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瞭望》文章:忧患中医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8-27 08:25:0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瞭望》文章:忧患中医

    给自己掘墓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敌人绝对不会来掘墓!
    死亡是自然规律,不恐惧、不害怕、不忧患不是唯物主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也惧怕死亡!害怕也没有用,不如自己自掘坟墓!
12
发表于 2009-8-27 08:27: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瞭望》文章:忧患中医

“中西医结合遭到西医界的忽视、忽略,甚至在中医那里,也受到冷落,被认为名为发扬中医、实则消灭中医——“结合一点,消灭一点,完全结合,完全消灭”。@l525{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iM`k{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以“振兴中医”为己任,该中心主任张晓彤是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之子。他对《瞭望》新闻周刊说:“中西医结合就是西方为消灭中医药而射向中医的一支暗箭。”lp”
——————————如果中西医真正结合了,那么,消灭的不仅仅是中医、而且包括西医,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中西医真正融合的、涵盖中西医而高于中西医的“全医学”,将是医学的最高境界。——请参阅《稚嫩的西医、保守的中医、理想的全医学》一文。
13
发表于 2009-8-27 08:36:1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瞭望》文章:忧患中医

“张晓彤说,正是因为二者在出发点和目标上的巨大差异,中西医汇通派仍属中医流派,中西医结合则出自一种虚妄的想象。”——————————————
中西医结合体现的是“和”、是“合”。目的是一致的、目标是不同的;对象是相同的、方式是各异的。中西医药学的目的都是治疗疾病和调理机体的失衡,使人恢复或者趋向健康:西医作用的目标大多是疾病、中医药作用的目标是机体、是机体的失衡和证候;中西医针对的对象都是人,而调治方式是不同的:西医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中医以动植物等绿色生物调理证候、失衡为先。中医药的调治渗透着和谐、条理、温和,更强调合作:各种药物的合作(汤头)、联合应用、医生和药物、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合作;中、西医之间的合作。——摘自《破解中医药》
14
发表于 2009-8-27 08:39: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瞭望》文章:忧患中医

            外感染热病学
   《外感染热病证态学》是中医外感热病学与西医感染病学融合后形成的现代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一个连续过程,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的学者们进行了300多年的不懈奋斗至今没有完成融合的任务。我们在前人奋斗的基础上,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与科学实验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医前辈邓铁涛、赵金铎对中医的“证”进行规范,对外感染热病证态学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赵金铎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把温病与伤寒的证候归纳为135个证,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把外感证候归纳为76个证,但是他们没有揭示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理论。证态体系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感染病的疾病过程融合为统一的整体,揭示了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内,中医的证可以通过相应的证态在西医的理论框架内自由流易,西医的病理状态也可以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内自由流易,这样,西医根据病理状态的诊断通过相应的证态可以获得正确的中药方剂,中医可以借助证态体系使得“证”得到相应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以及详尽的治疗方案。证态体系在中西医融合理论层面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5
发表于 2009-8-27 08:46:5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瞭望》文章:忧患中医

“来自“科学”的挤压”——————中医药是最科学的,中医药催生了科学、发展了科学,科学挤压不了中医药、科学会促进中医药发展。——————————“科学”历经数百年,连自己的“名分”(定义)都不能确切地表述,不能不让人对“科学”的魅力产生怀疑。“科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否则,用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动态的事物、动态的自然界,就很“不科学”了。 “辩证求是”应该是比较确切的定义。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都是符合“辩证求是”的,中医药是科学的。
辩证求是,辩证就是辩解、辨析、分辨“是、非”、“辩证地”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求”就是“求得、追求、争取、求索”。“是”是最关键的,“是”就是“是非”的“是”,“正确”的意思,“客观”的意思;是“大道、大事、中庸、和谐”,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趋向精确的。——摘自《破解中医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3 11:21 , Processed in 0.09748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