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五积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2:38:1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7/06/17 10:08pm 发表的内容:
桂枝汤本来是温阳剂还是补阴或补血剂,应该是不言自明了。
孙老师好!
桂枝汤到底是温阳剂还是补阴或补血剂,请老师给下个定义,五积散实在是愚钝,还请老师棒喝。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2:42:0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伤寒论》有诸般四逆:
四逆汤,
四逆散,
当归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孙老师能否各用一句话概括这四个方剂的要点?
还请孙老师指教。
53
发表于 2007-6-17 22:50:0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引用:“孙老师从何处认为,五积散把少阴提纲当作阴虚证了?能否给个链接或复制?五积散能把少阴提纲当作阴虚证?我想三七公肯定是不会认可的。”
     回复五积散:还是不明白,如果我们都认为少阴病提纲属于阳虚证而阳虚证的脉象为脉微细,那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再请先生说明之。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04:1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7/06/17 10:50pm 发表的内容:
还是不明白,如果我们都认为少阴病提纲属于阳虚证而阳虚证的脉象为脉微细,那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再请先生说明之。
孙老师好!
我明说了吧,少阴提纲是阴阳具虚,绝非单纯的阴虚或阳虚。
当然理解这个问题,是需要有一定的伤寒功底,还请老师参阅刘渡舟先生的注解为是。


-=-=-=-=- 以下内容由 五积散2007年06月17日 11:07pm 时添加 -=-=-=-=-
“脉微细”这三个字一日不解,少阴提纲则一日不明。
55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08:5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7/06/17 11:1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7/06/17 10:50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我们都认为少阴病提纲属于阳虚证而阳虚证的脉象为脉微细,
这里的我们不包括我。
在下以为,孙老师读《伤寒论》未免太过粗糙,类似提纲这等关键之处,字字需要反复掂量,切勿轻易滑过,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56
发表于 2007-6-17 23:43:5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7/06/17 11:04pm 发表的内容:
孙老师好!
我明说了吧,少阴提纲是阴阳具虚,绝非单纯的阴虚或阳虚。
当然理解这个问题,是需要有一定的伤寒功底,还请老师参阅刘渡舟先生的注解为是。
-=-=-=-=- 以下内容由 五积散 在 2007年06月17日 11:07pm ...
貌似您在胡搅蛮缠啊,阳虚相应会造成阴虚,阴虚自然也会造成阳虚,但是到底是阴虚造成的阳虚呢,还是阳虚造成的阴虚,才是问题的所在吧?
如果是阳虚导致的阴虚,自然以扶阳为主,滋阴为辅;如果是阴虚导致的阳虚,自然滋阴辅以补阳。不知道您因为少阴重证,以何为先呢?
不知您有意还是无意,就偷换了概念!这样好像没有意思吧!
57
发表于 2007-6-18 00:36:5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各位大师好!
辩论真精彩!
三七先生的语言风格若《内经》相仿,简洁明了
但是五积散先生与 孙曼之老师二位都是行家,怎么有点缠夹不清呀?不会故意抬杠吧?
孙曼之老师说:“但认为细脉为阴虚则又犯了初级错误,盖阴虚则脉气涣散不摄,浮现于阳分,故而脉呈现虚、大、散、洪之象;阳虚则脉气鼓动无力,蜷缩于阴分,故而呈现沉、细、微、小之象,还是一个阴与阳的关系问题”
阴虚一词其实有三种含义:血虚、真阴虚、肾虚。阳虚有气虚、火衰之别。
若春季受寒,可导至气虚,累及火衰,久之殃及血虚,脉细而微,
若肾虚,心火旺,脉象大而洪。
若失血,新病脉象虚、大
若火衰,则脉散 ?
58
发表于 2007-6-18 06:59:2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7/06/17 10:38pm 发表的内容:
孙老师好!
桂枝汤到底是温阳剂还是补阴或补血剂,请老师给下个定义,五积散实在是愚钝,还请老师棒喝。
这个问题这样问比较好:
桂枝汤是
a:温阳剂   b:补阴剂    c:补血剂    d:以上都不是    e:不知道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20:58:2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孙老师为何不谈?
60
发表于 2007-7-5 18:09:3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评三七生阴阳对话录


回复#23:
    upinghegege  先生你好!本人事务杂冗,只能抽空利用零碎时间参加与各位的讨论,以至于延至今日才给先生回复,抱歉!下面是我的回复:
    下面是《濒湖脉学》细脉主病诗的全文:
        “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  由寸、关、尺三部主病来看,这里说的完全是气虚、阳虚病症。最后一句“泄痢遗精号脱阴”是指阳虚及于阴,何以知此?因为原书把27脉进行了阴阳性质的分类,每一首诗都注明其属性。细脉注明是“阴”,与微、短、沉、伏、弱同类,以此知之。因此,我认为“血气衰”把血字放到气字前面,只是“连类而及”现象,并不能作为细脉主病为血虚阴虚的证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8 07:27 , Processed in 0.16748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