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知阴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30 23: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阴阳是具体的,具体到可以触摸,可以看到,可以听到

  阴阳也许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令人费解的概念了。自古以来,人们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内涵是模糊的,外延也是模糊的,在对它的解释中往往用列举的方法,举了一大堆例子来展示它的性质,让很多人似懂非懂,无法准确地阐释出来。

  其实,阴阳是具体的,具体到可以触摸到它的边角,它的纹理,它的温度;可以看到它的形状,它的色彩;可以听到它的韵律,它的高低。它不是形而上玄之又玄的神灵,而是婉约清新的邻家小女。

  推测古人认识阴阳应该是从春天开始的,阳光变暖,温度回升,坚冰融化,地气蒸腾,“变化”是这一时刻的主角,天在变、地在变、水在变、风在变、草木在变、鸟兽在变,更重要的是人感觉到一股特殊的力量推动着身体在变。风不再凛冽,水不再冰冷,身上的衣物也自觉不自觉地减少。

  看大山  山的北边还有着白皑皑的积雪,山的南侧已冰雪消融,透出一点鹅黄的早春绿意,雪的存在或者消失,颜色的明暗差异,生机的前后相继,展示了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深深地感动着古代智者的心。它以有和无的鲜明对比彰显了自己的不同。

  看大河  水的南岸还有着薄薄的浮冰,水的北岸已微波荡漾,冰的厚薄,水的温度,水波光影的差异,让先圣哲人唏嘘不已。不需要很多精密仪器,不需要准确的数据,你见或者不见,阴阳就在那里,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它以无穷的力量推动着事物的变化,也在山川河流中诉说着自己的存在。它以物质的差异,运动的不同展示了对立。

  看小草  小草从泥土中探出脑袋,软软地、绿绿地、柔弱得让人心痛。但它像是尖刀一样,声如破竹、势不可挡地刺破灰黑的泥土,倔强地伸向阳光。古人也许会扼腕驻足,惊诧于灰黑的泥土中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泥土中也如同集市一样,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看似阴暗的、湿冷的、沉重的、向下的阴,身体中却孕育着阳的力量,它们彼此相互转化,和而不同。

  看花朵  在还未退却寒意的树枝里,如孕育已久的胎儿,花儿从圆圆鼓鼓的蓓蕾中跳出来,饱含着激情,张开双臂要拥抱你、亲吻你,要在你耳边大声歌唱,要把埋藏在心里的故事讲给你听,就像婴儿紧紧地抱着妈妈。也许你没注意到,从秋天落叶的那一刻起,在叶柄附着的部位,已经鼓起一个不起眼的小包。当诗人墨客还在悲秋叹息时,它早已开始积蓄力量,等待春暖花开。即使不是哲学家,你也能概括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互用、对立统一的特质。

  看树枝  枝条软了,不再那么僵硬,不再受寒风的随意摆布,它要自己跳舞,它要扭动腰肢,它要挥动长发,它要裙裾飞扬。细叶簇拥,不是二月春风裁出的,不是潺潺流水唤醒的,是从枝条中迸出的,是从树干伸出的,是从树根引出的。它是自己长成的,像是长大的孩子,偶尔不再听家长严格的管教,它要自己思考,自己决定。阴阳不是贴上的标签,不是涂上的颜色,是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

  看我们  同草、花、树枝一样,我们也自内而外地改变,皮肤不再那么干燥,口唇减少了干裂,皮肤变得红润,连头发也开始柔软。关节更加灵活,嗓音更加高亢,视野也更加宽广。心跳稍有增快,呼吸更加深长,汗液也更多见。早上会不自觉早醒一些,抑制不住外出踏青的欲望,暗自窃喜藏不住一些小心情。从内到外,从脏腑到情志,阴阳都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伸出手,阳在那里,意气风发,活力充沛,如同朝气蓬勃的孩子,欢呼雀跃。缩回手,阴在那里,厚重如山,博大无边,它如爱得深厚的父母,坐在你身边。阴阳从来就在那里,我们可以触摸到。(曹建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
发表于 2014-4-30 23:08:48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早就给出了阴阳五行的明确定义,只是现代中医们都视而不见、不以为是罢了。难怪那么多人质疑阴阳五行,不质疑才怪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4 09:20 , Processed in 0.0489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