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杏林奇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4-30 08:14:2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癌细胞的杀手基因
From 自明知识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植入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成功培育出抗癌实验鼠,并有望根据动物模型开发出治疗人类癌症的新途径。

肯塔基大学放射医学专家维韦克?瑞奈卡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鼠前列腺中发现了一种名为Par-4的肿瘤抑制基因。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这种基因能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像这种能专门以癌细胞为靶向的“杀手基因”十分难得,因此研究小组认为Par-4在癌症治疗方面极具潜力。

他们将这种基因引入正常实验鼠的卵子中,然后将被基因改造过的卵子植入代孕实验鼠体内。结果,新生实验鼠对癌症具有明显的免疫力。新生实验鼠能够正常生长,不会出现先天缺陷,而且这种实验鼠的寿命还要比对照组的正常实验鼠长几个月,这说明添加基因没有产生毒副作用。而目前用于人类癌症治疗的放疗或化疗都会损伤癌症患者的正常细胞,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瑞奈卡说,将来有可能通过骨髓移植将Par-4基因植入人体内,对抗各种癌细胞。但这一方法要真正应用到人类癌症治疗中,尚需时日。


22
发表于 2008-4-30 08:15:1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糖尿病女性患大肠癌风险大
糖尿病妇女已经有很多需要处理的复杂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而现在另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诊断:大肠癌可能也要加入其中。

根据在周五公布的研究结果,糖尿病妇女罹患大肠癌(即在结肠或直肠组织癌组织的生长)的可能性要比那些没有代谢综合症的患者高1.5倍。这个研究结果在周五召开的美国肿瘤协会的第六届世界癌症研究会议的肿瘤预防前沿会议上公布交流。

“我们刚刚开始了解胰岛素在增加其他肿瘤发生率中的作用。”,Andrew Flood博士说。Andrew Flood博士是这个研究的主持者,也是明尼苏达州大学公共卫生部的流行病学与社会保健专业的副教授。“在这个研究中,最初我们发现:诊断为糖尿病的妇女,意味着发生结肠直肠癌的机会高50%。”Flood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来自于大规模的肿瘤筛查研究-乳腺癌示例研究计划的数据。这个研究在70年代进行,有29个不同的医疗机构参与了这项研究。他们追踪了至少45000名参与的妇女,以确定后来有多少妇女发生了结肠直肠癌。在调整了那些可变因素后,Flood博士说,结果依然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且他相信胰岛素在这其中起了一些作用。“胰岛素水平的升高本身也许就增加了危险性。”他说。

高胰岛素水平意味着高危险性?
David Beck博士,是纽奥尔良市的Ochsner临床基金会的结肠和直肠外科的主席,他也认为胰岛素可能在肿瘤的进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胰岛素对于细胞应用糖的能力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糖被认为是细胞很大的能量的来源。”,他说,“血糖水平的升高可能可以一开始支持细胞的生长或者与新生血管的生长有关,这些都能加速细胞的生长。这也许是其他肿瘤生长的一个因素。”

为了验证胰岛素升高是癌性息肉的促发因素(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在那些发展中的糖尿病患者以及那些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中十分的常见),Flood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从那些后来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的妇女身上得来的数据。他们惊奇的发现,在那些所谓的“糖尿病前期”的妇女身上,没有发现大肠癌患病的危险性增加的现象。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经常有胰岛素水平的升高,所以我们想也许在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存在类似的高危因素。”,Flood博士说,“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的发现。”胰岛素加速肿瘤细胞生长的确切原因,目前并不明确。Flood博士猜测可能与胰岛素在体内的时间的延长以及胰岛素水平的增高有关。Flood博士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糖尿病妇女和发生结肠直肠癌的统计学的关系,并且明确是否有发生其他肿瘤的可能。他指出胰腺癌可能是其他能被胰岛素影响的疾病。“对于糖尿病的妇女而言,能帮助她们不得结肠癌最好的方法是控制她们的血糖。”Flood博士补充说,“这也是她们实实在在应该做的”。

BECK博士提醒患者们,息肉的结肠镜检查是防御结肠直肠癌的第一道防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于预防大肠癌而言,肠镜是结肠直肠癌的筛查是关键。” 他说,“如果糖尿病妇女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是增加的话,那么对她们进行筛查更重要,而且我们也许应该考虑缩短她们的随访周期“
23
发表于 2008-4-30 08:15:4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西洋参可减轻癌症相关疲劳
From 自明知识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许多癌症患者在诊断后及治疗期间会出现严重疲劳感,增加睡眠或休息通常不能缓解疲劳。近日,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美国梅奥医院的Barto等报告,美国威斯康星州产的西洋参可以改善癌症治疗导致的疲劳,提高患者活力。

对已经完成了癌症治疗的患者而言,疲劳是他们除了癌症复发之外最关注的问题。目前除了锻炼,没有其他好的解决办法。

该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共纳入282例癌症患者,分为4组,每组各71例患者,每组中均有39~48例患者完成了8周的治疗。4组患者分别接受安慰剂和3种不同剂量的威斯康星州产西洋参,分别为750 mg/d、1000 mg/d和2000 mg/d。

结果表明,接受安慰剂治疗和最低剂量西洋参的患者的躯体疲劳或心理状态等几乎没有改善。接受大剂量(1000 mg/d及以上)西洋参的患者活力水平较高,总体智力、体力、精神和情感状态均有所改善。

Barton教授提醒,现在还不宜将人参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 因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另外,目前美国缺乏对西洋参产品质量的规范管理,也未推荐科学的补充剂量。进一步研究将探索威斯康星州产西洋参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确定适合人体的剂量范围。
24
发表于 2008-4-30 08:16: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食物来源叶酸有助于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
From 自明知识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如何预防已成当务之急。研究发现,许多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其中叶酸在结直肠癌预防中的作用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叶酸不能由哺乳动物自身合成,主要从绿色蔬菜、水果、谷物、豆类以及动物肉类等食物中摄取,或者来源于肠道裂解分子。有研究表明,与低摄入者相比,叶酸高摄入者患结肠癌的危险降低了40%。在1987-2004年间,Larsson等在对61433例年龄在40~75岁的瑞典妇女进行随访时发现,叶酸摄入量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负相关,而且增加叶酸摄入量对降低近端结肠肿瘤发生率的作用大于远端结肠和直肠。

但是,最近的一项在1021例结肠腺瘤患者中开展的临床多中心试验发现,叶酸并不具有预防腺瘤切除后复发的作用,这对叶酸预防结直肠癌的假说提出了挑战。

我们曾开展一项叶酸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患者病理组织学得到改善,胃癌发生率降低是出现在采用叶酸治疗7年之后。因此,我们认为,在叶酸干预人类结直肠癌发生的研究中,应采用较大剂量(5~20 mg/d),或者将服用周期延长至7年或者更长。

值得注意的是,有国外学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补充超过生理剂量1000倍的叶酸(2.0~5.0 g/kg 食物),可导致结肠癌前期疾病——异常隐窝灶(ACF)形成。因此,要提供安全有效的肿瘤预防,还须制定最佳的叶酸干预剂量及时间规范,不可盲目补充叶酸。
25
发表于 2008-4-30 08:16:3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胃癌细胞MDR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From 自明知识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由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领衔的项目组经过13年攻关,终于完成了对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MDR)分子机制的系统研究。该研究对全面揭示胃癌细胞化疗耐药机制、设计耐药检测试剂和逆转试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指导价值。日前,这一研究成果荣获200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胃癌细胞的MDR是胃癌患者化疗失败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外已发现一些MDR相关分子,如P-糖蛋白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拓扑异构酶、凋亡相关分子等,并根据这些分子找到了一批MDR逆转剂。但是,上述MDR相关分子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率很低,所找到的MDR逆转剂也均因毒性过大或疗效不明显而未能通过针对胃癌的临床试验。因此,胃癌MDR发生机制研究仍是医学研究的热点。

樊代明领衔的项目组对胃癌细胞MDR的分子机制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结果:建立了5株来自于中国人胃癌细胞系的胃癌MDR亚系,评价了已知MDR相关分子在胃癌细胞MDR中的作用。在国际上较早报道了热休克蛋白90、Fas和Bax参与胃癌MDR的调控。并首次报道了RhoA、Runx3和钾电流/钾通道参与胃癌细胞MDR调控。该研究发现了一个包括114个分子/基因的胃癌细胞MDR相关分子群,并向国际GenBank或EST数据库登录了31个新分子的基因序列,阐明了14个由该项目组发现的MDR相关分子在胃癌细胞MDR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26
发表于 2008-4-30 08:17:1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破解乳腺癌细胞初期扩散机制
From 自明知识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生物控制系教授约瑟夫·雅登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小组,近日破译了乳腺癌细胞第一阶段扩散机制,这一发现对开发新的抑制癌扩散药物大有帮助。

研究发现,癌细胞扩散始于一个来自细胞壁外的信号,这种称为生长因子的信号可引起细胞内部骨架分裂,使原本紧密挤压在一起的蛋白质纤维散成细线,最终使癌细胞从周围组织中分离。

为深入了解细胞分离过程,科学家绘制了细胞收到信号后基因表达变化图谱。对获取的大量信息分析后发现,有两种蛋白质非常引人注目,其中一种蛋白质有两只“手臂”,另一种只有一只。有两只“手臂”的蛋白质用一只“手”抓住细胞内部骨架,另一只“手”抓住细胞膜,从而起到稳定细胞内部骨架的作用;而有一只“手臂”的蛋白质则只能抓住细胞膜,对细胞骨架无能为力。当细胞收到生长因子信号后,有一只“手臂”的蛋白质数量上升,有两只“手臂”的蛋白质数量下降,致使细胞内部的稳定性被破坏,失去约束的蛋白质纤维散成细线将细胞推开。对癌细胞来说,这便是扩散的初始阶段。

雅登表示,癌扩散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解癌细胞脱离周围组织开始转移的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抗癌药物。
27
发表于 2008-4-30 08:18: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预防癌症从娃娃抓起
From 自明知识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每年2月4日的世界癌症日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组织的一项全球性活动。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今天的儿童,明天的世界” (Today’s Children, Tomorrow’s World)。总部位于日内瓦的非政府组织国际抗癌联盟与86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组织共同开展这项宣传活动。此项宣传的目标人群是家长、医务工作者以及卫生政策制定者。活动的焦点是癌症的预防,它向全世界传递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从儿童时期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成年后患癌症的危险。
威胁儿童健康的白血病以此为主题,今年世界抗癌宣传活动的4项主要信息为:
● 为儿童营造一个无烟的环境;
● 积极锻炼、健康饮食和避免肥胖;
● 宣传与病毒相关的肝癌与子宫颈癌疫苗的知识;
● 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儿童是世界的未来
2005年,全世界有760多万人死于癌症,这一数字是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的两倍,占全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3%。2006年,死于癌症的人数比死于艾滋病、疟疾以及结核病三者的总人数还要多。许多人都认为人们无法控制癌症危险。而事实上,在全世界每年新确诊的1100万癌症病例中,只要人们按照已知的健康知识去改善日常的行为习惯,其中1/3的病例都是能够预防的,另有1/3的患者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获得良好的转归。而预防的最佳时机就是从儿童开始。
“今天的儿童,明天的世界”,这一活动的目标是唤起人们预防癌症的意识。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成年后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成长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都对其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政府为儿童接种癌症疫苗,将对预防肝癌和子宫颈癌起到积极的作用。

基于以上原因,“今天的儿童,明天的世界”这一宣传活动将以青少年为核心展开,集中在以下四个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

吸烟
2006年,烟草导致500万人因患癌症死亡。科学证据表明,近30%的癌症死亡与各种形式的烟草接触有关。吸烟者患各种癌症的危险显著升高(包括肺癌、喉癌、咽癌、膀胱癌、宫颈癌、肾癌和胰腺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肺癌。男性人群中80%的肺癌和女性人群中50%的肺癌都由烟草引起。同时,烟草也使被动吸烟者的患癌症几率大大提高。因此,为儿童营造一个无烟的环境至关重要。

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与结肠癌、乳腺癌和子宫癌相关。但如果从儿童时期即开始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食水果和蔬菜,少食红肉类和加工肉类,患癌症的危险就会大大降低。缺乏运动可以增加患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危险,而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使患结肠癌的危险减半。

慢性感染与癌症
近1/5的癌症由慢性感染引起。每年近50万的宫颈癌病例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相关。2006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高效预防HPV16亚型和18亚型的疫苗。这两种亚型的HPV病毒引起70%的宫颈癌病例。
HBV疫苗可以使95%的接种者产生抵抗力。

日光暴晒
紫外线可以引起皮肤恶性黑素瘤及其他类型的皮肤癌,而紫外线的主要来源就是日光。每年全世界有13万例恶性黑素瘤和近300万非黑素瘤皮肤癌的病例报告。正确的日光防护可以显著降低皮肤癌的发病率。在日光强烈的情况下,家长应该指导儿童在树荫下活动,同时用衬衫、太阳镜和帽子遮盖皮肤,并使用系数大于20的防晒霜。


28
发表于 2008-4-30 08:32:1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中医基本原理:人体后天生现的事物,人体自身生的出就消的了!
29
发表于 2008-4-30 09:40:5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无论天地万物,还是世界,国家,家庭,人体,和谐是生机!
30
发表于 2009-5-10 15:30:0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过度治疗害处多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

请问脑部肿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治愈的可能性大吗?位于左脑颞叶枕区。因为小孩子才5岁,所以手术切除后没有进行进一步放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09:42 , Processed in 0.05068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