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博信先生有一段对脉诊的论述,我认为很精辟,让我们一起学习:
今举一例,粗说脉诊,一患者,只言头有些微痛,便伸手就诊,医诊毕言,此为胃有凉饮,略着夜寒,其寒凉粘连停滞于右后肋侧稍之下,患者轻敲其处,果然酸痛异常,巧有后学在侧,问只凭脉诊,医者反问,你不都看见了吗?后学要求试诊,言其脉平平未见异常,医者说,轻浮取,脉管圆隆,略有张弦,初按未至中,血流濡滑,略有缓意,沉取平平,当尽在诸症不显之中。但你细取左关,轻用其力未至中,脉管上有一大头针粗细如筋之物,鼓指,位在左关下偏外侧,此既右后肋粘连停滞之处,促指而沉,稍沉取而上,其动潜于血流中,此即头痛之患。后用小柴胡汤去参枣,加川芎,陈皮,干姜治之。
个人体悟:脉诊的学习,脉象的识别,就象我们识别一个人的脚步声一样,要反复的去听,去验证,一个宿舍的同学几年下来,是谁回来了,听脚步声就知道,可是无论怎么讲给别人有什么特点,别人也不会一下子就听出来.这就像脉诊的学习,首先要有一个好老师,告诉我们是什么脉,我们去体会,临症多了,自然就明白了,言传是捷径,心悟是更重要,靠自己去悟有时真的较难,这也是师传的重要性. 沉默的羔羊的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