

伤寒表实证或是风温表虚证,临床上并不泾渭分明,辨证施治,理法方药,每人各有一套。在温病学家眼里,总是温热病证,  医者治病是要胸有成竹,但不能胸有成见,有倾向就是胸有成见,。岳美中在《述学》中说:“经方中有侧重温补处,倘有认证不清,则必病随药变,持平以论,温、热、寒、凉,一有偏重,其失得是相等的。治病若先抱成见。则对真理的认识即不能正确,所谓“一尘迷目,四方异位”。对疾病的治疗,则难期完整的疗效。可谓得道之言。l943年万有生初学医时,其母发热,大概是肠伤寒,万有生请一名医,也就是他的老师来诊治,诊断为湿温,给她服用清热化湿的方药,病势日趋严重,神衰力疲,少气懒言,不思饮食,舌上白苔久久不化。一日,脉数,每分钟达120次,万有生提出用人参,但名医肯定地说:“湿温病无补法”,仅在原方中减去苦寒药,第二天,万母身热忽退,但四肢厥冷,踡卧欲寐,少阴危象毕露,名医才用四逆汤加人参救急。万毌不及服药而亡,万抱恨终天。
这个病案告诉我们,将“病因病机”视为决定性的条件是不可靠的,虽名医也会犯错。临床上方证、药证朴素无华,虽初学者也能把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2 09:16 , Processed in 0.0824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