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cx896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四逆散中柴胡当为桂枝之误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4-20 07:11:49 | 只看该作者

论四逆散中柴胡当为桂枝之误

   《伤寒论》经方甚多,柴胡当为桂枝不可妄言,要有历史根据。望不要臆断。
12
发表于 2007-4-20 09:21:33 | 只看该作者

论四逆散中柴胡当为桂枝之误

下面引用由PYL8882007/04/20 07:11am 发表的内容:
《伤寒论》经方甚多,柴胡当为桂枝不可妄言,要有历史根据。望不要臆断。
楼主临证处方用药的这种作法,很不严谨,是很草率的,也是很危险的。细心的临床工作者,一看就知道,这种作法,如治愈,是侥幸,如不愈,是不侥幸。建议楼主学学五积散先生、孙曼之先生、薄涛先生、赵红军先生等临证处方用药的作法,非常严谨。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7年04月20日 09:24am 时添加 -=-=-=-=-
“为什么不用它试一下呢?于是我就给他开了一个方子,”
按以上这种思路和作法从事临床,非常不可取,诫之!!诫之!!!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7年04月20日 09:28am 时添加 -=-=-=-=-
“其余大致正常,舌脉不详。一开始,我觉得这是寒热错杂之证,正准备给他开半夏泻心汤,忽然一想,半夏泻心汤所治之证乃胃热脾寒(或上热下寒)之证,因此应该上见呕吐,下见利下才对,而她并没有呕吐,又怎能算是胃热呢?大便老拉不干净,显然也不是脾寒引起的,因此用半夏泻心汤是不合适的。就在我举棋不定之时,我忽然想起了《伤寒论》中四逆散证也能见“泄利下重”,”
这种辨证过程和处方过程,更不可取,尤当诫之!!!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7年04月20日 09:31am 时添加 -=-=-=-=-
忠言逆耳,望海涵。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0 10:09:34 | 只看该作者

论四逆散中柴胡当为桂枝之误

临证之时,难免识证不全,谁又敢保证绝不出错呢?
本案所述,只是本人的一个辨证过程,虽然我是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设想,但我也不是轻易乱用药的,也是思索之后才决定的,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轻率的
14
发表于 2007-4-20 10:28:33 | 只看该作者

论四逆散中柴胡当为桂枝之误

楼主所列之证当为升阳不足所致,见厥为郁,随手措方,识误而病方,哲医之评诚然!
15
发表于 2007-4-20 13:44:35 | 只看该作者

论四逆散中柴胡当为桂枝之误

综楼主所述,总而言之,如下:
患者女性,腹痛,白带多,泄利下重,手足冷。(年令未载,病程未说,新病旧病未辨,舌脉不详)。------------楼主以四逆散加味治之。
lbkd1395先生认为升阳不足所致,也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若白带多、手足冷为旧病者,专治泄利下重即可,兼治带多肢冷亦可,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据此案例,岂能断言四逆散中柴胡乃桂枝之误,未足据也!未足据也!!
16
发表于 2007-7-20 00:38:57 | 只看该作者

论四逆散中柴胡当为桂枝之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8 05:07 , Processed in 0.05795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