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新手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火神派之非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6-17 23:33:55 | 只看该作者

试论火神派之非

内经的理论是立体多维化的有机统一系统理论.
偏执一句半句话解读之,只能半懂不懂的,有些阴阳互变的症状,跟佛祖金刚经说法差不多,使人无所适从.只有整体有机解读才会明白其真意.
42
发表于 2007-6-18 00:03:06 | 只看该作者

试论火神派之非

能将内经一理而贯之,不妨用内经语言叙述,被现代语言雕饰的门派,其理论实在让人懵懵乎不知所云.没有统一的专业术语,也是中医的一大灾难.
43
发表于 2007-6-18 13:38:18 | 只看该作者

试论火神派之非

论人法天与地
  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佑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喜为雨,怒为风,结为霜,张为虹。人体有四肢五脏,呼吸寤寐,精气流散,行为荣,张为气,发为声,阳施于形,阴慎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蒸热发,否而寒生,结作瘿瘤,陷作痈疽,盛而为喘,减而为枯,彰与面部,见于四肢,天地通塞,一如此矣。
  故五纬盈亏,星辰差忒,日月交蚀,慧孛飞走,天地之灾怪也,寒暄不时,天地之蒸否也,山起石立,天地之痈疽也,暴风疾雨,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天地之枯焦也。
  明于其故者,则决之于药,济之于针,化之于道,佐之于事,故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人之危厄生死,禀于天地。阴之病,来亦缓去亦缓;阳之病,来亦速去亦速。阳生于热,热则舒缓;阴生于寒,寒则倦急。寒邪中于下,热邪中于上,饮食之邪中于中。
  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有验于人,人法于天,观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苟能穷乎比,则思过半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8 10:15 , Processed in 0.25048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