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ianj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师学习收获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4-27 10:25:41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4-27 09:10
正确解读古人的这一部分医学解剖知识,将会开创一个医学的新时代。
———————————— ...

      王教授,转载一篇网络博客您看看,可惜找不到作者的名字,很遗憾。以下是原文:
    现在经常看到的提法是中医的五脏六腑并不等同于现代解剖学的内脏(internal organs),中医的“脏腑”是功能性的概念。那么是否自古以来的中医从来没有把肝心脾肺肾当器官看待呢?恐怕不是这样的。

    在医学史上,中医的脏腑本来也是基于实物解剖的,因为当时儒家的思想还没有深入贯彻,对尸体的处理也没有诸多禁忌。

    《灵枢·经水》篇:“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就清清楚楚地表明了脏腑并非抽象的功能概念。

    此外,《灵枢·肠胃》篇与《难经》更是详细列出了消化道、心、肺等的长短大小和重量:“咽门(也就是食道)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迭……”

   《难经·四十二难》列出了肠胃长短和脏腑重量。依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心与肺的重量比例为1:4.25,和现代解剖学的1:4.33非常接近。

   这些都是我国古人对实体解剖的研究和了解,这种精确和严谨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那么这些精确实际的脏腑怎么到了现在却变成了“中医从来没有把肝心脾肺肾当器官看待,中医只不过把它们当成功能单位罢了"呢?

    在20世纪之前,并没有人明确地说中医的脏腑并不是具体的解剖器官,当时有一个传教士医生合信在1851年出版的《全体新论》中向中国人解释了现代解剖学知识,并指出了中医脏腑记载的不确切之处。当时的中医罗定昌、唐宗海曾经著书回应,却没有人提出中医五脏并非实物。

    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说:“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更勇敢地主张依据现代解剖新知识来修正中医的脏腑,他这种创新主张固然也有很多人反对,但是正反意见中都没有“脏腑不是解剖上的器官”这种提法。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纂》提出汇通中西医学可以“形从洋,理从华”,实际上是肯定了西方解剖学对人体器官的认识,他也没有说中医五脏不是实物。如果当时就有脏象学说这种“利器”,他们这帮人早就用来反驳西学了,何苦这么狼狈地灭自己威风呢?

    那么脏象学说究竟是哪个牛逼的人物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

    这个牛逼的人物居然还不是中医出身的。他是一个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一个编译员,和近代反中医领袖余岩(余云袖)是同事。这个人叫恽铁樵,他38岁才离开商务印书馆开始学中医,在上海各中医学校做教研。

    恽铁樵在1922年写了一本《群经见智录》,回应了余岩对中医学的攻击。《群经见智录》只有区区四万字,其中提出“《内经》之五脏非解剖学血肉的五脏”,这就开启了一片空间,让后世的中医家们得以脱开“脏腑解剖是否有误”的纠缠,从一套以空(阴阳五行)对实(五脏六腑)发展出了一种以空对空的脏象(也叫藏象)学说。
    但是我们能相信这个半路出家的人写的东西么??这种空洞的学说除了能用来辩论还能用来干吗???我们的古人几千年来都没有想出来,难道这个不学无术的中医骗子花了几年时间就能搞懂???所以这只是一种伪中医!!我们要相信的应该是正经正典,老祖宗的原作!而不是1922年一个半路出家的人鼓捣出来的几万字的学术造假!

点评

当许许多多的人真正的关注中国古代中医这一部分解剖知识的时候,这个谜底就会揭晓。解剖知识还并不是古代医学的最精彩的部分,但是必须接受解剖学知识。也许有一天我没必要说,您就明白了,您是个聪明人。有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7 10:40
中医理论的建立,是以解剖为基础,这没有疑义。但是,在谈及功能时,的确又不是该脏腑自己的全部功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7 10:33
12
发表于 2014-4-27 10:27:39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4-27 09:47
洪先生?洪先生是谁啊?

某个人的化身,而已
13
发表于 2014-4-27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jyds123 发表于 2014-4-27 10:25
王教授,转载一篇网络博客您看看,可惜找不到作者的名字,很遗憾。以下是原文:
    现在经常看到 ...


中医理论的建立,是以解剖为基础,这没有疑义。但是,在谈及功能时,的确又不是该脏腑自己的全部功能。
14
发表于 2014-4-27 10:4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yds123 于 2014-4-27 10:52 编辑
jyds123 发表于 2014-4-27 10:25
王教授,转载一篇网络博客您看看,可惜找不到作者的名字,很遗憾。以下是原文:
    现在经常看到 ...


      当许许多多的人真正的关注中国古代中医这一部分解剖知识的时候,这个谜底就会揭晓。解剖知识还并不是古代医学的最精彩的部分,但是必须接受解剖学知识。您是个聪明人,有时间慢慢研究呗,哈哈
15
发表于 2014-4-27 11:04:33 | 只看该作者
jyds123 发表于 2014-4-27 10:27
某个人的化身,而已

是您吗?
16
发表于 2014-4-27 12:58:3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4-26 23:17
值得怀疑,中医就只是经验医学?据此,锡民教授进一步发挥,与中华文化无关,得到很多人喝彩。要 ...

锡民教授治学严谨,可惜是西医出身,如果是中医出生,那么您取得成就远远超过当前。古代有不少中医大师,都是因为科举失利,转而学医,如鱼得水。当然也有不少没有啥文化,通过跟是学习,治病效果好的。但是随着生命的完结,医术也就随之消失。我以为,有很多东西看似无关,实际上对事物发展影响很大,为什么说功夫在诗外呢?比如一个人从小学读到大学,学习了数理化等等很多学科,从表面上看,都与后来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多大关系。如果认为没有关系,显而易见这是无知,与认为学中医与其他古典文化经典无关一样道理。

点评

文化氛围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思维习惯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认识是对的。对于  发表于 2014-4-27 15:42
17
发表于 2014-4-27 15:14: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对【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些器官的【藏而不泻】的认识,是从象的角度来认识的,是从功能之象来认识器官和描述器官的,不是用不同的物质构成,来认识器官,而是用,器官的具体的生理现象来认识器官,来区别器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4 14:04 , Processed in 0.0571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