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诗组:三十年后再回乡──农村琐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0 21:4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杏林童子在 2009/12/20 09:48p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诗组:三十年后再回乡──农村琐记


2009年11月初,再次回到阔别三十多年前的家乡──山区农村访亲,农村的变化与离乡前的状况相比,真可谓地覆天翻,故将琐见,拟诗数首,略以记焉。


1、山
已非原来那穷山,
光山秃岭已不见。
绿色植被广覆盖,
森林茂密树参天。
2、路
大路成小路,
小路已无踪。
代以新马路,
镇村或社通。
3、人
边远人烟稀,
偶见老弱孺。
举家迁城镇,
青壮濒希物。
4、房屋
边远空屋多,
垮塌与日增。
交通要道处,
洋楼座座新。
5、田地
边角净还林,
阔者也渐荒。
两季种一季,
还把“直补”望。
注:“直补”指国家对农村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
6、衣
谁穿补巴衣,
色彩更斑斓。
一年几个样,
旧衣无处还。
7、吃
良种产量高,
一季数年饱。
不种花钱买,
照样开颜笑。
虽说吃得好,
合理营养少。
发福肥胖多,
富病烦心脑。
8、行
上路双脚软,
两眼盯车轮。
客车没坐上,
摩的也还行。
9、电
几根高压线,
突进千百年。
告别石器与油灯,
电器电灯换新颜。
注:石器,指无电时代的农村,家家都有大小石碾磨、石兑窝等家农具,是石器时代的工具,现都已成为古物。
10、电话
人们一有事,
忙把耳侧捂,
似患腮腺炎,
原是手机户。
11、卫星电视
大锅或小瓦,
人居房上有。
美国谍卫星,
慌报五角楼。
注:农村用的电视村村通卫星接收器,大的如锅状,小的如瓦状,类似雷达天线,岂不惊动美国佬!
12、学校
村村有新校,
生源却渐少。
七八人一班,
老师清苦教。
13、城镇
老街换新街,
瓦屋换楼高。
变戏法延伸,
一天一新貌。
14、展望
农村城镇化,
正在加步伐。
八成农民变两成,
就是社会现代化……
2009年12月18日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9-12-20 23:4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诗组:三十年后再回乡──农村琐记

呵呵,衣锦还乡,生出不少感触,使人想起一熟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
发表于 2009-12-21 05:4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诗组:三十年后再回乡──农村琐记

杏林童子先生暌别家乡三十年,今重回久违的故乡,见时过境迁,又惊又喜,遂赋诗以记之。吾见亦喜,即兴贺之:
故乡多变迁,旧貌换新颜。惊喜杏林童,赋诗发感叹!
4
发表于 2009-12-21 12:13: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诗组:三十年后再回乡──农村琐记

呵呵,衣锦还乡,生出不少感触,使人想起一熟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汉高祖还乡曾作大风歌,杏林童子 名成功就想必也有同感。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3:2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诗组:三十年后再回乡──农村琐记

非官非宦一介医,
偶尔回乡访亲戚。
本为布衣并非锦,
乐在杏林神更怡。
──答谢楼上三位朋友的点评!并改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第二首之第二句后的两首致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农村改革易山河(贺知章原句为“近来人事半销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5 06:31 , Processed in 0.0956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