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取类比象,邀请中西医融合先生、王锡民教授、仁海于先生、gl101先生

[复制链接]
301
发表于 2014-11-25 19:3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曼之 于 2014-11-25 11:36 编辑

    对于我们这个讨论,我想对于我个人的看法,做一个回顾性总结。
1.取象比类是古代一种认识方法,是古代中医文化的一部分。它也是古人观察客观世界基本的思维方式,它贯穿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民俗、军事、医药、艺术、教育、占卜、相面、牛马经、风水、建筑等领域。

302
发表于 2014-11-25 19:37:39 | 只看该作者
    2.取象比类属于中医的认识方法,它是天人合一的出发点,所以又是构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在本草学方面尤其重要。中医是一种早熟的文明,就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西医仍然在很多病种面前束手无策,而中医却可以治疗。这种早熟让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也就不被重视。例如针刺,如果不是显著的疗效而被西方人渐渐接受,那么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连经络怎么找也都找不到的古老的针灸方法,竟然可以治病!他们并不知道,现在的针刺其实疗效远远不能和几十年以前相比,因为针刺的辨证施治方法文革以后其实已经失传了,今天已经没有先评脉再处方,写明补泻手法,最后再针刺的针灸医生了。目前中医的辨证施治也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命运,未来的中医只不过是验方医单方医而已。西方人目前暂时还认识不到中医治病的疗效,等到将来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中医的疗效的时候,恐怕再也见不到中医的辨证施治了。这就是一种文化早熟而不被现代人认识的的结果!

303
发表于 2014-11-25 19:39:12 | 只看该作者
    3.一张自然界事物的五行归类表格就可以说明自然界的各类事物本来就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对于这种联系的确认,是由根据这种联系进行辨证论治的有效性可以得到证实的。这种联系目前还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但展望未来用科学来破解此事,确实毫无疑问的。取象比类目前还是“中医之谜,”但是这个谜迟早是会被科学破解的,我在上面的回复中曾经说它不属于自然科学是基本事实,因为取象比类产生于汉代以前,而自然科学是近代西方16世纪十七世纪之交才形成的,如果我们一定要说自然科学在两千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于中国,那是会闹笑话的,所以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不会被科学界所承认的——但是应该补充一句:随着未来对于取象比类认识的深入,中西医必将融合为一体。

304
发表于 2014-11-25 19:40:37 | 只看该作者
    4.取象比类既然是中医理论的来源,却长期以来很少有人论述,这是因为我们的学术坏境常常被政治所干扰,又有一些喜欢吃政治饭的人动辄网罗罪名,导致缺乏一个松宽的学术讨论环境。今天我们讨论取象比类气氛平和,这就要感谢楼主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很好的机会。我的回复比较多一些,是出于把前人不愿意多说的这一个问题多说一点,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时在目前中医日益西化的情况下,给后世留下一些中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记忆。

305
发表于 2014-11-25 20:18: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6
发表于 2014-11-25 20:29: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7
发表于 2014-11-26 07:16: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孙先生的总结发言。这个题目由于先生的参与,大家平心静气地讨论问题,没有出现不文明的语言,是个奇迹。足见先生的魅力。
      科学破解中医这个说法,我表示异议。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西医学,不可能破解中医,二者只能够融合,产生一个新理论。即使新理论产生了,传统中医仍然会存在,进化不是消灭物种,而是多了一个新物种。我只是预测而已,这个问题不必争论,因为是未来之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0 14:34 , Processed in 0.0790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