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川耗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鸟语"的文学解释,顺便给中西融合观普及点文化知识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4-9-8 08:34:55 | 只看该作者

四、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
(一)关于时代的划分
   “时代”不单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具有社会性质的概念。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认可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与现代。
    古代,在欧洲指的是16世纪以前,在中国指的是鸦片战争以前,按照人类社会发展史是指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社会。
    近代,在欧洲是指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的社会,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在中国是指鸦片战争之后,即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现代,一般认为现代社会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现代社会的标志是十月革命,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社会,是一个过渡时期。
前已述及,中国社会与欧洲社会进程之间的时间差,是东西方文化具有不可通约性的根本原因。
(二)关于科学(时代)的划分       
    科学也是很难定义的一个概念,最早科学是“知识”的意思,以后又把科学定义为:关于分科的学问。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以严格的实证方法、分析方法为主要方法的自然科学是从文艺复兴之后发展起来的。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及意识形态,包括各种自然科学理论,因此我们可以把科学按照时代分为古代科学(或者称为前科学)、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这种分类方法是把科学当作“知识”为标准而进行的。
    古代科学是与其生产力相适应的,古代的生产工具分别是石器、青铜器、铁器;古代的动力主要是火,其科学方法主要是观察、记录与思辩,特别是在早期,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是不分的。先哲们往往既是自然科学家,又是哲学家,在人文科学方面又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古代的先哲们往往把人、自然、社会现象包括神、宗教等放在一起研究,以致于科学成为宗教神学的工具、附庸。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的古代医学,都是哲学医学著作,都混杂有宗教神学的成分,只是程度与表现形式有差别。
    近代科学是现代人们都熟知的,为资本主义创造了无穷无尽财富的自然科学,为全人类带来了欢乐与享受,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与隐患。近代的生产工具是以钢铁制造的机器,动力是蒸汽机与电。近代科学是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从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宣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实验方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强大杠杆。分析方法、实验方法、原子论、还原论、机械论在方法论上都称为分析方法。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一般的是指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科学,这时候形成的医学就是近代医学。近代科学与近代医学主要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
    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不同,一般公认现代科学技术的标志是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科学理论的标志是相对论、系统论、信息论。现代科学理论及技术产生于20世纪初,50年代成熟,70年代得到公认。现代科学是整体性的科学,综合性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现代哲学的沟通与融合,辩证唯物主义属于现代哲学。现代科学除了使用实验方法与分析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使用了系统方法,综合性方法以及哲学的思维、思辩等方法。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现代医学与近代医学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
(三)医学时代的划分:
   (待续)
42
发表于 2014-9-9 07:37:23 | 只看该作者
      (三)医学时代的划分:
    中国的、传统的、古代的、封建社会的中医;欧洲的、传统的、近代的、资本主义的西医;现代的、整体融合的、现代医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如此。
       1.现代医学
     医学是在其它基础科学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发展的,医学的发展一般的说落后于其它基础科学,现代医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是合乎情理的,其标志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中西医理论体系融合等。这些理论学说的共同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西医对人体分系统的研究方法,而把传统西医对人体分系统研究的结果按照不同的层次再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的器官系统其结构与它的功能不对称(结构形态与功能不对称是中医脏象学说的特点;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西医的特点),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现代医学要求把人的健康与疾病放到自然界与社会中一起研究,这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哲学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我们说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1)现代医学模式概念
    模式是指概念模式,医生利用概念模式来组织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着广泛讨论。不少人认为生物医学模式存在着内在的严重缺陷,同时更不适应现代医学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作为它的概念框架,主张应该在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中来研究人体或人。各层次之间既有横向的相互作用,又有纵向的相互作用。纵向的相互作用就是下向因果性和上向因果性的结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医学教育以及整个社会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包容关系,即生物医学研究乃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见,疾病谱的改变,导致关于“健康”新参考系的出现,最终引发医学模式改变。
     (2)现代医学的结构体系
    现代医学已经发展为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没有人能够说清它有多少个学科,而且新的学科还在不断增加,有学者归纳为以下体系。
           附表   现代医学的结构体系
组成部分                                   内    容
基础医学              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医药工程技术        用现代工程技术解决医学在研究和应用中所需的各种手段
应用医学             运用以上两部分的知识、技术,以及前人的经验,防治人的疾病,保证人的健康
理论医学           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医学,以揭示医学的特点与规律的科学
    在上表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都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层次,每一层次都需以它上面(前面)的层次为基础。当然,下面的层次对上面也有反作用。
    系统的进化是扬弃、包容、涵盖,否定与抛弃的是旧系统中阻碍新系统进化的那一部分。系统的进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高级形态对低级形态的否定是扬弃,它把低级形态中的有利结构包括到自身结构中去了,从而使高级结构形态比低级形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现代医学应当扬弃、包容、涵盖,以往的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时代的医学,包括近代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其它地域民族的医学,吸取它们的长处扬弃其短处,现代医学的范式才能成熟。
     2.中西医结合
      指的是中国传统医学与近代西医的结合。从明朝万历年间算起,已经进行了300多年,经历了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理论体系融合三个阶段,是在相互斗争、相互否定中结合的,时时刻刻都在结合着,至少在中国,许多西医使用中药治疗感冒、腹泻、肝炎等常见疾病就是证明。西医自然地、不自觉地进入现代医学,中医是在与西医的斗争、结合过程中融入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成果是“病证结合”,按照西医对疾病的分类,每一个疾病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分为若干证,根据证型选用相应的方剂。因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病证结合没有实现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没有阐明证与证之间的内在关系,没有揭示证的本质。但是病证结合为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中西医结合不是指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病、证结合不属于现代医学范畴,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才属于现代医学的范畴。
     3.近代医学(西医):
43
发表于 2014-10-22 11:2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0-22 11:25 编辑
川耗子 发表于 2014-8-24 19:56
每周一顶,义务教育文盲知“鸟语”文化含义。


张先生:  你对融合观李同宪先生的义务教育, 收效不大啊.  可以说,  没有效果.对牛弹琴.。
有句话叫:人要不要脸,老天也难管。说的真对啊。中医界有这样的人,还能好吗?

点评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也不看看,谁教育谁呀!拉垫背的呀! ———————————————————————————— 你抄这些内容,就能证明你懂了?再抄几本书,也不能证明。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2 18:21
先生也不看看,谁教育谁呀!拉垫背的呀!  发表于 2014-10-22 16:31
44
发表于 2014-10-22 18:2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0-22 18:23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0-22 11:23
张先生:  你对融合观李同宪先生的义务教育, 收效不大啊.  可以说,  没有效果.对牛弹琴.。
有句话叫: ...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也不看看,谁教育谁呀!拉垫背的呀!
————————————————————————————
     你抄这些内容,就能证明你懂了?再抄几本书,也不能证明。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你一张嘴,就漏洞百出。文革当中,你没学着啥玩意吧?


    现在论坛上公开认定你没文化的有我,有川耗子张先生。
    公开认定你为娱乐明星的有我、有川耗子张先生、有罗鸿声先生。等等,快够一桌了。哈哈!你的名字多啊。

点评

你有就是测日影  发表于 2014-10-22 19:05
45
发表于 2014-10-22 19:17:57 | 只看该作者
        你还没有被娱乐够吗?还想被娱乐啊?收费吗?报个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2 03:57 , Processed in 0.0858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