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概念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22:02:29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7/12/15 06:57am 发表的内容:
引用21楼:

可怜父母,大捆的血汗钱,供养的中医学子,竟然不能正解“啜稀粥”之用,不过问题貌似简单,却也是目前中医教材不能正解《内经》之气这一根本问题的延续问题,
唉!我也解释不好为何人要吃饭 ...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口父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执水执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52
发表于 2007-12-16 08:47:17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这个贴子最后由丁和在 2007/12/16 09:04am 第 1 次编辑]

语言难 , “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使人们的思维落实在“药力”二字,
前文“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说明太阳中风乃阴弱不能制阳之证。治当养阴气以制阳气。“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脾胃之味, 大枣味苦甘,大枣之甘不足以应对生姜之辛与大枣之苦,以“啜热稀粥”相助。
总方说明中医治病依仗“气”,药引导“气”,气载药行,互为因果。药有谷气相伴则有良效,药无谷气相伴则无效,或呈不良反应。
53
发表于 2008-3-16 16:20:53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乃雄和溪流版主真的是饱学之士,令我等汗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1 00:21 , Processed in 0.09286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