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五积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妇科探源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4-4-1 19:51: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宫廷效验方:断带汤。
人参(或红参)9     炮姜6---9        生白术9       炙甘草6     升麻3     葛根9           羌活6        防风6          白芍9
加减:气虚加黄芪。
      血虚加枸杞,当归,熟地,去羌活 防风 。
      阳虚加二仙,金毛狗脊,鹿茸。
      淤血加当归,桃仁,牡蛎。
              
        
按:此方之妙,妙在并无一味止带之品。
此方化裁于甘草干姜汤。
12
发表于 2004-4-1 19:55: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薛立斋先生疗疾多晨服补中益气,晚服六味地黄,取其阴阳之法!
先生反其道用之,不知深意,请赐教!感谢万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4-1 20:06:0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下面引用由刘寄奴2004/04/01 07:55pm 发表的内容:
薛立斋先生疗疾多晨服补中益气,晚服六味地黄,取其阴阳之法!
先生反其道用之,不知深意,请赐教!感谢万分!!
就其二药之用法约而言之,有顺天时之用,有逆天时之用。好比夏日有用姜附者,也有用石膏,黄连者。
盖用药之法,贵在变通,类似这类的简单方药,如归脾丸,早晨服用和晚间服用的效果则完全不同,贵在医者要明其理,看古人医案,最需细细品尝。
14
发表于 2004-4-1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调理之法宜顺应天时,不知为何久服亦反其道?请先生明示!感谢万分!
15
发表于 2004-4-1 22:09:1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畏寒,怕冷,月经量少,经前乳房涨痛,色黑,冬季脸色发黑,睡觉时手足心热,大便干涩,
由上可见,是阴阳具虚之证。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反其时用,为以阳抱阳,以阴守阳。这样才不至阴阳格拒。
不知我所说对否?
16
发表于 2004-4-2 09:49: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多写先生赐教!
阴阳之道在乎平和!医之法在纠其偏!
余不敏,深受祝味菊先生及陈苏生老师影响!
用药亦多遵其法!!于阴阳具虚之法多取温滋!
即温阳药与滋阴药同用。用于阳衰而阴亦不足,证见虚烦懊恼、失眠、怔忡、肢节酸楚者。陈苏生老师说:凡阳用不彰而阴质亦亏,可勿论其见症,病机相合,用温滋之法咸宜,收效亦佳。
余验于临床!每多取效!故深信不疑!
乐先生所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反其时用,为以阳抱阳,以阴守阳。
此为阴阳之常法!千古不变!而这样才不至阴阳格拒之说!未免牵强!当因时因人而论!
阴阳格拒,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壅盛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临床现象。《伤寒论》有论其之文!以阴领阳,以阳引阴!除其深伏,敛其浮越!
阴静阳动!互纠其偏!阴阳治法亦千变万化!故缪希雍有潜鱼置介之法!别出新裁!!
后学狂言!请求斧正!以纠己之偏!感谢万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4-4-2 20:10:1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经验方:解郁汤
桔梗30---60      茜草15---30
适应证:郁证
肝脾不和:加颠倒木金散(《金鉴》)
18
发表于 2004-4-2 22:31:0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所言有理
19
发表于 2005-12-9 04:44: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20
发表于 2007-11-16 22:45:2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妇科探源

五积散先生提供的经验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3 13:16 , Processed in 0.05631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