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张山雷自作挽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7-15 11:0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山雷自作挽联
孟庆云
  民国初年的医学教育家、临床家张山雷,与盐山张寿甫(锡纯)、慈溪张生甫(国华)三人,享誉甚多;黄润光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题词中,谓三人为“海内三张”;何廉臣在《医学达变·绪论》中又称三人为“三达名流”。
  张山雷名寿颐(1872~1934年),江苏嘉定人。因母病而学医,自学有成后又赴沪上从名医黄醴泉研习内科三年,1914年回嘉定黄墙,投师于疡科名医朱閬仙,并协助其师创办黄墙中医学校,后因朱氏病故而执教于上海神州医药专门学校。1920年受浙江兰溪诸葛少卿之聘,主持兰溪中医专门学校之教务,并悉心临诊,直至1934年积劳瘁卒。其间,不仅传道授业,还规设学制,编纂教材,培养出大批人才,也为现代中医院校教育提供了办学模式和思想资源。
  张山雷一生著述26种,主要有《中风校诠》、《脉学正义》、《药物学纲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钱氏小儿药证直诀笺正》、《全体新论疏正》等,合编本有《本仁堂医药丛刊十五种》。对于他的学术倾向,当代学者将他列入中西汇通派。张氏医名煊赫,除积习深厚、博学多通、实践丰富之外,很重要一点是治学方向深合学术发展规律而有所突破。对于研读《内经》,他主张“削肤存液,卖椟留珠”。又以为《伤寒论》方论可解,可用者不过十之七、八,有必不可通之处,不必强行敷衍。在他的时代,西医学已经从病理解剖所见,把中风归于脑血管疾患,他和张寿甫等人吸收了这方面知识,把中风归类于脑,以此超越了历代以来关于中风的外风、内风、非风以及中经络、中脏腑等学说而独树一帜。他的《中风校诠》既包综前美又慧眼独照而成为中风疾病史上的标志性著作。张山雷临危时自作挽联云:“一支半生,精诚所结,神鬼可通,果然奇悟别闻,尽助前贤,补苴罅漏;孤灯廿载,意气徒豪,心肝呕尽,从此虚灵于泯,惟继后起,完续残篇”。这既是他自身人格的写照,又把中医学的发展寄望于后学。他的精湛医术和高尚的品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B05.3
2
发表于 2003-7-24 20:07:0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张山雷自作挽联

张山雷先生是中西汇通的先驱,其精神感人至深。其事业光耀千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 16:21 , Processed in 0.0502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