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82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8-22 21:34:5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经络的实质问题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中医的现代研究多注重物质及结构的方面,缺乏宏观的规律和战略问题。经络的实质研究也不例外,国内外如此。
    按照旋转统一论的观点,首先基于这一方法论和原理作为一个宏观的规律,然后是依据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再来看定位的层次。经络的实质就很清晰,其关键在于人体生命的运动规律和结构,意识及功能的关系。一言以蔽之,经络实际就是人体生命气动力的表现形式。生命存在经络就存在,生命消失经络随即消失。这里可以从“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里得到证实。
    经络遵循的是旋转统一性原理和规律。在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上,入手解决的部位和层次是由上,由表入里。在物质结构,功能和意识方面,最先是从意识和功能,然后调整物质结构。我们可以从经典常识中找到充分的依据。肺主皮毛,心主血脉。《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针灸主要是从君主之官入手调拨运转气血的顺逆以达功能旋转正常为目的,进而促使物质结构的相对平衡,以期意识的和谐统一。其中针灸时之所以非常重视宁心定神就在于此。
   由此也可以对古训的一针二灸三用药的应用是由浅入深在顺序层次的进一步认识。《素问》曰: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从上中下三部(焦)来讲,也可以得到证实:上焦如雾;上焦应天。中焦出气如露;中部应人。灸法主要是起到温补扶阳的作用。“陷下则灸之’’就是通过人体毛细血管的扩张,促使毛细血管分泌的滤出液增加,从而补充了局部的组织液量。药物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起到从体内通过肠胃中焦的运化而运通以达全身的目的。
对经络实质问题的探究已回到人体生命气动力之本质。
    经典有言:人身三宝精气神。也就是人体上中下,里中外的三个层次。
    内经:内居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游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才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当前国内外对经络实质研究现状多是集中在物质结构,也有从功能方面研究,还有一些从心里暗示等方面,但总体上都是偏向某一两方面,而少有从综合整体及宏观规律的全方位,多角度出发。故此,严重偏离了经络的本质。
    从发展趋势和揭示本质来讲,目前急需的是利用这一旋转统一性原理,进一步掌握经络于脏腑及内外的关系。以及解决和调治疾病缓解症状的规律。并不是如当前的具体物质结构分析。
   现代研究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人体生命气动力是由意识,功能及物质结构三部分组成。尤为关键的是: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功能和物质结构这一点在人体上的特殊作用和价值。
    而对这些问题的阐明,旋转统一论和原理,以及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却能有力有效地给予诠释。特别是在原理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借助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不仅从平面,主要是从立体角度能够对经络自身及整体,还有各个脏腑之间的关系规律。自体内到体表的区域之间,相互协同制约规律都很明晰。
    另外从部位和层次的顺序关系及规律,在模型上也能够清晰明了地得到解释。即针刺时首先要宁心、安神、定志,关键是由上由表入里,首要的是调节意识,带动功能,以达调动物质结构相对平衡,与功能、意识保持一致为目的。
   这也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和机制的较好解释。
   此外,也是中医治疗注重意识配合医者的关键所在。并非单单针灸一项,气功,推拿,按摩,武术,太极拳等等同样如此。
    人体生命从细胞开始到发育成熟的人体,至到生命终止,经络这一人体生命气动力的通道也随之消失。
    而经络实际上就是五脏六腑组成的物质结构、功能和意识的全息组合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即人体生命气动力分布在全身的网络和路线。现代国内外所研究的内容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都未能揭示其整体的奥秘。
    就在经穴的分布上还表现出突出的美学特征,如神阙穴正好处在人体上下的黄金分割线上。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12
发表于 2007-8-22 22:23:4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据资料报导针刺穴位能测出生物肽。可进一深层次探讨,想办法理出规律性。
13
发表于 2007-8-22 23:49: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下面引用由82602007/08/22 09:34pm 发表的内容:
经络的实质问题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中医的现代研究多注重物质及结构的方面,缺乏宏观的规律和战略问题。经络的实质研究也不例外,国内外如此。
    按照旋转统一论的观点,首先基于这 ...
8260先生你好:假如以上能成立,那么,中医基础理论用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以及各组织器官、针灸学用经络联结全身的腧穴、《伤寒论》又用经络代表疾病的深浅和不同的证候、《难经》则认为五脏之脉皆分布在上肢的寸口部位,这些不同的解释及其不同的用法,应该如何说得清呢?因此,哲医以为,要彻底弄清经络的实质,还是应该以《内经》之说为准。在《内经》中,经络的实质是什么,是有解释的。只有《内经》能把以上问题全部说清。
14
发表于 2007-8-23 08:35:4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2:36: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8260先生你好:假如以上能成立,那么,中医基础理论用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以及各组织器官、针灸学用经络联结全身的腧穴、《伤寒论》又用经络代表疾病的深浅和不同的证候、《难经》则认为五脏之脉皆分布在上肢的寸口部位,这些不同的解释及其不同的用法,应该如何说得清呢?因此,哲医以为,要彻底弄清经络的实质,还是应该以《内经》之说为准。在《内经》中,经络的实质是什么,是有解释的。只有《内经》能把以上问题全部说清。
实际上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这三个经典所站的角度不同,而依据的人体这一参照没变。
我的理解是,这正是《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体系的建立它是一套整体框架,三个经典所站的角度不同也正是整体中各个角度的一部分。
16
发表于 2007-8-23 15:22: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研。
17
发表于 2007-8-25 17:57:2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引。深一层次。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7 08:43 , Processed in 0.05345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